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白鲢暴发病菌苗的制备及免疫效果分析
《水产科技情报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在32℃下对嗜水气单胞菌H20株作振荡培养,1%福尔马林、60℃灭活1hr.,制备白鲢暴发病菌苗。用该菌苗免疫白鲢,18~20℃水温下饲养10天后,白鲢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达1:128左右,未免疫对照组凝集抗体效价约为1:8。免疫鱼的抗感染保护力达80%。
关键词: 白鲢,暴发性流行病,菌苗制备,免疫效果


1993~1994年山东省中国对虾育苗期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海洋水产研究 》 1995
摘要:1993年和1994年育苗期,在山东省十余家育苗场采集了亲虾、受精卵、无节幼体、蚤状幼体、糠虾幼体和仔虾等样品共56份。组织病理学切片观察说明,所有样品均未检查出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病原HHNBV的病理变化;HPV的病理变化主要在亲虾、糠虾幼体和仔虾中检出,蚤状幼体有HPV感染的可疑情况。1994年,5.5%的糠虾幼体和5.1%的仔虾检出有HPV的感染。在糠虾和仔虾阶段,海捕亲虾苗种的HPV带毒率为4.0%,越冬亲虾苗种的带毒率为6.2%。HPV和HHNBV的单克隆抗体ELISA检测方法表明有3个样品为可疑的HHNBV阳性;有12.5%~25%的糠虾期育苗池和70%的仔虾期育苗池存在有HPV的感染。
关键词: 中国对虾,育苗期,肝胰腺细小病毒,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流行病学


用酶联免疫吸附受体法检测鱼类生长激素的生物活性
《水产学报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激素—受体反应的原理,结合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和放射受体测定法(RRA)的优点,应用我们纯化的草鱼生长激素(gcGH)和大鳞大马哈鱼生长激素(sGH)及其特异抗体.采用鱼类肝细胞膜受体制剂,首次建立了测定鱼类GH生物活性的酶联免疫吸附受体测定法(ELISA—RA)。此法检测草鱼GH的灵敏度达0.063~0.125μg/ml,检测大马哈鱼GH与草鱼肝膜受体结合的灵敏度达0.25μg/ml。同时表明草鱼GH、基因重组鲤GH以及大马哈鱼GH均可不同程度地与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us)、鲤(Cyprinuscarpio)、鲶(Silurusmeridionatis)和黄颡鱼(Petteobagrusfulvidraco)肝细胞GH受体特异结合。本测定系统可用于测定鱼类垂体中的GH含量以及监测鱼类GH分离纯化过程。
关键词: 鱼类,生长激素,酶联免疫吸附受体测定法


德国镜鲤的核型研究
《生物技术 》 1995
摘要:本文采用PHA体内培养法,取鱼体肾细胞,空气干燥法制各德国镜鲤(CyprinuscarpioL.mirror)的染色体.经核型分析,德国镜鲤二倍体染色体数为2n=100;核型公式为30m+26sm+30st+14t;臂数(NF)为156.
关键词: 德国镜鲤;染色体;核型


长江天鹅洲故道浮游生物调查及鱼产力的估算
《淡水渔业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长江天鹅洲故道浮游生物调查及鱼产力的估算张征,翟良安,李谷,赵小春,吴利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荆沙市434000)由于近十多年工农业迅猛发展,大量废物排放到江河中,环境污染日趋严重,造成江河中鱼类原种优良性状逐步下降。为保护长江原种资...


用偶氮磺(Ⅲ)测定甘露醇中微量硫酸根的分光光度法
《中国水产科学 》 1995
摘要:用偶氮磺(Ⅲ)测定甘露醇中微量硫酸根的分光光度法辛福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266071)关键词偶氮磺(Ⅲ),甘露醇,分光光度法DETERMINATIONOFTRACEAMOUNTSSULFATEIONINMANNITOLUMBYI...
关键词: 偶氮磺(Ⅲ),甘露醇,分光光度法


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技术检测对虾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的病原及其传播途径
《海洋水产研究 》 1995
摘要:用单克隆抗体ELISA技术对1994年5月~7月自山东和辽宁采集的虾池和海区材料,包括对虾、浮游生物、小型甲壳类生物、鱼类、底泥及饲料等共192个样品进行了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病原HHNBV的检测。结果表明,对虾中的HHNBV阳性与虾池发病情况基本相符,用单抗ELISA方法可提前20~40d对虾池的发病可能性作出预报;桡足类浮游生物的带毒率高于对虾,且其阳性的出现早于对虾,沿岸海区的桡足类浮游生物有较高的阳性率,它可能是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主要病原携带者;部分地区的卤虫也带有HHNBV,同时还从糠虾等小型甲壳类生物中检出了病原。
关键词: 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传播途径,单克隆抗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