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6952条记录
线性工程切割耕地的权属调整方法及系统实现——以保阜高速顺平段沿线土地整治项目为例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论文以高速公路切割的耕地地块为研究对象,根据权属调整的不同方向,将权属调整分为所有权置换和使用权流转两种类型,并将权属调整的方法分为面积法和价值法;在GIS服务软件Super Map i Server支持下,建立了一个交互式权属调整应用系统,以保阜高速顺平段沿线的高于铺镇、腰山镇土地整治项目区中的切割耕地为案例,应用系统生成了项目区高速公路沿线切割耕地的权属调整方案。研究结果表明,线性工程切割耕地需进行权属调整以保障农业生产,研究采用的权属调整方法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利用权属调整系统可以自动生成推荐权属调整方案,并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调整,同时系统可以对权属调整相关数据进行动态管理。

关键词: 地籍 权属调整 线性工程 切割 GIS系统实现 土地整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耕地整治生态潜力测算方法

农业工程学报 201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合理测算耕地整治生态潜力,指导区域土地整治生态建设,该研究在耕地整治数量、质量潜力测算的基础上,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值表征耕地整治生态潜力,提出了全国耕地生态潜力的测算方法,并以县为单位,对全国的耕地整治生态潜力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中国的耕地整治生态潜力巨大,生态服务价值总量达到6.14×1011元;潜力较高的县集中分布在黑龙江省、吉林省,其次是东部地区的河南省、安徽省、湖北省,西南地区的四川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大部分县的生态潜力也较高;潜力较低的县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闽粤琼地区和青藏区。该研究探索了耕地整治生态潜力的新思路和方法,研究结果对掌握全国耕地整治潜力分布特点、指导区域土地整治生态建设、确定全国的土地整治与生态保护重点区等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整治 生态 计算 耕地 潜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减量灌溉条件下缓释肥料对番茄产量、品质及硝态氮淋溶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考察减量灌溉下2种缓释肥料对番茄产量、品质、氮素利用及硝态氮淋溶的影响,小区试验设置农民习惯灌溉量(W100%)和减量灌溉30%(W70%)两个灌溉量处理;不施氮肥(CK)、普通尿素(U)、氮素30%施用包膜尿素(CU30%)、氮素50%施用包膜尿素(CU50%)、氮素30%施用生物炭基氮肥(BCU30%)5个肥料处理。结果表明:减量灌溉30%番茄产量和品质没有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土壤氮素淋溶,相同施肥处理40~60 cm土层硝态氮减少8.0%~63.7%;2种缓释肥料显著提高番茄产量,CU30%、CU50%、BCU30%番茄产量比施用尿素(U)分别提高19.4%~22.1%、21.5%~22.6%、14.5%~15.3%;氮肥利用率提高10.1%~12.4%、10.2%~12.7%、2.3%~4.0%;番茄硝酸盐含量降低6.3%~14.4%、3.0%~7.9%、12.4%~13.3%;2种缓释肥增加番茄果实番茄红素含量,提高番茄糖酸比,改善番茄品质;2种缓释肥减少氮素淋失,40~60 cm土壤硝态氮含量分别比尿素常规施肥降低28.7%、20.0%和75.0%;因此,设施番茄种植中,滴灌节水条件下农民的习惯用量还具有节水潜力,而氮肥以30%~50%缓释肥基施,能实现番茄高产、减少氮素的淋失和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关键词: 缓释肥 生物炭基氮肥 番茄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设施蔬菜害虫天敌昆虫应用研究进展

