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753条记录
茶丽纹象甲为害诱导的茶树防御反应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转录组测序,获得了茶树新梢叶片被茶丽纹象甲为害前后的差异基因表达谱,并从信号监测与转导、转录因子、次生代谢物生成等方面分析了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为进一步研究茶丽纹象甲为害诱导的茶树防御机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茶丽纹象甲为害茶树新梢叶片后共检测到显著上调表达基因309个,显著下调表达基因297个,这些显著差异表达基因共分成23类。(2)检测到信号监测与转导过程中合计17个单基因上调表达2.0~2.8倍,包括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的类受体蛋白激酶基因、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级联信号系统蛋白激酶基因、茉莉酸信号通路基因、钙离子信号基因、水杨酸代谢通路基因;检测到21个转录因子单基因上调表达1.8~2.8倍,包括bHLH、WRKY、bZIP、MYB、UAF等转录因子;检测到苯丙类、类黄酮及萜类物质代谢过程中合计8个单基因上调表达2.1~2.5倍,包括苯丙酮酸互变异构酶基因、肉桂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二氢黄酮醇还原酶基因、花色素还原酶基因、法尼基二磷酸合成酶基因、法尼醇脱氢酶基因。研究认为,茶丽纹象甲为害诱导信号转导、转录因子及次生代谢过程中的基因增量表达以机械损伤作用为主,昆虫口腔分泌物对这些基因的诱导表达具有协同促进作用。

关键词: 茶树 茶丽纹象甲 信号转导 转录因子 次生代谢 差异基因表达谱 转录组测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DE和HS-SPME/GC-MS的乌龙茶香气组成特征分析

茶叶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更好地分析乌龙茶香气组成特征,本试验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检测平台,分别考察了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3种不同纤维涂层萃取头)对3个福建代表性乌龙茶样品(铁观音、肉桂和水仙)香气成分的萃取效果。结果表明,采用不同香气成分萃取方法可从供试茶样检出262种香气成分,其中以肉桂香气种类最多(204种),水仙其次(175种),铁观音最少(120种)。应用HS-SPME干样萃取法可获得最多种类的检出成分(186种),其次为HS-SPME湿样萃取法(139种),并以SDE法检出成分最少(33种)。不同萃取方法对香气成分的检出存在良好的互补作用,但以基于HS-SPME干样萃取法,应用65μm PDMS/DVB(聚二甲基硅氧烷/二乙烯基苯)萃取头进行检测分析可相对较好地反映3种供试茶样香气化学组成特征,并能实现橙花叔醇、吲哚、α-法呢烯、苯乙醇、苯乙腈、水杨酸甲酯等多种乌龙茶常见或特征香气成分的重复性检测。肉桂和水仙茶样相较铁观音茶样的香气种类和数量存在较大差异,且以肉桂茶样的香气组成更为复杂多样,该结果与闽南乌龙茶与闽北乌龙茶迥然不同的花香品质及肉桂相较水仙拥有更为浓郁高显的香型特征相符合。

关键词: 乌龙茶 香气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同时蒸馏萃取 气质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城镇化背景下福建城乡居民食物消费转型及其生态足迹

江苏农业科学 2019

摘要:城镇化在改变城乡人口结构的同时,对居民食物消费及生态足迹和环境承载力也有重要影响。利用福建省1995—2017年人口及食物消费数据,应用统计和非参数估计方法分析城镇化进程对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的转型趋势及其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城镇化对居民食物消费结构有重要影响,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福建省城乡居民对植物淀粉类食物需求量减少,但对动物蛋白类食物需求量增加,并由此造成环境承载压力加大;城镇化对居民食物消费量及其生态足迹呈现非线性的倒"U"形变化关系,当城镇化率达到一定临界水平时,居民食物消费量将趋于稳定,由此所带来的食物消费生态环境压力也将减缓;另外,老龄化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食物消费生态足迹也有显著负影响。最后,提出建立"大食物观",加快发展海洋渔业和草食畜牧业,以期缓解福建省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压力。

关键词: 城镇化 食物消费结构 生态足迹 环境承载力 半参数回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分辨熔解曲线基因分型技术及其在水稻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福建农业科技 2019

