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除草剂中乙草胺、异噁草酮和2,4-滴丁酯的含量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8

摘要: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除草剂中异噁草酮、乙草胺和2,4-滴丁酯的含量。方法试样经甲醇溶解,采用ODS-2反相色谱柱,以甲醇/乙腈/氨水溶液(42:42:16,V:V:V)为流动相,对试样中异噁草酮、乙草胺和2,4-滴丁酯进行分离,流速1.0 m L/min,柱温40℃,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35 nm,外标法定量。结果在测定浓度范围内,乙草胺,异噁草酮和2,4-滴丁酯标准溶液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均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对同一样品重复测定5次,变异系数分别为0.33%、0.44%和0.41%,该方法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6%~102.8%,变异系数为0.28%~0.4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精密度和准确度高、线性关系好,适用于同时测定除草剂中异噁草酮、乙草胺和2,4-滴丁酯含量。

关键词: 除草剂 乙草胺 异噁草酮 2,4-滴丁酯 高效液相色谱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河北省酸枣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农业科技管理 2018

摘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快发展太行山区酸枣产业意义深远。文章在对太行山浅山丘陵区酸枣的药食两用价值、生态功效、经济效益等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河北省酸枣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酸枣产业纳入全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强化政策支持、创建良性机制、加强规范管理、实施品牌战略等促进河北省酸枣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酸枣产业 可持续发展 存在的问题 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畜禽粪便高温快速发酵装备设计与试验

农业机械学报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传统有机肥发酵方式设施设备简陋、效率低、能耗高、发酵不彻底且容易造成固液气环境二次污染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畜禽粪便高温快速发酵装备。简述了畜禽粪便全封闭快速自动化腐熟工艺流程及工作原理,对发酵装备的整机结构、发酵罐主体结构、搅拌系统等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计算及有限元分析。结合发酵工艺要求,以含水率为55%的牛粪为原料,对罐体内物料温度分布及均匀性进行了试验分析,并对发酵产物进行了测试。试验与测试结果表明:在设备入料后第4天,罐体内物料平均温度为64. 81℃,温度均匀性变异系数为1%;经发酵装备生产出的有机肥有机质质量分数为53. 5%、总养分质量分数为5. 36%、蛔虫卵死亡率为100%、粪大肠菌群数在2个/g以内,均达到国家有机肥料行业标准。

关键词: 畜禽粪便 有机肥 高温快速发酵 发酵罐 有限元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行唐地区玉米害虫灰地种蝇的鉴定及其对玉米种子和幼苗的为害

昆虫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了明确在河北省行唐县新发现的一种为害春玉米种子和幼苗根蛆的分类地位、为害特点及不同种植模式下对玉米种子和幼苗的为害情况。【方法】以从河北行唐采集的虫源进行室内饲养后,对该虫各虫态进行了形态描述,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了种类鉴定;采用随机抽样调查了该害虫对河北行唐不同种植模式(施腐熟有机肥的玉米单作田、施未腐熟有机肥的玉米单作田、施腐熟有机肥的白菜-玉米轮作田和施未腐熟有机肥的白菜-玉米轮作田)下春玉米的为害情况。【结果】待鉴定根蛆经室内饲养后各虫态的形态特征与已报道的灰地种蝇Delia platura的形态特征基本一致,COⅠ基因和Cytb基因分别与GenBank的灰地种蝇COⅠ基因和Cytb基因核苷酸序列一致性均为99%,从而确定其为灰地种蝇幼虫。田间调查结果表明,玉米种子被灰地种蝇幼虫为害后不能萌发,幼苗被害后萎蔫枯死;在施未腐熟有机肥的白菜-玉米轮作田中为害严重,种子和幼苗总被害率高达39. 33%,被害玉米苗单株最高虫量为8头。【结论】首次报道了灰地种蝇在中国为害玉米,该虫可为害玉米种子和幼苗根系,在施用未腐熟动物粪肥的白菜-玉米轮作田具有较高的危害风险。

关键词: 灰地种蝇 玉米 害虫 为害 形态 分子鉴定 防治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滨海盐碱地预覆膜起垄的生态效应及对棉花苗期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滨海盐碱棉田在雨养旱作条件下的棉花出苗成苗率,以常规的播后覆膜为对照,在河北滨海盐碱地进行预覆膜起垄试验,研究预覆膜及不同预覆膜起垄方式对耕层水热盐及棉花苗期的影响。结果表明:(1)播前预覆膜能够有效降低耕层含盐量,在轻度和中度盐碱土耕层中,平铺覆膜分别降低6.99%、7.55%,预覆膜的同时起垄会加速耕层降盐,中间高垄处理播种行内含盐量分别降低2.3%和17.62%,两侧低垄分别降低9.11%和30.72%,两侧低垄对盐分在垄上和播种行内的差异化分布影响大于中间高垄处理,且在中度盐碱土效果更明显;(2)预覆膜可以增加耕层土壤含水量,有明显的保墒作用,中间高垄、两侧低垄和平铺覆膜播种行耕层平均含水量分别为19.92%、20.42%和19.94%,均显著高于未覆膜对照;(3)预覆膜还可以增加耕层地温,膜下0、5、10、15 cm土层日平均温度分别比膜外提高3.7、3.6、3.1、2.8℃,两侧低垄在5、10、15 cm土层处地温比中间高垄分别高1.3、1.2、0.7℃,有利于促进种子萌发;(4)预覆膜起垄对耕层微生态环境的改变直接影响了棉花的苗期生长,轻度盐碱土中,各预覆膜起垄处理的出苗率均显著高于常规模式,成苗率方面,预覆膜同时两侧低垄最高,比常规模式提高了34.8%;中度盐碱土中,预覆膜同时两侧低垄的出苗率、成苗率、单株干重均表现最高,比对照模式分别提高了45.9%、70.7%和44.4%,预覆膜且两侧低垄处理的出苗保苗效果最好。