中国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设施蔬菜是现代农业生产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设施蔬菜的发展不仅使蔬菜生产的品种和产量得到快速增长,也为有机蔬菜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设施蔬菜种植条件也给害虫提供了适宜生长、繁殖和危害的生态环境,严重影响了蔬菜的质量和产量,成为制约设施蔬菜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而治理化学农药污染不仅要求逐步减少其使用量,更需要寻求优化升级与替代传统防治方法的技术。天敌昆虫作为传统的生物防治产品,在控制设施蔬菜虫(螨)害,保证其产量和品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和绿色农业的发展,以天敌昆虫释放为主的生物防治技术在害虫综合治理(IPM)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天敌资源非常丰富,但目前在设施蔬菜生产中应用的种类相当有限。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在设施蔬菜害虫生物防治及应用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天敌昆虫资源和应用基础、技术研发和配套技术及应用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概述了设施蔬菜害虫的主要发生种类及其危害特点、主要害虫天敌资源及其生物防治的技术途径等,重点介绍了蚜虫、粉虱、叶螨、蓟马等几种重大害虫的生物防治实例,并分析了中国天敌昆虫人工繁殖(人工饲料、规模化生产)的研究进展。此外,还综述了中国温室蔬菜害虫的天敌应用技术研究成果,从天敌昆虫保护利用、释放技术、控害效果评价、规模化生产等方面对设施蔬菜应用天敌昆虫进行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展望了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设施蔬菜 害虫 天敌昆虫 人工繁殖 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8个玉米单倍体诱导系诱导率的配合力研究

玉米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8个玉米单倍体诱导系,按照NCⅡ方法进行杂交组配28个诱导系F1,与6个骨干自交系京724、京92、京X005、昌7-2、郑58和农系531杂交,进行诱导率测验,分析诱导系诱导率的配合力及其遗传特性。结果表明,诱导系JKY044、JKY043、JKY042的一般配合力效应较高,是优良的育种材料。特殊配合力分析表明,3个诱导系组合JKY042/JKY044、JKY005/JKY041、JKY042/JKY046诱导率的特殊配合力效应较高。遗传参数分析表明,诱导率主要以加性效应为主,可通过不断选择来提高诱导率。同时,诱导率的狭义遗传力较高,宜在早代进行选择。

关键词: 玉米 单倍体 诱导系 诱导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恒温和温室波动温度下异色瓢虫种群生命表

中国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Pallas)是一种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广泛应用于害虫生物防治。生命表是研究外界环境因子对昆虫发育、繁殖、存活及种群动态影响的工具。室内恒温下异色瓢虫生命表研究已有报道,但是在田间释放时经历的是昼夜波动温度。与恒温相比,波动温度能显著改变昆虫的生物学特性。论文通过构建室内恒温和温室波动温度下异色瓢虫种群生命表,比较分析异色瓢虫在两种条件下的生活史和生命表参数,为规模化生产、释放提供技术支撑,充分发挥其在生物防治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分析室内恒温和温室波动温度下异色瓢虫发育历期、存活率和繁殖率数据,并利用统计软件SPSS17.0t-test比较两种温度下生活史数据间的差异;应用Bootstrap方法计算种群参数的平均数和标准误,并利用TWOSEX-MSChart的t-test比较两种温度下种群参数间的差异。【结果】温室波动温度下异色瓢虫发育历期延长、成虫寿命缩短,繁殖力降低。由年龄-阶段特定存活率(sxj)和年龄-特定存活率(lx)可知温室波动温度下异色瓢虫各发育阶段存活率明显降低。由繁殖力曲线(fx、mx)可以看出室内恒温下异色瓢虫产卵时间长,产卵量高。两种条件下异色瓢虫期望寿命(exy)均随年龄增加而缩短,且温室条件下其期望寿命更短。生殖价值(vxj)是个体对未来种群的贡献,随着异色瓢虫雌虫的羽化生殖价值增加,当雌虫产卵生殖价值达到最大,温室波动温度下异色瓢虫的生殖价值要明显低于室内恒温下的。室内恒温和温室波动温度下异色瓢虫内禀增长率(r)分别为0.1395和0.0613 d-1,周限增长率(λ)分别为1.150和1.062 d-1,净增殖率(R0)为257.3和13.3后代/个体,种群平均世代周期(T)为39.7和42.7 d。【结论】室内恒温和温室波动温度下异色瓢虫生活史特性和种群参数存在显著差异,恒温可能过高或过低的估计许多生命表参数,依据恒温下得到的生命表数据进行田间释放应用存在一定误差,从而影响其防控效果。

