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龟鳖的防病机制
《中国水产科学 》 1998
摘要:龟鳖的防病机制Disease-preventingmechanismofTestudineandTrionyx简纪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无锡214081)JianJichang(FreshwaterFisheriesResearch...
关键词: 龟鳖,防病机制,免疫


应用多媒体技术的生物学细胞图像分析系统
《中国水产科学 》 1998
摘要:应用多媒体技术的生物学细胞图像分析系统ASTUDYOFCELLMORPHOLOGYLMAGEANALYSISSYSTEMBASEDONMULTIMEDIACOMPUTER李继龙金曼宜(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9)LiJilongJinMan...
关键词: 计算机,多媒体,图象分析,组织细胞分析


麦瑞加拉鲮鱼的人工繁殖技术
《淡水渔业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麦瑞加拉鲮鱼(Cirrhinusmrigala)为杂食性底层鱼类,生长快,个体较大,病害少。目前已在广东及华南一些地区推广养殖,其成鱼养殖面积正逐年增加。我们经过几年的试验和改进,池养麦瑞加拉鲮鱼的人工催产技术已趋完善,现报告如下。1亲鱼培育亲鱼培育...


人工诱导圈养鲥鱼性腺发育、成熟、产卵和受精
《水产学报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对圈养鲥鱼人工繁殖机理研究结果,采用外源内分泌药物和生理、生态学方法,对池塘驯化养成的亲鱼进行8种不同药物,5种不同剂型和操作方法的诱导成熟实验,筛选出“鲥Ⅰ号”和“鲥Ⅱ号”两种剂型。在性腺发有启动前和启动初期,采用理植“鲥Ⅰ号”的慢性处理方式和生态调控措施,调节机体的胰岛素和性类固醇水平,进而刺激机体脂肪积累和脑垂体GtH的积累。在性腺发育启动后采用“鲥Ⅱ号”的急慢性处理方式,促进GtH的维持和释放,诱导池养鲥鱼性腺发育成熟。4、5、6龄亲鱼催熟率分别为83.3%、87.5%和100%。研究表明,脂肪积累和外源性类固醇激素是鲥鱼性腺发育的启动因子;4月份肠系膜脂肪系数低于1.5%的亲鱼性腺发育受到抑制;雌、雄亲鱼性腺成熟的有效积温分别为(3995.5±31.4)度·日和(2278.1±8.9)度·日;在催产过程中采用生理生态措施克服池养鲥鱼排卵机制障碍,催产率为100%;95年获受精卵80万粒,受精率为75%,96年获全人工繁殖鱼苗5000余尾。


鱼类寄生粘孢子虫两新种(粘孢子目:粘体科,碘泡科)
《动物分类学报 》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报道寄生鱼类体表的粘孢子虫两新种:寄生在胡子鲇Clariasfuscus(Lacépède)的珠江粘体虫Myxosomazhujiangensissp.nov.和寄生在麦瑞加拉鲮Cirrhinamrigala(Hamilton)的广州碘泡虫Myxobolusguangzhouensissp.nov.。
关键词: 粘孢子目,粘体科,碘泡科,粘体虫属,碘泡虫属,新种


水温和盐度对广东鲂胚胎发育的影响
《水产学报 》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广东鲂胚胎发育的最低和最高临界水温分别是20℃和31℃,最适水温范围是24~28℃。胚胎发育所需时间与水温成负相关关系;水温对胚胎发育速率的影响后期较前期大。胚胎发育的最高临界盐度为11,最适盐度范围是0~7;一定范围的盐度对广东鲂胚胎发育和孵化出膜有良好的刺激作用。盐度对胚胎发育速率的影响远不及水温对其的影响大。
关键词: 广东鲂,胚胎发育,水温,盐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