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油豆角反季节绿色生产栽培技术

北方园艺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该研究从油豆角耐低温弱光新品种的选择、播种时间确定、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病虫害生物农药防治到采收等方面,总结出一套适合东北地区使用的油豆角反季节高产、高效生产栽培技术,以期提高反季节油豆角的产量和品质,调整产品上市时间.

关键词: 油豆角 反季节 绿色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嵌合RNA BCL2L2CR克隆与功能初步分析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前期鉴定一个嵌合子标签——BCL2L2CR,含有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样蛋白2(B-cell CLL/lymphoma 2 like protein 2,BCL2L2)重复序列,为分析BCL2L2CR作用,利用RT-PCR方法克隆其cDNA序列,采用流式细胞术、过表达、CCK-8和细胞划痕试验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其对细胞凋亡、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发现BCL2L2CR是BCL2L2外显子3部分序列发生顺式重复形成,前141个氨基酸与BCL2L2完全相同,含有BCL2同源结构域4、3和1,缺少同源结构域2;BCL2L2CR促进PK-15和3T3L细胞增殖和迁移.研究结果确定嵌合RNA BCL2L2CR具有一定功能,将为深入揭示BCL2L2CR功能提供基础,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嵌合RNAs及其在正常生理活动中的作用.

关键词: 嵌合RNA BCL2L2 克隆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灌浆期低温钝感水稻品种的初步筛选

种子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灌浆期低温是导致水稻品质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近几年黑龙江省水稻生产连续遭遇灌浆期低温,品质的降低影响了黑龙江省商品大米的市场竞争力.为提高黑龙江省商品大米市场竞争力,必须培育不受灌浆期低温影响、食味品质稳定性好的水稻品种.通过3年实验研究,筛选出了在灌浆期积温相差118~141.3℃的条件下,稻米食味评分变化在2分以内的灌浆期低温钝感水稻材料8份,其中食味评分在85分以上的优质水稻品种5份.明确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与米饭食味评分间相关性较小.研究明确了筛选灌浆期低温钝感优质水稻品种的可行性,为后续灌浆期低温钝感基因定位和遗传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材料基础.

关键词: 粳稻 低温钝感 食味品质 直链淀粉含量 蛋白质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密度对饲用甜高粱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饲料研究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种植密度对甜高粱农艺性状、产量及光合指标的影响,明确黑龙江省甜高粱的适宜种植密度。研究以吉甜2号为试验材料,设置9万、12万、15万、18万、21万株/hm2等5个种植密度,系统研究了茎秆特性、光合指标、品质指标及产量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种植密度增加,甜高粱的茎粗、光合指标及营养品质指标明显降低,株高、节间长、倒伏率与病株率明显升高,不同密度处理间甜高粱茎节数及粗脂肪差异不明显,茎秆产量随着密度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研究表明,初步筛选齐齐哈尔地区甜高粱的适宜种植密度为15万株/hm2。

关键词: 种植密度 甜高粱 品质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基因作物研究进展及我国转基因大豆的现状与未来

中国种业 2022

摘要:转基因作物从20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在农业、环境和社会经济等方面均取得了可观效益.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转基因作物育种可利用的目的基因、可改良的性状逐渐增多,基因编辑技术的兴起,使作物改良简单化、精准化.转基因作物种类增多、数量增加、种植面积增加,转基因产品的流通速率明显提高.对转基因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结合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数据分析得到国际及我国转基因作物的种植情况,针对转基因大豆的技术应用和研发成果进行了汇总与讨论,总结出现阶段我国转基因大豆及其产品在研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转基因大豆的产业发展提出了合理建议,以期为中国转基因大豆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转基因 大豆 产业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鱼营养与饲料研究近期概况

黑龙江水产 2022

摘要:作为中国渔业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淡水鱼养殖,每年都为中国提供超过2500万t的淡水鱼,对于中国餐饮业发展起到重要影响。若想让淡水鱼产业得到长期稳定发展,就需要从营养与饲料角度做到相关研究。文章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营养与饲料研究的近期概况进行了详细分析,旨在为草鱼养殖提供技术支持,推动中国渔业经济稳定发展。

关键词: 草鱼 营养与饲料 科学研究 综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优质高产粳稻牡育稻49的选育及试验示范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2

摘要:为促进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牡育稻49的推广,本文从其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栽培技术、高效绿色试验示范等方面进行介绍.牡育稻49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以牡05-1205为母本,莎莎妮/明丰40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择育成.2020年7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黑审稻20200017.2017-2018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 508.7 kg·hm-2,较对照品种龙稻5号增产7.8%;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148.5 kg·hm-2,较对照品种龙稻5号增产7.9%.牡育稻49生育日数139 d左右,适宜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10℃活动积温2 600℃区域种植.

关键词: 水稻 牡育稻49 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78%扑草净·乙草胺·异■唑草酮悬乳剂在春玉米中的残留水平及膳食风险评估

现代农药 2022

摘要:为评价复配农药78%扑草净·乙草胺·异■唑草酮悬乳剂在春玉米生产上的安全性,本研究通过改进的Qu EChERS方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对青玉米、玉米、青玉米秸秆和玉米秸秆中的3种有效成分扑草净、乙草胺、异■唑草酮和异■唑草酮代谢物(异■唑草酮-二酮腈)进行测定,并依据国家估算的每日摄入量(NEDI)与可接受的每日摄入量(ADI),评估这些农药的风险商(RQ)。结果表明,在0.001~0.5 mg/L范围内,3种有效成分及代谢物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在0.005~0.2 mg/kg添加水平下,3种有效成分及代谢物在青玉米、玉米、青玉米秸秆和玉米秸秆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5.5%~110.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0%~14.40%。在良好农业规范(GAP)条件下,3种有效成分及代谢物的最终残留量在青玉米、玉米、青玉米秸秆和玉米秸秆中均未检出。普通人群对3种有效成分的NEDI分别为0.048 2、0.023 0、0.000 437 mg/(kg bw);RQ分别为1.91%、3.65%和0.035%。以上结果说明,施用2 340 g a.i./hm~278%扑草净·乙草胺·异■唑草酮悬乳剂对普通人群产生的膳食暴露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

关键词: 春玉米 残留 扑草净 乙草胺 异■唑草酮 膳食风险评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个人所得税业务会计处理的探讨

当代会计 2022

摘要:文章以省直农业科研事业单位M单位为例,依据《政府会计制度》核算基础的不同,重点对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中代扣预缴个人所得税业务形成的差异进行分析,建议预算会计设置过渡科目以简化会计核算业务,以此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效率,减少会计差错.

关键词: 《政府会计制度》 个人所得税 会计处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芯栽培元蘑配方比较试验

中国食用菌 2022

摘要:以玉米芯含量分别为0、16%、31%、46%、61%、86%的培养料栽培元蘑.结果显示,玉米芯含量为16%、31%、46%时,元蘑菌丝长势良好,对元蘑产量无显著影响,子实体主要农艺性状无明显差异,玉米芯含量为61%、86%时,元蘑产量明显下降.因此,以配方3(玉米芯46%、杂木屑40%、麸皮13%、石膏1%)栽培元蘑时,能降低生产成本,经济效益较高.

关键词: 元蘑 玉米芯 产量 子实体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