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6952条记录
外源硝普钠处理对茄子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考察外源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处理对茄子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2.5、25、50μmol/L SNP处理可有效保持茄子的感官品质、延缓营养物质的下降,其中以25μmol/L SNP处理最佳。25μmol/L SNP处理能够减缓茄子萼片的褐变度,延缓果肉相对电导率的上升,抑制果肉中VC、可溶性蛋白、总酚含量的下降,提高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

关键词: 硝普钠 茄子 VC 可溶性蛋白 过氧化氢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MCP处理对鲜切鼠尾草品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1-MCP处理对鲜切鼠尾草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使用浓度为1 mg/dm~3的1-MCP处理24 h,可以有效维持鲜切鼠尾草中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片表面变黄程度和出现小黑点的几率。GC-MS分析显示新鲜鼠尾草中检出19种挥发性物质,含量合计233.2μg/g,其中α-蒎烯、2-莰酮、樟脑萜、桉树醇、β-蒎烯和β-侧柏酮是鼠尾草挥发性物质的主要成分;1-MCP处理后检出21种物质,含量合计382.3μg/g,与新鲜鼠尾草的风味最相似。因此,1-MCP处理提高了鲜切鼠尾草的品质。

关键词: 鲜切 鼠尾草 1-MCP 风味 电子鼻 2-莰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清毒片体外抗H1N1亚型流感病毒的研究

动物医学进展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MDCK细胞为H1N1亚型流感病毒宿主,金刚烷胺为阳性对照药物,通过细胞病变效应(CPE)和噻唑蓝比色法(MTT)测定清毒片对病毒的3种不同作用方式,即先感染病毒后给药,先给药后感染病毒和药物病毒同时作用,每种方式3个重复,观察清毒片对H1N1亚型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中药清毒片具有不同形式的抗H1N1亚型流感病毒作用,抑制病毒在细胞内合成作用,阻止病毒吸附传入细胞作用和直接灭活病毒作用。清毒片抑制H1N1亚型流感病毒在细胞内合成作用的3个重复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411、434、532μg/mL,治疗指数(TI)为3.5;清毒片阻止H1N1亚型流感病毒的吸附、传入细胞的3个重复的EC50分别为404、458、467μg/mL,TI为3.6;清毒片对H1N1亚型流感病毒直接灭活作用的3个重复的EC50分别为479、481、461μg/mL,TI为3.4。说明清毒片体外对H1N1亚型流感病毒株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H1N1亚型流感病毒感染的治疗和临床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清毒片 H1N1亚型流感病毒 MDCK细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部分根域施有机肥对梨幼树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果树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梨园有机肥施用方法与合理的施肥量。【方法】以3 a生分根盆栽梨幼树为材料,研究砂土、壤土2/4根域用10%、20%、30%有机肥改良对新梢生长和枝类组成等生长指标,叶片水势、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砂土、壤土2/4根域改良均显著促进梨幼树新梢生长,调控长、中、短枝数量和枝类组成。其中,随有机肥水平增加,砂土栽培梨幼树新梢生长量与总枝量等先增加后降低;壤土栽培时则逐渐降低,且砂土、壤土分别以20%、10%有机肥处理最大。2/4根域施用有机肥能有效调控梨幼树叶片水势、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等生理指标。砂土上10%有机肥处理,有机肥施用量不足,对叶片生理特性指标的促进作用较小;砂土栽培30%有机肥及壤土栽培20%、30%有机肥处理,有机肥施用量偏高,对梨幼树叶片生理特性有抑制效应。【结论】从促进梨幼树树体生长和叶片生理特性指标考虑,2/4根域改良条件下,砂土施用20%有机肥、壤土施用10%有机肥的效果最好。

关键词: 根域 有机肥 生长 生理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熊蜂级型分化研究进展

昆虫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熊蜂是众多野生植物及农作物的有效授粉昆虫,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熊蜂复杂的生长发育过程及社会性使其成为社会生物学研究的最佳模式生物之一.社会性昆虫的生殖劳动分工具有重要的进化意义,而级型分化是形成生殖劳动分工的基础.蜜蜂级型分化的研究已取得诸多重要成果,其机理也得到了较为深入的阐释,而熊蜂的社会性研究尚未形成系统,与蜜蜂研究相差甚远.近来的研究表明,饲喂频率或者饲喂总量的差异能够引起熊蜂级型分化的发生.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与熊蜂幼虫的发育紧密联系,在熊蜂级型分化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一些参与蜜蜂级型分化的基因,在熊蜂级型间也存在差异表达.此外,群体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蜂王和工蜂间的竞争也是促进熊蜂级型分化发生的重要因素.本文从营养、激素调控、群体发展及相互作用等方面综述熊蜂级型分化机制,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可能方向.

