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46条记录
山西省中南部小麦上孢囊线虫的发生、分布及种群特征

植物保护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于2011-2017年对山西省主要市(县)小麦上孢囊线虫的发生与分布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研究,从运城、晋城、临汾、长治、晋中、太原等市小麦产区百余个乡镇采集和分离小麦根及根围土壤样品1 131份,其中336份检出有孢囊线虫,检出率为29.7%;运城市和临汾市小麦根及根围土壤样品孢囊检出率高,分别达到42.3%和32.5%,晋中市、长治市、太原市以及晋城市等地区也发现有不同程度的分布。因地区、栽培制度和土壤质地等的不同,土壤中线虫的群体密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白雌虫密度最高的群体分布在运城市的一些地区(每100mL土壤中白雌虫数平均达到101个)。通过形态学鉴定明确山西省小麦上孢囊线虫群体种类较为单一,均为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未发现我国小麦上另一重要的孢囊线虫种类——菲利普孢囊线虫H.filipjevi。小麦孢囊线虫在山西不同地区的发生和分布情况为山西省针对性地开展小麦上孢囊线虫的综合治理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关键词: 小麦 孢囊线虫 分布 阴门锥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色型獭兔生产性能比较研究

中国养兔 2018

摘要:试验旨在比较研究不同色型獭兔(海狸色獭兔、培育品种白獭兔、普通白獭兔)生产性能之间的差异。选择健康的体重相近的35日龄断奶海狸色獭兔、培育品种白獭兔及普通白獭兔各60只,饲喂相同的试验饲粮。试验期115 d。结果表明:⑴海狸色獭兔早期(35、60、90日龄)体重最高(P<0.01);120日龄时,海狸色獭兔与培育品种白獭兔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均高于普通白獭兔;150日龄时培育品种白獭兔体重最高(P<0.05)。⑵不同色型獭兔不同部位被毛密度、长度均以培育品种白獭兔最高,海狸色獭兔最低;臀部皮张厚度培育品种白獭兔与普通白獭兔差异不显著,均极显著高于海狸色獭兔(P<0.01)。⑶培育品种白獭兔与普通白獭兔粗纤维、粗脂肪消化率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均显著高于海狸色獭兔(P<0.05);海狸色獭兔的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低于普通白獭兔(P<0.05),与培育品种白獭兔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色型獭兔其他营养物质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

关键词: 獭兔 色型 生产性能 营养物质消化吸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榛子在我国的市场开发前景及应用探究

南方农业 2018

摘要:榛子属于桦木科榛属植物。根据相关考证,榛子原产于我国,已有6 000多年的历史,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在当前利用阶段,还存在着一系列应用问题。基于此,在分析榛子在我国市场开发前景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榛子在我国的应用价值、当前应用问题以及具体解决对策。

关键词: 榛子 市场开发 前景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温香菇品种栽培比较试验

山西农业科学 2018

摘要:通过对8个高温香菇品种在发菌和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生物学性状及其产量方面的比较,筛选适宜山西省夏季种植的高温香菇品种,以期为广大菇农选择高温香菇品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武香1号和L26香菇菌种,菌丝生长快、生长势强、菇质好、产量高、生物学效率高,可作为山西省夏季优质、高产的主推香菇品种。

关键词: 香菇 菌丝 子实体 产量 生物学性状 生物学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肥一体化技术对西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8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生育期内不同水肥配比对西瓜产量、灌溉水分利用效率以及品质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在大棚膜下滴灌栽培条件下,以双抗8号西瓜为材料,分别设置3个灌溉水平[600 m3/hm2(低水)、1 200 m3/hm2(中水)、1 800 m3/hm2(高水)]和3个施肥水平[N 56 kg/hm2+P2O530 kg/hm2+K2O 70 kg/hm2(低肥),N 112 kg/hm2+P2O560 kg/hm2+K2O 140 kg/hm2(中肥),N 168 kg/hm2+P2O590 kg/hm2+K2O 210 kg/hm2(高肥)],进行对比试验。[结果]不同水肥配比对西瓜各项指标的影响差异显著。中等施肥量(N112 kg/hm2+P2O560 kg/hm2+K2O 140 kg/hm2)和中等灌水量(1 200 m3/hm2)为当地最佳水肥配比。[结论]该研究为当地西瓜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水肥一体化 西瓜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抗高产稳产春小麦新品种——晋春17号

麦类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晋春17号(原代号太1407)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于2004年以自育的小麦温光敏不育系3284为母本、冬小麦品系航5697作父本进行人工杂交,采用系统选育和集团混合选择法育成的冬春麦杂交新品种。该品种于2017年12月通过山西省品种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晋审麦20170016。1特征特性晋春17号为春性品种,全生育期97d。幼苗半匍匐,叶片宽长,分蘖力较强,抗寒能力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晋北地区不同苦荞品种产量和品质研究

作物杂志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筛选适宜晋北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专用苦荞品种和探明产量与营养品质的内在关系,以14个苦荞品种为材料,比较不同苦荞品种农艺性状、产量及主要营养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产量最高的4个苦荞品种分别为云荞2号、晋苦荞2号、西荞5号和晋苦荞6号,比平均产量分别高25.5%、23.6%、15.3%、12.2%;产量与单株粒数、千粒重、主茎节数和分枝数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产量与淀粉、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黄酮含量呈不显著负相关(r=-0.227);产量较高的云荞2号和羊坪早熟荞的品质较差,而蛋白质含量最高和黄酮含量最高的品种产量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综合产量和品质结果,晋苦荞2号产量处于较高水平,蛋白质产量和黄酮产量均处于最高水平,是兼顾高产与优质的适宜在当地推广种植的品种。

关键词: 苦荞 品种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色小麦新品种晋麦104号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陕西农业科学 2018

摘要:晋麦104号(试验名:汾4519)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汾4412母本,陕旱8675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结合现代育种技术,经系谱法历经四个世代定向选育而成,集高产、优质、多抗于一体的小麦新品种,尤其对白粉病近免疫,实现了环保、绿色、节本、安全和高效、新局面。2017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晋麦104号(编号:晋审麦21070015)。

关键词: 绿色小麦 晋麦140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基因型绿豆品种芽期抗旱性鉴定

作物杂志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绿豆芽期抗旱指标,为绿豆品种抗旱性鉴定和品种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采用15%的PEG-6000高渗溶液对58份绿豆品种(系)进行干旱模拟胁迫,测定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相对根长等指标。结果表明:在15%的PEG浓度条件下,绿豆的各指标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发芽势受抑制最大,下降30.62%;而相对根长受抑制较小,仅下降5.63%。且各指标的变异系数均有增加,说明绿豆生理指标在干旱胁迫下变化更显著。利用隶属函数分析法,筛选出1份高抗和4份抗性品种。

关键词: 绿豆 抗旱性 PEG-6000 芽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促进我国杂粮产业提质增效的思考

种子科技 2018

摘要: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杂粮产业在我国的粮食生产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简述了我国杂粮产业的现状及其重要性,分析了在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就杂粮产业提质增效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杂粮产业 提质增效 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