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甘肃黄花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提质增效对策
《中国水土保持 》 2018
摘要:黄花菜是营养价值、药用价值都很高的食药同源花卉食品,也是甘肃陇东地区的名特优农产品。实地调研与专家访谈发现,种植分散、品种老化、管理粗放、加工落后等因素严重制约着黄花菜产业的升级。黄花菜产业应从生产基地化、机械化、集约化着手,实现加工产品和加工技术的新突破,发展冷鲜真空新包装,改变以干菜上市为主的单一格局,实现鲜菜与干菜并重,逐步向以鲜菜为主、干菜为辅的方向发展,充分挖掘黄花菜的潜在经济效益;同时开发观光休闲新途径,有效促进黄花菜产业提质增效,使其真正成为当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山地核桃园土壤水热和养分的变化特征
《经济林研究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给核桃园土壤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对甘肃省康县和清水县核桃园土壤温度、水分变化和矿质养分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探究了山地核桃园土壤水热和养分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核桃生育期土壤温度变化曲线呈倒"V"形,不同深度(20~80 cm)土层的年平均温差小于1.0℃;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温度的变幅减小,土壤最高、最低温度的出现时间均推后;坚果生长前期(坐果期至硬核期),土壤温度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而坚果生长后期(硬核期至成熟期)不同土层的温度相近;土壤温度的变异系数(CV,%)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土壤含水量也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其变异系数也随之降低;20 cm深的土壤含水量的变幅最大,80 cm深的变幅最小,平均变异系数为2.42%~5.84%;不同土层的土壤含水量表现为,核桃生长前期的变幅较大而生长后期的变幅较小。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及硼、锌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均呈降低趋势;全磷、全钾含量差异不大;钙、镁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呈降低趋势(康县试验园)或较大变化特征(清水县试验园);两地土壤偏碱性或碱性。
关键词: 山地核桃园 土壤温度 土壤水分 土壤养分 甘肃省康县和清水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willmottiae)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
《中国沙漠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EST-SSR分子标记,对来自7个主要栽培区的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willmottiae)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1)兰州百合在物种水平上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B) 90.91%,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 0.3256,Shannon's遗传多样性信息指数(I) 0.4875;各栽培居群遗传多样性为西果园>榆中>魏岭>阿干>黄峪>金沟>永靖.(2)兰州百合栽培群体基因分化度Gst为0.2395,基因流(Nm)为1.5876,各栽培居群间遗传分化水平低,遗传差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3)兰州百合种质材料69个采样点的聚类结果显示,84.05%的材料都聚合到一个类群,这与STRUCTURE遗传结构分析的结果一致,说明兰州百合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相对狭窄.兰州百合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主要由小部分种质的遗传变异引起,收集研究这些稀有特异种质,将为兰州百合育种改良及优异基因发掘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willmottiae) SSR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咸水灌溉对盐渍化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壤碳转化是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热点问题之一。【目的】探讨咸水灌溉对盐渍化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的影响,为盐碱土碳库建立和碳贮量的计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壤土(A)、黏壤土(B)、粉质黏壤土(C)、砂质壤土(D)4种质地盐渍化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在室内条件下用不同矿化度(0,2,4,6 g/L)的Na Cl和Na2SO4盐溶液浇灌4种质地盐渍化土壤,模拟研究了咸水灌溉对盐渍化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转化的影响。【结果】用不同矿化度的Na Cl和Na2SO4浇灌盐渍化土壤后,土壤电导率均会增加,不同质地的土壤发生盐渍化的程度不同。【结论】对于土壤有机碳而言,壤土(A)和粉质黏壤土(C)之间差异达极显著性水平(p<0.01),黏壤土(B)和砂质壤土(D)之间差异达显著性水平(p<0.05)。对于土壤无机碳而言,不同质地土壤之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性水平(p<0.0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前茬与施氮量对半干旱黄土高原夏玉米产量和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不同前茬(冬油菜茬、冬小麦茬)与不同施氮量(N0,0 kg·hm~(-2);N120,120 kg·hm~(-2);N240,240 kg·hm~(-2))对半干旱黄土高原夏玉米产量和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显著增加了夏玉米产量,与不施氮比较,冬油菜茬和冬小麦茬分别增产9.76%~24.88%和12.56%~22.50%,且冬油菜茬的产量高于冬小麦茬6.40%~11.05%。同一茬口不同处理间夏玉米田土壤总有机碳(TOC)含量为N_(240)>N_(120)>N_0,N_0、N_(120)和N_(240)处理下冬油菜茬土壤TOC含量分别高于冬小麦茬1.07~1.70、1.07~1.93 g·kg~(~(-1))和0.77~1.60 g·kg~(~(-1))。两种前茬下,夏玉米出苗至成熟土壤易氧化有机碳(EOOC)和颗粒有机碳(POC)含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冬油菜茬土壤EOOC和POC含量分别高于冬小麦茬0.09~4.91 mg·kg~(~(-1))和0.05~0.27 g·kg~(~(-1))。施氮对土壤EOOC和POC的贡献率分别为0.34%~3.45%和10.14%~51.41%。综上分析,施氮有利于增加半干旱黄土高原夏玉米产量,并能促进土壤有机碳库的积累。在本试验区同等肥力土壤条件下,复播夏玉米以冬油菜茬为优,且施氮量以240 kg·hm~(-2)为宜。
关键词: 冬油菜茬 冬小麦茬 施氮 夏玉米 产量 总有机碳 易氧化有机碳 颗粒有机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元酸碱滴定系统的pH,pX,δ,η,β随φ的变化规律
《高师理科学刊 》 2018
摘要:从酸碱平衡的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出发,运用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等基本原理,确定多元酸碱滴定的滴定方程[H~+]=f(φ),并解析平衡浓度负对数pX、分布系数δ、敏锐指数η和缓冲指数β等衍生量φ随滴定分数φ的变化规律.以OH~-滴定H_3PO_4为例,为避免求解关于[H~+]的高次方程,运用Excel求解数据集(pH,φ)和(φ,φ),运用Origin绘制pH-φ和φ-φ曲线,并具体分析滴定系统的特征.多元酸碱的滴定曲线在计量点时存在滴定突跃,当滴定至第i个计量点时,作为主要型体的第i级解离产物存在pX拐折,分布系数δ近似于1,而作为次要型体的第i-1和i+1级解离产物存在pX突跃,分布系数δ近似于0.敏锐指数η和缓冲指数β在计量点时分别存在极大值和极小值.突跃、拐折和极值具有随多元酸碱初始分析浓度递增的趋势.
关键词: 多元酸碱滴定 滴定分数 分布系数 敏锐指数 缓冲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