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黄秋葵新品种‘闽秋葵4号’
《园艺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闽秋葵4号’是以‘纤指秋葵’为母本,‘GZ-155’为父本杂交后,采用系谱法选育出的黄秋葵新品种。植株长势旺盛,株高130~150 cm,始花节位5节;果实粉色,5棱,无刚毛,果长12 cm左右,横径2.2 cm左右,单果鲜质量20 g左右,口感脆嫩,商品性好。耐热、耐涝、抗病性强;高产,产量38 673.0 kg·hm~(-2)。适宜全国各地区大棚和露地栽培。


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对甜菜夜蛾幼虫的防效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 2019
摘要:本文以毛豆为试验作物,研究了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以及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分别与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20%虫酰肼悬浮剂和150 g/L茚虫威乳油混用防治甜菜夜蛾的效果.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施用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处理甜菜夜蛾幼虫虫口密度明显减少,药后3~7 d防效高达98.07%~99.55%;将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与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混用,能显著提高对甜菜夜蛾幼虫防效的速效性.说明使用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与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混用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一株铁皮石斛内生真菌的鉴定及对株型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 2019 CSCD
摘要:[目的]对连城冠豸山上生长较好的野生铁皮石斛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以获得具有促生效果的菌株,为进一步研究瘤菌根菌属与铁皮石斛共生关系奠定基础.[方法]将连城冠豸山野生铁皮石斛根进行消毒后在PDA培养基上,对长出的内生真菌分离纯化,将一株纯化菌株标记为T11,并通过形态特征与5.8SrDNA-ITS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并将T11菌株接入液体培养基震荡培养7 d,成菌液后浇灌无菌石斛盆栽苗进行共培养6个月,观察石斛株型的变化.[结果]PDA平板上培养的T11菌株的菌落乳白色,形成同心环,菌丝细胞为双核,有隔,含有椭圆形念珠状细胞,即从形态特征初步鉴定为瘤菌根菌属Epulorhiza sp.,为无性态的胶膜菌Tulasnella calospora.以提取T11菌株DNA为模板进行5.8SrDNA-ITS序列扩增,扩增产物片段长度为630 bp,通过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T11与大花蕙兰植物菌根真菌胶膜菌聚类在同一分支,亲缘关系最为相近,其同源性达到99%.接菌后的石斛苗长势较好,其株高、叶片数和叶宽都显著增加.[结论]从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得出T11菌株为兰科菌根真菌担子菌的瘤菌根菌属,瘤菌根菌能促进铁皮石斛苗的生长.
关键词: 铁皮石斛 内生真菌 5.8SrDNA-ITS


鸭腺病毒3型Hexon基因的克隆及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中国兽医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鸭腺病毒3型(duck adenovirus type 3,DAdV-3)是近年来我国新发鸭源禽腺病毒。本试验根据NCBI数据库中DAdV-3 Hexon基因特征,设计特异性引物,获得番鸭源DAdV-3福建株(命名为W1FJ株)Hexon基因全长,明确其分子特征,并基于此建立检测DAdV-3的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表明,克隆的W1FJ株Hexon基因全长为2 814 bp,编码937个氨基酸,和DAdV-3(CH-GD-12-2014株)核苷酸同源性为100%,但和鸭源禽腺病毒B型(也称鸭腺病毒2型,DAdV-2,GR株)核苷酸同源性仅为76.6%。Hexon蛋白遗传进化分析表明,W1FJ株和CH-GD-12-2014株在遗传进化上形成一个独立的分支,与鸭源禽腺病毒B型和鹅源禽腺病毒A型(goose aviadenovirus A)在遗传进化上明显不同,建议将其命名为鸭源禽腺病毒C型(duck aviadenovirus C)。建立的检测DAdV-3的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灵敏度高,最低检测限为61拷贝/μL;特异性强,和鸭群常见传染病病原均无交叉反应,扩增产物的熔解曲线只出现1个特异性单峰,Tm值为(81.48±0.25)℃;重复性好,组内和组间重复试验变异系数分别为0.49%~1.64%和0.67%~2.40%。本试验为DAdV-3的科学分类和后续开展DAdV-3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及致病机理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鸭腺病毒3型 Hexon基因 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


