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934条记录
新疆南北疆棉花成本区域性比较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以新疆南北疆为研究区域,对南北疆棉花的投入与产出、要素利用效率以及每亩总生产成本及其结构等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用调查的数据,运用分类比较法、比例分析法对南北疆棉花成本做全方位的比较分析。【结果】棉花的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的大小受农户贫富状况的影响;影响棉花生产最主要的因素是拾花费和化肥费。【结论】可采取进一步调整棉花生产布局、加强对棉花种植的科技指导、选育优良品种、增加有机肥的投入、提高棉花的机采率和机采棉技术等措施,有效降低棉花的生产成本,实现新疆棉花生产总体水平的增长。

关键词: 棉花 成本 比较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亚大麦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及抗旱性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中亚大麦资源的利用价值,为新疆大麦育种提供优良亲本材料。【方法】观察引进中亚3个国家的175份大麦材料进行生育期、农艺性状、籽粒特征及抗旱指数。【结果】引进材料大多为春性二棱皮大麦,属早熟、半矮秆类型,穗姿以直立型最多,齿芒;籽粒以白色、长圆形为主;茎秆直径主要分布在3~3.5mm,穗长主要分布在8~10 cm,千粒重的变幅为29.4~73.1 g,平均49.78 g,变异系数为14.42;大部分材料表现为中度抗旱,而不同农艺性状表现出不同的抗旱性。【结论】中亚引进资源表现出广泛的品种特异型,可作为优良的杂交育种亲本材料。

关键词: 大麦 种质资源 农艺性状 抗旱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0)Co-γ射线辐射对大麦后代性状和β-葡聚糖含量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60Co-γ射线辐射对大麦后代性状及β-葡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处理3个不同基因型大麦种子,测定其后代株高、成穗数、穗长、穗粒数及β-葡聚糖含量等性状。【结果】60Co-γ射线辐射对株高具有抑制作用,且因品种不同而存在差异;成穗数和穗长在低剂量时,既有抑制也有促进作用的应激效应,而当辐射剂量大于200Gy时,均表现为显著的抑制作用;穗粒数无显著变化;β-葡聚糖含量表现为低剂量促进高剂量抑制的变化规律,其中,甘啤7号和甘啤4号在辐射剂量为200Gy时β-葡聚糖含量最大,XANAOU在100Gy时最大。【结论】60Co-γ射线辐射剂量为200Gy左右时,能有效改良大麦部分性状尤其是β-葡聚糖含量。

关键词: 大麦 辐射诱变 性状 β-葡聚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量元素水溶肥在棉花上的应用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考察不同类型的大量元素水溶肥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调节效应,研究其增产效果及肥料效率,为滴灌棉花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和大量元素水溶肥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四种大量元素水溶肥,以常规施用基肥为对照,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综合分析棉花生物学性状、棉花产量、肥料效率及经济效益等。【结果】处理间棉花生物学性状没有显著性差异;产量差异具有显著性,各处理产量高低次序为:T5>T2>T4>T3>T1;氮磷钾农学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大小依次为T5>T2>T4>T3;氮、磷、钾肥平均利用率分别为57.3%、34.2%、27.7%;经济效益最佳的处理为T5。【结论】施用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棉花平均产量达5 218.6 kg/hm~2,比对照增产4.5%,最高产量和效益的大量元素水溶肥是T5(硝基氯化钾水溶肥),其氮磷钾最佳配比为10-30-10。高钾型和低氮型水溶肥在北疆棉花上应用,应适当调整基肥和配合追施氮肥。

关键词: 大量元素水溶肥 棉花 产量 肥料效率 农学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种杀虫剂对甜菜茎象甲的防治效果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几种对甜菜茎象甲有较好防治效果的化学药剂,为有效控制甜菜茎象甲的危害提供支撑。【方法】田间试验采用喷雾方法,室内试验采用药液浸泡方法。【结果】300 g/L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悬浮剂1 500倍液、30%噻虫嗪悬浮剂5 000倍液、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 000倍液、480 g/L毒死蜱乳油600倍液,药后12 d防治效果分别可达89.07%、85.52%、77.39%和75.88%。5种药剂对幼虫防治效果均较差。【结论】药剂喷雾防治甜菜茎象甲应在成虫期进行,在成虫高峰期用300 g/L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悬浮剂、30%噻虫嗪悬浮剂、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80 g/L毒死蜱乳油进行喷施,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甜菜茎象甲 杀虫剂 化学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主要落叶果树果实硒含量及其膳食暴露评估

