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真鲷幼鱼的EPA、DHA需求量研究

海洋水产研究 1999 CSCD

摘要:通过向真鲷幼鱼饵料中分别添加0 .2% 、0.5 % 和1% 的EPA、DHA 以及两种混合脂肪酸,以豆油为基础脂肪源研究真鲷幼鱼的EPA、DHA 的需求量。结果表明,饵料中缺乏EPA、DHA 时,真鲷幼鱼生长缓慢,成活率仅达65 % ;随着EPA 在饵料中的添加,幼鱼的成活率与增重率都有所增加,但只添加EPA 并不能满足幼鱼的生长需要;饵料中只添加DHA 亦能使幼鱼的成活率及增重率有所提高,DHA 比EPA 更有营养价值;饵料中添加EPA、DHA 混合脂肪酸时,幼鱼的成活率高达100% ,生长迅速

关键词: 真鲷 EPA DHA 需求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建鲤的生物工程育种技术及其意义

中国水产 1999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胡子鲶血浆中外源生长激素的代谢动力学

水产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草鱼生长激素夹心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 ,研究了重组鲤生长激素(rcGH) 在胡子鲶血浆中的代谢动力学。肌肉注射rcGH(0.2 和l μgg) 后, 胡子鲶血浆rcGH 水平迅速升高, 于2 和3h 时达峰值, 随后下降,在注射后第2 和4 天, 血浆中检测不到rcGH。腹腔注射rcGH(0 .2 和lμgg) 后, 胡子鲶血浆rcGH水平也有同上类似的变动规律。胡子鲶腹腔注射0 .5、1 和2 μgg 的rcGH,7 天后各组鱼血浆中的rcGH 均被清除干净。向尾部血管内注射rcGH(0 .2 和0.5 μgg) 后,胡子鲶血浆rcGH 水平下降遵循指数性衰减规律,24h 后血浆中rcGH 均未清除干净。

关键词: 胡子鲶 重组鲤生长激素 血浆代谢动力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对虾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朝鲜半岛西海岸群体的DNA多态性

海洋与湖沼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97年4月自黄海越冬场采集中国对虾朝鲜半岛西海岸群体样品。采用RAPD技术对该群体共33个个体的基因组DNA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利用20个随机寡核苷酸引物共检测105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41个,占39%。单个引物获得的标记为1-10个,分子量为180-2200bp。个体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93,群体的平均余合度为0.2176。表明该对虾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低。低水平的遗传多样性一方面使中国对虾的生存情况更加危险,同时其本身也可能是对虾对病害、恶劣环境等不利因素的抵抗力下降,从而导致资源衰退的原因之一。研究结果证实:在检测种群遗传变异度大小方面,RAPD具有比同工酶更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

关键词: 中国对虾 RAPD 遗传多样性 多态位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罗非鱼杂交F_1代与亲本的遗传关系及其杂种优势的利用

中国水产科学 1999 CSCD

摘要:用RAPD 技术研究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杂交子代和亲本的遗传关系及其在杂种优势中的应用。在所用的16 个随机引物中,有11 个引物在罗非鱼亲代和杂交子代间呈现多态。遗传相似性指数和遗传距离的计算结果表明,正交子代( 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 在遗传关系上界于亲代之间,不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而反交子代( 奥利亚罗非鱼♀×尼罗罗非鱼♂) 却与母本奥利亚罗非鱼极其相似。说明正、反交子代与两亲本遗传相似性有明显的不同,表明遗传性状介于两亲本之间的杂交子代更有可能形成显著的杂种优势。同时发现,扩增片段OPA071900 、OPA07960 、OPZ14720 和OPZ14600 可以作为鉴别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和正交子代的遗传标记。

关键词: 罗非鱼 杂交子代 遗传关系 杂种优势 RAP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K~+、SO_4~(2-)和碳酸盐碱度对大银鱼仔鱼存活的影响

海洋渔业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观察了K~+、SO~(2-)_4和碳酸盐碱度对大银鱼仔鱼存活的影响。大银鱼仔鱼在K~+浓度10~302.4mg/L中96h成活率为95~100%;在SO~(2-)_4384~1920mg/L中96h成活率为100%,并且它们能正常生长;碳酸盐碱度低于14me/L时96h成活率为100%,当碱度升到22me/L时其成活率为80%。

关键词: 大银鱼仔鱼 K~+ SO_4~(2-) 碳酸盐碱度 成活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合海洋钙用于动物缺钙模型的纠正试验

中国海洋药物 1999 CSCD

摘要:本实验使用的复合海洋钙是由可溶性海洋钙和贻贝粉按一定比例组成的,其中的可溶性海洋钙是以贻贝壳为原料制取而得的。为了解其纠正缺钙的效果,进行了动物缺钙模型的纠正试验,并与常用的补钙剂碳酸钙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海洋钙有明显的纠正缺钙效果,且对缺钙模型的纠正效果优于碳酸钙,能促进骨骼生长。

关键词: 复合海洋钙 缺钙 纠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本蟳能量代谢的研究

海洋水产研究 1999 CSCD

摘要:在室内实验条件下,测定了温度和体重对日本蟳耗氧率、排氨率和二氧化碳排泄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个体重量的增加,日本蟳单位体重的耗氧率、排氨率和二氧化碳排泄率均减小,呈负相关的幂指数关系,均符合Y=aWb模式。随温度增加,日本蟳的耗氧率、排氨率和二氧化碳排泄率均增加。根据O/N和呼吸商(Q)可知,日本蟳能量代谢的底物主要为蛋白质,其次为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其比例为56∶31∶13。

关键词: 日本蟳 耗氧率 排氨率 二氧化碳排出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沿海牡蛎体的麻痹性毒素与评价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1999

摘要:根据1990~1997 年间广东沿海17 个采样点的牡蛎体的麻痹性毒素检测数据,阐述了广东沿海三个岸段牡蛎体中的麻痹性毒素的含量水平、地理分布、季节差异以及麻痹性毒素在牡蛎体中的分布。为我国沿海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事件的防治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 麻痹性毒素 牡蛎 广东沿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沿岸染毒贝类的麻痹性毒素

热带海洋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1996年11-12月对中国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沿岸海域的24个采样点,1997年6-7月对舟山群岛、大亚湾、大鹏湾3个重点海域的23种经济贝类体中的麻痹性毒素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沿岸贝类的麻痹性毒素(PSP)含量从未检出到每百克肉含PSP403MU。在4个海区中,以南海海区贝类麻痹性毒素的检出率为最高,上述2个采样期的检出率分别为42.1%和28.6%。黄海海区贝类抽提液的毒性试验均未引起实验小鼠死亡。各海区的主要染毒贝的种类亦有不同:渤海的染毒种类主要有长牡蛎Crassotreagigas、毛蚶Scapharcasubcrenata等;东海的主要染毒种类有织纹螺Nassariussp.、菲律宾蛤仔Ruditapesphilllppinenrum、杂色蛤R.varigata等;南海的染毒种类主要有文蛤Meretrixmeretrix、翡翠贻贝Pernaviridis、合浦珠母贝Finctadamartensii等。

关键词: 贝类 中国沿岸 麻痹性毒素(PS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