摘要:高分辨熔解曲线(high-resolution melting, HRM)分型技术是基于不同DNA片段双链熔解温度差异而进行基因分型的技术,理论上可以区分单个碱基差异的不同DNA分子。由于其较高的分辨率及无需传统的凝胶电泳等优点,HRM技术发明后在医学诊断、植物分子育种等方面得到了大量应用。通过分析HRM的技术特点,并总结HRM技术在水稻分子育种中的应用进展,最后展望了HRM技术在水稻分子育种中的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 高分辨熔解曲线 基因分型 水稻 分子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解淀粉芽孢杆菌液体肥在茶叶上的应用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考察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液体肥W208YF施用对铁观音乌龙茶产量、品质和茶园土壤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W208YF(解淀粉芽孢杆菌液体肥,菌液浓度为4.00×10~6 cfu·mL~(-1),使用量100 L·hm~(-2))和等量清水对照(CK)2个处理,重复4次,进行差异性比较。【结果】W208YF处理的茶叶产量、水浸出物含量和游离氨基酸总量较CK均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11.10%、10.60%和8.10%,而茶叶咖啡碱含量则显著下降,降幅为24.30%;同时,W208YF的茶园土壤肥力(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和腐殖酸含量)及微生物多样性指数(Shannon、Simpson指数及β多样性)均明显优于CK。【结论】施用解淀粉芽孢杆菌液体肥W208YF能够明显提升茶园土壤肥力及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并显著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

关键词: 解淀粉芽孢杆菌 液体肥 茶叶 生化品质 土壤肥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陆路交通格局的休闲农业发展研究——以漳州市为例

商业经济 2019

摘要:休闲农业游客具有中小尺度空间行为特征,陆路交通工具是其重要的出行方式,因此陆路交通格局对休闲农业的布局、规划以及发展方向产生重要的作用。漳州市休闲农业发展与陆路交通网络体系的耦合性降低,出现时空结构性矛盾,需要通过双向优化进而促进休闲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利用漳州市休闲农业点位及交通数据,通过地理信息系统使用区位熵、交通网络密度及最短路径法等空间分析方法,对漳州市休闲农业资源的空间分布态势进行测定,综合空间计量结果对陆路交通格局进行分析,并以陆路交通便利程度分层为基础,根据相应的资源分布情况及区位条件提出漳州市休闲农业发展思路。

关键词: 漳州市 陆路交通格局 休闲农业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亚热带地区不同种植年限果园土壤团聚体结构及有机碳、氮分布特征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不同种植年限果园土壤团聚体结构变化规律,探究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分布变化特征,旨在为亚热带地区果园土壤肥力形成和变化规律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以林地土壤(0 a)和不同种植年限(2、10、20、30 a)果园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种植年限与土壤团聚体结构及其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与林地土壤相比,开垦为果园后的土壤中>2 mm团聚体含量显著增加;果园土壤团聚体含量随粒级减小而降低,其中>2 mm和0.25~2 mm粒级分别占40.1%~64.9%和30.6%~46.4%;不同种植年限果园土壤各粒级团聚体含量无显著差异。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呈增加趋势,但C/N值呈下降趋势。相关分析表明,随种植年限延长而增加的土壤有机碳或全氮主要分布于0.25~2 mm粒级团聚体。亚热带地区林地开垦为果园可增加土壤大团聚体含量,但开垦为果园后种植年限对土壤团聚体各粒级的分布无显著影响。虽然随着种植年限延长可显著提高各粒径下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但C/N降低,建议果园管理过程中应适当减施氮肥、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

关键词: 耕作 土壤团聚体 有机碳 全氮 C/N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灵芝生长过程中培养料中的碳转化及子实体的CO2排放

园艺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分析灵芝生长过程中培养料中碳素转化和子实体CO2的排放,来揭示灵芝生长过程中碳素的利用规律.结果表明:灵芝生长过程中碳的利用率为48.3%,其中12.5%的碳转化到了子实体中,35.8%的碳以CO2形式排放;CO2的排放量共出现3次高峰,分别在菌丝长满菌袋、子实体原基出现和子实体成熟阶段,在原基形成时达到最高峰;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主要在菌丝满袋到原基形成阶段,而木质素降解主要在子实体生长阶段.

关键词: 灵芝 CO2排放通量 木质纤维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科技团队人员赴南平市建阳区开展灾后科技服务

福建稻麦科技 201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叶金线莲离体保存技术研究

福建农业科技 2019

摘要:采用缓慢生长保存法对花叶金线莲进行离体保存试验。结果表明:在培养温度(24±3)℃,光照强度前3个月1 500~2 000lx、3个月后500~1 000lx,光照时间10h·d~(-1)的培养条件下,花叶金线莲单芽在改良MS+蔗糖20g·L~(-1)+甘露醇20g·L~(-1)培养基中保存12个月,存活率达85.0%,保存后能恢复正常生长;缓慢生长保存法可为金线莲种质保存提供新的方法与思路。

关键词: 花叶金线莲 缓慢生长 离体保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