中国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针对苹果、梨、桃、葡萄、枣、猕猴桃等6种主要国产落叶果树开展果实硒含量及其膳食暴露评估研究,明确硒含量水平及其对消费者健康的风险水平,为水果生产和消费提供参考。【方法】从主产区(包括安徽、河北、河南、江苏、辽宁、山东、陕西和新疆)共采集760个水果样品,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样品硒含量。分别以硒耐受上限(UTL)、硒最高用量(UIL)和硒适宜膳食摄入量(AI)为评价标准,对中国成人和哺乳妇女每日从6种水果中摄入硒的量(包括平均摄入量、最高摄入量、中间摄入量和最低摄入量)进行风险评估。【结果】⑴测定的760个水果样品,平均硒含量为4.3μg·kg-1,最高硒含量为38.0μg·kg-1,硒含量<5μg·kg-1的样品占78.2%,富硒(硒含量≥10μg·kg-1)样品占14.2%;⑵样品间硒含量有异,变异系数分别达到80.0%(枣)、110.0%(葡萄)、116.8%(梨)、125.7%(猕猴桃)、126.0%(苹果)、148.2%(桃)和136.5%(总体);⑶硒平均含量依次为枣(7.3μg·kg-1)>葡萄(6.4μg·kg-1)>桃(5.5μg·kg-1)>猕猴桃(5.3μg·kg-1)>梨(4.7μg·kg-1)>苹果(1.3μg·kg-1);⑷陕西的梨和桃以及陕西和新疆的葡萄,其硒含量均明显高于其他省份同类水果;⑸中国居民来自6种水果的硒平均摄入量分别为0.032μg·d-1(猕猴桃)、0.120μg·d-1(苹果)、0.183μg·d-1(葡萄)、0.197μg·d-1(枣)、0.213μg·d-1(桃)、0.222μg·d-1(梨)和0.968μg·d-1(总体);⑹风险评估结果显示,中国居民从6种水果中摄入硒的量是安全的,风险指数均低于100%,为0.001%—99.702%(成人)和0.001%—31.847%(哺乳妇女)。【结论】中国6种主要落叶水果的硒含量均普遍较低,富硒产品比例均不高。枣硒含量最高,苹果硒含量最低,其他4种水果之间硒含量差异不明显。有的省份之间水果硒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哺乳妇女来自6种水果的硒摄入风险均较成人低。中国居民从6种水果中摄入硒的量是安全的,不会影响人体健康。生产富硒水果是增加中国居民硒膳食摄入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水果 含量 膳食暴露 评估

过表达AtNEK6转基因烟草的耐旱耐盐性研究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NEK6基因编码一种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具有调控植物细胞周期蛋白基因表达和乙烯信号转导的功能,与植物抵抗逆境胁迫相关。将拟南芥At NEK6基因导入烟草,利用甘露醇和Na Cl模拟干旱和盐胁迫环境对T2代转基因烟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无胁迫处理条件下,转基因烟草根长、侧根数和鲜重显著高于野生型;在干旱和盐胁迫条件下,转基因烟草根长、侧根数和鲜重均极显著高于野生型,表现出较强的耐旱耐盐性;胁迫处理的转基因烟草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值(Fv/Fm)、SOD和CAT活性以及Pro含量极显著高于野生型,MDA含量极显著低于野生型,进一步证明了At NEK6基因能够促进烟草的生长和提高转基因烟草对于干旱与盐碱的抵抗能力。

关键词: AtNEK6 烟草 生长势 耐旱性 耐盐性

基于SSR标记的葡萄品种(系)遗传多样性分析与指纹图谱构建

新疆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供试葡萄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构建其指纹图谱,为葡萄分类、种质鉴定和制干葡萄定向育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SSR标记对新疆44个相对适宜制干葡萄(Vitis L.)品种(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结果】以52对SSR引物对供试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筛选出8对多态性高、谱带清晰的引物。共扩增出190条带,均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百分率为100%。多态性信息含量指数(PIC)变幅为0.686 8~0.964 0,平均为0.908 4。UPGMA聚类分析表明,44份葡萄品种(系)间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异范围为0.63~0.92,在遗传相似系数0.654处,可将44份供试材料分为5个类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利用Vmc9a2.1、UDV-017、UDV-033和UDV-041等4条引物构建了品种DNA指纹图谱,可区分44个供试材料。【结论】SSR标记方法可分析供试材料的亲缘关系,利用筛选出的4种引物可构建其DNA指纹图谱。

关键词: 葡萄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指纹图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增温措施及休眠时间对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缩短葡萄休眠期,促使葡萄提早成熟,为吐鲁番设施葡萄促进早熟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火焰无核葡萄为试材,设置休眠时间为14、20、27和33 d四个处理,以不作任何处理为对照(CK),通过适宜的温度调控,定期观察比较不同休眠时间对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采用增温措施,可以满足葡萄正常生长的环境条件。不同休眠时间对葡萄的萌芽有影响,休眠14 d比CK提前39 d萌芽,成熟期较CK提前3 d,可溶性固形物与CK呈极显著差异,产量无显著差异。【结论】通过不同增温措施,适当控制休眠时间让葡萄提早萌芽,并且在不影响产量的前提下提前结果并成熟,为吐鲁番设施葡萄促早栽培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

关键词: 葡萄 休眠 增温 温度 促进早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异小杆线虫NLK-1大量增殖技术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异小杆线虫NLK-1大量增值技术进行研究,筛选出活性较高、毒力较好的的异小杆线虫NLK-1。【方法】采用以当地容易获得的黄粉虫作为寄主昆虫的White trap法,以线虫-共生细菌系统建立的液体繁殖法和固体繁殖法大量培养异小杆线虫NLK-1。通过评价繁殖线虫的产量以及质量,得出一种经济而高效的方法。【结果】White trap法以黄粉虫为寄主昆虫,进行活体繁殖线虫,用线虫收集盘收集线虫,收获的线虫侵染率为92.6%,产量为2.47×105IJS/g;液体培养采用PSYG培养基和TSYS培养基培养线虫,在第11~25 d内收获线虫,其中,TSYS培养基生产线虫较多,第17 d为收获最佳时间,收获的线虫侵染率为77.8%,产量为1.52×105IJS/m L;固体海绵PSYG培养基和TSYS培养基在第11~25 d内收获线虫,PSYG培养基生产线虫较多,第23 d为收获最佳时间,收获线虫侵染率为81.5%,产量为1.8×105IJS/m L。线虫侵染寄主能力White trap法最强,液体繁殖法其次,固体繁殖法略差。【结论】White trap法适宜于小批量生产;当市场需求量较大时,离体繁殖法更适宜,其中液体繁殖法更具发展潜力。

关键词: 昆虫病原线虫 异小杆线虫 活体繁殖 离体繁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