关键词: 异色瓢虫 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 试验种群 温室种群 种群参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MCP处理对西葫芦冷害和品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1-甲基环丙烯(1-MCP)对西葫芦冷害及采后品质的影响,该研究采用10μL/L 1-MCP在20℃下熏蒸西葫芦20 h,然后将其置于(8±0.5)℃环境下贮藏,并对贮藏过程中西葫芦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采用10μL/L 1-MCP处理可以延缓西葫芦冷害的发生时间,减轻冷害程度;还可显著抑制西葫芦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速率,延缓西葫芦果实中VC和TSS含量的降低,抑制MDA、H2O2含量的升高,并使贮藏期间西葫芦果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维持较高水平。

关键词: 1-甲基环丙烯 西葫芦 冷害 SOD CAT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京市主要行道树白蜡生长因子的模型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CSCD

摘要:为了构建胸径生长估测模型,以便快速掌握行道树的生长状况,提高行道树调查效率。笔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收集了北京城区主要行道树白蜡的胸径、树高、枝下高、冠幅、叶面积等生长指标,根据胸径等级进行分类,利用5种单因素变量模型构建胸径与多项生长指标的估测模型。结果表明,北京市中径级的行道树白蜡分布最为广泛,占总数的63%以上;白蜡胸径与树高的相关性最高,其余依次为冠幅、叶面积、枝下高,其指数估测模型H=98.2399-28.0859D+2.8115D2-0.0743D3,相关系数达0.9967,系统误差为0.3299%,相对其他模型效果更优;而白蜡胸径与多生长因素的估测首选模型为:D=0.5595H2-9.6656H+2.0172h2-9.2454h-1.0413W2+12.4859W-0.0188S2+1.4996S+6.2011,其均方根误差只有1.0242,而精度高达95.61%。本研究建立的白蜡胸径生长估测模型具有良好的效果,适用于各年龄段的行道树白蜡调查,为北京市行道树白蜡的生长状况、景观质量和生态效益的监测提供快速调查与数据更新理论模型。

关键词: 白蜡 胸径 生长指标 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树虚拟修剪研究进展

系统仿真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树形结构对果树的产量和品质均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修剪是塑造优质高产树形最重要的管理措施之一。在真实果树上进行修剪试验或技术演示具有破坏性强、成本高、修剪效果难以快速呈现等缺点。果树虚拟修剪正是在此背景下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快速进步而迅速发展起来的热点研究课题,其目标是在计算机构建的虚拟空间中可视化模拟果树的虚拟修剪操作及修剪对树形的影响,从而避免在真实果树上进行修剪所带来的时间和材料成本消耗。概述了果树虚拟修剪技术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果树虚拟修剪的关键问题,包括三维重建技术、三维虚拟交互修剪技术及修剪后的形态发展模拟技术。分析总结现有技术方法优缺点,并结合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虚拟现实 果树修剪 虚拟交互 生长模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青素饮料缓解视疲劳作用的人体试验观察

中国食品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花青素饮料对改善视疲劳的作用,开展人群试食试验。选择视力易疲劳的有效受试者100名,其中试食组和对照组各50人,试食组口服花青素饮料每日1次,每次1罐,服用量为310 m L。对照组为空白对照组。试验期限为30 d。通过常规观察、安全性检查、眼部症状检查、眼部自觉症状、眼科常规检查、明视持久度测定、视力检查,结果表明:30 d后试食组视疲劳症状总积分明显改善(P<0.001),平均明视持久度为0.56±0.09(P<0.001),提高0.10±0.08。有效22例,总有效率为44%,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经统计学分析,花青素饮料能有效缓解人体视疲劳。

关键词: 花青素 牛磺酸 饮料 视疲劳 缓解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