三基因聚合改良恢复系福恢673的稻瘟病抗性
《生物工程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改良水稻优良恢复系福恢673的稻瘟病抗性,以该恢复系为轮回亲本,以携有3个稻瘟病抗性基因(Pi-1、Pi-9和Pi-k~h)的优质恢复系金恢1059为供体亲本,通过回交育种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选育出10个导入了这3个抗稻瘟病基因的福恢673近等基因系,其遗传背景恢复率为92.96%–98.59%。抗性鉴定结果表明,这些近等基因系及其与不育系宜香A配制的杂种一代均表现抗稻瘟病,抗性明显强于对照福恢673和宜优673,且半数以上杂种一代基本保留了原组合的主要优点。用近等基因系Line 9配组的杂交稻新组合两优7283和金泰优683在区试中均表现出产量高、稻瘟病抗性强、生育期适中等特点,表明该近等基因系具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回交育种 稻瘟病抗性 遗传改良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基因聚合


立足实际,有效推进农业科技发展 -以福建省为例
《农村科学实验 》 2019
摘要:本文在阐述福建省情及其对农业科技需求的迫切性基础上,分析福建农业科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应立足实际,有效推进福建农业科技发展的建议.


福建省草地贪夜蛾入侵动态监测与药剂防治技术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草地贪夜蛾在福建省的入侵动态及应急药剂防治技术。【方法】通过田间实地调查,开展福建省玉米草地贪夜蛾发生与为害监测;利用茎叶喷雾法开展杀虫剂田间药效试验评价。【结果】2019年5月6日,福建省首次发现草地贪夜蛾在玉米上发生为害,随后全省多地陆续发现草地贪夜蛾侵入为害,截至11月4日,草地贪夜蛾在福建省的寄主范围仅限于为害玉米,共有53个县(市、区)发生草地贪夜蛾,累计发生面积达646.23 hm2;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乙基多杀菌素、虫螨腈、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高效氯氟氰菊酯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良好的田间防效,药后3 d、10 d的防效分别为88.08%~91.46%和91.41%~94.01%,可以有效控制草地贪夜蛾的发生为害。【结论】草地贪夜蛾已侵入福建省并在玉米上发生为害;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乙基多杀菌素、虫螨腈、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高效氯氟氰菊酯等6种杀虫剂可作为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治的理想药剂。


不同干燥方式对嘉宝果品质的影响
《福建农业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干燥方式对嘉宝果品质的影响,为嘉宝果干燥保存和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沙巴’嘉宝果为试验材料,研究50℃、60℃、70℃热风干燥以及真空冷冻干燥4种不同干燥方式对嘉宝果感官特性、主要营养成分及氨基酸组成的影响,不同干燥方式各项指标对比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真空冷冻干燥样品感官品质最好,果皮色泽、果肉颜色及形状接近鲜果,质地均匀疏松,而热风干燥样品颜色发黑、无光泽,干瘪坚硬。在营养品质上,真空冷冻干燥样品蛋白质、脂肪、蔗糖、维生素C、总多酚含量显著高于热风干燥,且水分含量仅5.92%,显著低于热风干燥,在4种干燥方式中脱水效果最好。50℃热风干燥淀粉、粗纤维、灰分、氨基酸含量最高,真空冷冻干燥次之。3种温度的热风干燥结果表明,淀粉、蛋白质、灰分、维生素C、硒、水分、总多酚、氨基酸含量随烘干温度升高而下降,还原糖、葡萄糖、果糖含量随烘干温度升高而升高。【结论】综合分析感官品质和营养成分,真空冷冻干燥得到的嘉宝果品质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