《青海农林科技
》
2006
摘要:地被植物作为园林绿化的重要材料,日益被人们所重视,尤其是阔叶草坪植物的开发和利用,是目前园林工作者的重点。野生阔叶草坪与进口草坪相比,具备管理粗放、不需修剪、耐瘠薄的优势,并有逐步替代进口草坪的发展趋势。肉果草具有耐寒、耐践踏、观赏性和侵占能力极强的特点,是优良的阔叶草坪植物,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关键词:
野生
阔叶草坪
肉果草
开发前景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6
摘要:以马铃薯晚熟品种青薯3号脱毒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试管苗植株不同部位外植体的快繁效应,结果表明:连续培养3代试管苗株高、叶茎色、叶宽、单株叶片数、单株有效茎节数、单株根数、平均根长、植株鲜重和干重等生长参数均以植株中部外植体最高,基部外植体优于顶部;中部外植体的单株有效茎节数比基部和顶部分别多4.6和2.6个。
关键词:
马铃薯
脱毒苗
外植体
快繁
《青海农林科技
》
2006
摘要:根据黄河上游贵德—民和段河岸植被类型的垂直带谱变化规律,采用样地调查方法,分荒漠草原、温性灌丛草原、山地森林草原、高山灌丛和高山草甸等植被带对植被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
黄河上游
植被类型
分布特征
变化规律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6
摘要:依据山区自然坡降、水热等条件,提出了多种集水面和温室的梯级规模化开发的设计思路,对主要的技术指标集水量、需水量和温室建设面积等进行了实例分析。
关键词:
高寒山旱农区
集水型温室
梯级开发
《植物保护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3年中藏药田杂草调查结果表明,青海中藏药田杂草有100多种,其中野燕麦、旱雀麦、早熟禾等禾本科杂草和扁蓄、委陵菜、野艾蒿、藜等阔叶杂草最为常见。4月下旬至6月下旬为杂草发生高峰期。可通过药剂土壤处理、茎叶喷施防治和人工除草控制中藏药田杂草。
关键词:
杂草
中藏药田
草害调查
防除对策
《种子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油菜是我省主要农作物之一,播种面积已占全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而且90%为优质杂交油菜,即低芥酸、低亚麻酸、高含油量。杂交油菜在我省油料作物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种子纯度是最关键的因素。近年来,种子纯度合格率呈上升趋势,但油菜种子纯度仍然制约着优良品种的增产作用,这已引起种子生产、管理等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我省杂交油菜制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项质量监督措施,以供种子生产、管理及检验人员参考。
关键词:
杂交油菜
纯度
监督管理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6
摘要:采用饱和D最优设计法,对“薯菌清”防治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和尾孢菌叶斑病的最佳使用剂量和兑水量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薯菌清”对以上3种病害的综合防效在80%以上的农艺措施为“薯菌清”2 015.6~2 451 mL/hm2,兑水量455.18~674.21 kg/hm2。于病害始发期喷雾,间隔10 d左右喷第二次。
关键词:
薯菌清
马铃薯真菌病害
剂量
兑水量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6
摘要:利用傅立叶近红外技术和大量具有代表性油菜籽样品建立含油量测定模型,内部交叉法和外部检验集样品对模型检验结果:含油量模型内部交叉验证均方差为0.755,最佳主成分维数为9,采用一阶导数+矢量归一化方法预处理,谱区为7 502.2~6 098.2 cm-1、4 601.6~4 246.7 cm-1时,所建模型对油菜籽含油量测定结果与标准方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建立的近红外分析模型能够满足油菜育种中对初级世代材料含油量的快速测定筛选要求。
关键词:
傅立叶变换
近红外光谱
油菜籽
含油量
数学模型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6
摘要: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案,研究青杂3号产量与种植密度、施肥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各因素与产量指标间的数学模型,确定了青杂3号高产栽培技术优化方案:种植密度50.85~56.85万株/公顷,尿素施用量168.75~199.79kg/hm2,磷酸二铵施用量444.38~496.13kg/hm2。各因素对产量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密度>磷肥>氮肥。
关键词:
杂交油菜
丰产栽培
密度
施肥量
优化方案
《青海农林科技
》
2006
摘要:本文对三类观赏百合鳞片组织培养,结果表明:亚洲百合组培前不需要依靠低温来打破休眠,而东方百合和麝香百合必需依靠低温来打破休眠。东方百合鳞片启动的最佳培养基是MS+BA0.3+NAA0.5,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KT0.05+NAA0.05;麝香百合鳞片启动的最佳培养基是MS+KT0.8+NAA0.5,生根培养基是MS+KT0.05+NAA0.05;亚洲百合鳞片启动的最佳培养基是MS+BA0.8+NAA0.5,生根培养基为MS+KT0.05+NAA0.05。
关键词:
观赏百合
鳞片
组织培养
休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