关键词: 熊蜂 级型分化 营养 群体作用 保幼激素 蜕皮激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籽瓜种子蛋白质的持水及持油性研究

中国粮油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籽瓜种子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籽瓜种子蛋白质。测定并比较籽瓜种子蛋白和大豆浓缩蛋白的持水及持油性。探究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及含量、表面疏水性及蛋白质的超微结构与持水及持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籽瓜种子蛋白的持油性是大豆浓缩蛋白的1.1~1.2倍,持水性较差,仅是大豆浓缩蛋白的0.65~0.7倍;籽瓜种子蛋白以球蛋白和难溶蛋白为主,分别占总蛋白的58.79%和24.15%,球蛋白对持油性不利,难溶蛋白则能增强持油性;籽瓜种子蛋白具有较高的表面疏水性,其疏水指数为440,大豆浓缩蛋白较低为354,较高的表面疏水性能有益于持油性,降低持水性;结构疏松、存在空洞缝隙的海绵状蛋白结构对持水性和持油性有利。

关键词: 籽瓜种子 蛋白质 持水性 持油性 结构特性 理化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荷斯坦母牛生长激素受体基因F279Y突变与产奶性状的关联分析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PIRA-PCR和RFLP法检测204头中国荷斯坦母牛生长激素受体(growth hormone receptor,GHR)基因F279Y突变,并分析其与产奶性状的关系。结果在中国荷斯坦母牛中检测到GHR基因F279Y突变,3种基因型TT、TA和AA的频率分别为0.461、0.495和0.044,等位基因T和A的频率分别为0.708和0.292。分析表明,AA基因型个体305天产奶量显著高于TA和TT基因型(P<0.05);TT基因型个体乳脂率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P<0.05),乳蛋白率极显著高于TA和AA基因型个体(P<0.01)。A等位基因对305天产奶量有正加性效应,显性度相对较高;而对其他4个乳成分性状有负加性效应,显性度相对较低。等位基因A具有提高产奶量的效应,等位基因T具有提高乳成分的效应。本研究初步表明F279Y突变可以用于中国荷斯坦牛产奶性状的标记辅助选择。

关键词: 荷斯坦母牛 生长激素受体基因 F279Y突变 产奶性状

畜禽养殖业配置优化及系统实现——以河北顺平腰山–高于铺镇土地整治项目区为例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农业循环经济理论为基础,按照养分消纳平衡原则,在区域种植业配置确定的基础上进行养殖业数量配置;以GIS为主要技术手段,结合发展养殖的限制条件和适宜性评价进行养殖业空间配置优化。同时设计和开发相应的软件系统,实现养殖业数量和空间配置优化功能,并以河北顺平腰山–高于铺镇土地整治项目区为研究区进行案例应用。研究结果可为发展现代农业,合理配置养殖业并减少养殖业污染,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养殖业 优化配置 地理信息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猕猴的饮食进行热量限制能够降低猕猴的衰老和死亡率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人类与非人类灵长动物在解剖学、生理学和行为学上显著相似,使得后者成为研究人类衰老的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表现出来很多与衰老相关的显型,例如,人体发胖、头发变少、失去活力、丧失肌肉和皮肤张力等等,这一现象在短尾猿中也可以观察到。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临床表现出的疾病症状,例如糖尿病、肿瘤以及免疫功能缺失等。在人类中,所有这些症状都与衰老相关。而热量限制(caloric restriction,CR)被认为是目前在酵母和哺乳动物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炭基氮肥与灌水对温室番茄产量、品质及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炭基氮肥是近年来生物炭农用的重要方向。为明确其在不同灌水量条件下设施栽培体系的农学与环境效应,通过两种工艺将生物炭与尿素复合,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浸泡型炭基尿素和高压型炭基尿素与两个不同灌溉水量(常规及低量)相耦合对番茄光合作用、生长、产量、品质、土壤盐度及硝态氮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灌水相比,低量灌水使叶片光合作用及叶绿素合成受到抑制,番茄出现减产;浸泡型炭基尿素处理所受抑制相对较弱,番茄产量降低不明显;高压型炭基尿素处理所受抑制较强,番茄产量明显降低;减水措施增强了两种炭基尿素处理叶片的蒸腾作用,提升了番茄果实可溶糖与Vc含量;减水措施还表现为明显增加了两种炭基尿素处理0~80 cm土层中的硝态氮残留量。与普通尿素相比,浸泡型和高压型炭基尿素处理起到了增强叶片光合强度及调节叶片蒸腾强度的作用,增加了叶片叶绿素合成及果径和单果重,番茄产量分别增加34.5%~51.5%、9.1%~15.6%;两种炭基尿素在常规灌水时表现为降低果实硝酸盐及Vc含量,在低量灌水时表现为增加果实可溶糖与Vc含量;与普通尿素相比,浸泡型炭基尿素处理在常规灌水和低量灌水时0~80 cm土层硝态氮总量分别减少了45%和37%,高压型炭基尿素处理在常规灌水时0~80 cm土层的硝态氮总量无明显变化,减量灌水时0~80 cm土层的硝态氮总量增加了13.0%;浸泡型炭基尿素与低量灌水组合处理的土壤硝态氮残留量低于普通尿素与常规灌水组合处理。浸泡型炭基尿素在提升番茄产量与品质、降低土壤氮素环境风险及减少灌水投入等方面均具有较好的推广潜力。

关键词: 番茄 高压型炭基氮肥 浸泡型炭基氮肥 常规灌水 低量灌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