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载体筛选与应用优化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8
摘要:[目的]筛选合适的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释放载体,并优化其田间的抗氧化能力。[方法]本文对比了以橡胶塞和以离心管为载体的性信息素引诱梨小食心虫雄蛾的效果,并研究了添加抗氧化剂BHT对载体离心管中信息素的持续释放效果。[结果]以橡胶塞为载体的性信息素诱源总诱集量(36.3±16.1头·诱捕器-1)及持效期均优于以离心管为载体的诱源(27.0±7.9头·诱捕器-1)。添加40%的抗氧化剂可增加诱蛾量,为单独性信息素Ph的3.8倍,延长使用期。[结论]筛选出的抗氧化剂最佳浓度范围可以帮助下一步继续优化性信息素的田间应用,提高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运城市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南方农业 》 2018
摘要:运城市伴随着全国发展现代农业园区的潮流,发展建设了一批不同类型的农业园区,包括国家、省、市立项建设的园区、企业投资建设以及一些小型教育观光等类型的园区数十个。这些园区在解决农村就业、农业增收、新技术示范、乡村旅游、农业知识教育实践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运城市农业园区存在规模较小、新技术发展滞后的问题,部分园区存在经营困难的问题,小型园区建设具有一定盲目性,没有合理规划,设施较落后。提出发展对策: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引导和支持;应增强园区创新能力,扩大推广示范和辐射带动;加强交流合作和宣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覆盖方式对大棚滴灌番茄水分利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作物杂志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明不同覆盖方式对黄土高原东部大棚滴灌番茄水分利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在黄土高原东部进行了4种覆盖方式试验——地膜半覆盖(FH)、地膜全覆盖(FW)、秸秆全覆盖(SW)、秸秆地膜覆盖(SF),以不覆盖(CK)为对照。结果表明,SW和SF处理可分别显著提高番茄收获后0~120cm土层贮水量13.67%和28.49%,分别显著降低耗水量5.39%和14.84%。FH处理可显著降低番茄收获后0~120cm土层贮水量21.34%,显著提高耗水量8.35%。不同覆盖方式可显著增加番茄产量22.83%~50.35%,显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29.83%~67.65%,显著增加番茄产量收入和纯收益。SF处理比其他处理显著提高番茄水分利用效率15.19%~29.13%。FH处理较其他覆盖处理显著提高了番茄产量收入和纯收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胁迫对2种基因型波斯菊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比较2种基因型波斯菊的耐盐性,采用不同浓度的Na Cl溶液(0、15、35、100、180 mmol/L)模拟盐胁迫环境,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相对发芽率、发芽指数、幼苗鲜质量、芽长、根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等指标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盐胁迫条件下,波斯菊的发芽率、发芽势、鲜质量、根长、芽长、SOD活性和MDA含量均受到显著影响。粉色波斯菊在低浓度(≤35 mmol/L)盐胁迫下可提高种子的萌发能力,促进幼苗生长;高浓度(≥100 mmol/L)则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白色波斯菊对盐胁迫较为敏感,低浓度(≤15 mmol/L)胁迫就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产生抑制作用。粉色波斯菊的耐盐性较白色波斯菊强,可应用于盐碱化地区的植被修复和园林绿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寄主对梨小食心虫产卵选择的影响
《应用昆虫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明确不同世代的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Busck)如何应对不同寄主进行产卵地点的选择。【方法】本文以受孕雌虫为研究对象,在室内进行受孕雌虫产卵对不同种类(桃、梨和苹果)的寄主嫩捎和果实的选择性试验。【结果】结果表明:(1)不同世代的受孕雌虫的产卵地点受到不同寄主种类的显著影响。越冬代、第2代和第3代受孕雌虫偏爱在梨果、桃梢上产卵,而第1代受孕雌虫偏爱在桃果和梨果上产卵。苹果梢和果实的引诱率最低。(2)卵的孵化率的变化趋势与受孕雌虫的落卵率一致。除了不同世代受孕雌虫在梨果上产的卵的孵化率存在差异以外,卵孵化率在同一世代的不同寄主果实、不同寄主嫩梢以及同一寄主的不同世代间差异不显著。【结论】因此,桃梢稳定吸引梨小食心虫产更多的可育卵,而桃果仅吸引第1代成虫产较多的可育卵,梨果吸引其余3代成虫产较多的可育卵。可见,梨小食心虫的产卵选择行为具有试探性,为后代占据优势生态位提供保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晋产道地药材资源及其种植、产地加工与质量标准研究概况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梳理并分析山西代表性道地药材生产技术与质量标准研究现状,以期较为客观地概述晋产道地药材生产与质量标准研究现状,服务于晋药生产、研发与可持续利用。通过文献调研与实地调研研究山西代表性道地药材潞党参、恒山黄芪等资源概况、生态种植(野生抚育)技术、采收加工技术及质量标准研究现状。结果发现晋产道地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采用现代农业栽培、生态种植、仿野生栽培技术。采收方法包括人工采收和机械采收2种。药材加工多沿用传统加工方法。中药材合作社多采用传统仓储方式,大型中药材及饮片生产企业采用气调贮藏技术。晋产道地药材质量标准研究方法先进,拟订标准高于2015年版《中国药典》所载标准,并体现了山西道地药材特色与优势。最具代表性的几种晋产道地药材栽培方式体现了生态种植特点,产地加工保留了道地药材传统加工技术特色;晋产道地药材质量优良并且生产规模逐年扩大,在中药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 道地药材 生态种植 野生抚育 采收 产地加工 贮藏 质量标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