关键词: 滨海盐碱地 预覆膜 起垄 耕层 生态效应 棉花 出苗率 成苗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枯草芽胞杆菌NCD-2菌株抑菌蛋白的分离及鉴定

植物病理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枯草芽胞杆菌NCD-2菌株对灰葡萄孢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抑菌蛋白是其产生的抑菌物质之一。本研究为明确NCD-2菌株所产抑菌蛋白的作用方式和特性,采用牛津杯法测定抑菌蛋白的抑菌活性及其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采用混合培养法测定其对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同时采用阴离子交换层析和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MALDI-TOF-MS进行鉴定。结果表明,NCD-2菌株产生的粗蛋白能够显著抑制灰葡萄孢菌分生孢子的萌发和菌丝生长,并导致病原菌菌丝分枝增多、局部膨大肿胀。通过分离纯化获得具抑菌活性的蛋白组分D1-3,经鉴定该蛋白的肽指纹图谱与leucyl aminopeptidase[Bacillus subtilis](WP_041057629.1)的氨基酸序列匹配率最高,达到65%,相对分子质量为53.936 k Da,功能分析表明组分D1-3可能是一种新的抑菌蛋白。

关键词: 枯草芽胞杆菌 抑菌蛋白 抑菌机制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观赏植物抗蚜虫新途径分析

河北农业科学 2018

摘要:蚜虫严重为害观赏植物。掌叶半夏是天然无异味、高抗蚜虫的观赏植物,已有研究表明其总蛋白含有的蛋白酶抑制剂具有重要的抗蚜作用。从抗蚜基因克隆、高抗蚜资源挖掘、蛋白酶抑制剂特点等角度,总结了植物抗蚜研究的现状;分析了抗蚜研究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包括可用的单显性基因少、抗蚜基因所抗蚜虫种类过于单一、广谱植物凝集素依赖背景植物才能提供特定糖链发挥作用等。在总结了植物抗蚜虫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掌叶半夏蛋白酶抑制剂提升观赏植物抗蚜的新途径,并对前期植物选择及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观赏植物 抗蚜虫 掌叶半夏PPTI 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挥科技创新作用 加快推进“三农”发展

河北农业科学 2018

摘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科技工作者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是推进农业科技事业的重要骨干和具体组织者、实践者,也是新时代加快"三农"发展的引领者、奋斗者,在履行新使命、开启新征程的"三农"工作中,应坚持把粮食安全、市场需求、绿色农业、科技脱贫等作为重点来把握。

关键词: 科学技术 创新工作 三农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粒小麦资源的籽粒淀粉组分和SGP-1蛋白组成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 2018

摘要:针对目前世界上缺乏高直链淀粉和高抗性淀粉小麦基因资源的问题,采用SDS-PAGE电泳检测等方法,对冀紫439等43份黑粒小麦资源的籽粒淀粉组分和SGP-1 (SGP-A1、SGP-B1、SGP-D1)蛋白组成进行了鉴定。结果共检测到缺失SGP-A1的材料有11份,未发现SGP-B1和SGP-D1缺失材料;直链淀粉占淀粉总量超过30%的材料有7份;选择12份材料测定抗性淀粉含量,其中,高抗性淀粉含量的材料有5份。以上结果为小麦高抗性淀粉育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小麦 SGP-A1 直链淀粉 支链淀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晒高温覆膜对韭菜生长及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日晒高温覆膜对韭菜生长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本研究在河北省韭菜主产区基于日晒高温覆膜措施对韭菜迟眼蕈蚊进行田间防治试验,就覆膜前后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了比较,并采用Biolog-ECO技术分析了覆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日晒高温覆膜技术对韭蛆各龄期幼虫的防治效果达到100%,覆膜12 d后韭菜株高、茎粗、叶宽、色泽、百株鲜重及根长等生长发育指标与未覆膜的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影响;覆膜后土壤中全磷量显著增加;根据Biolog-ECO培养第144 h的AWCD值计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Mc Intosh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无显著变化。可见日晒高温覆膜对韭菜迟眼蕈蚊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对韭菜生长及韭菜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日晒高温覆膜 韭菜 韭菜迟眼蕈蚊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