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小麦-夏玉米轮作制中肥料合理运筹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小麦-夏玉米轮作制中肥料合理运筹研究孙庚寅,朱万宝,张永春(江苏省农科院土肥所南京210014)科学施肥不仅要对当季作物的施肥量和养分的配比进行估算,确定适宜的施肥时期和方法。而且,要在整个轮作周期中进行肥料的合理运筹和分配,建立优化配套的施肥模式。...


抗药性杂草种群的发展及其治理对策
《杂草科学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抗药性杂草种群的发展及其治理对策马晓渊(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南京210014)化学除草已成为现代化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全球除草剂的施用面积、总用量及费用均已超过杀虫、杀菌剂的总和(Gressel1991)。但自80年代以来,全世界范围内抗药性杂草种...


蝇蛆收集及喂猪效果试验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 1994
摘要:蝇蛆收集及喂猪效果试验蓝旅涛,张华,黄会萱,汪河海(江西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江苏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家蝇属于双翅目,全变态昆虫,爱食发酵、腐败物质和各种动物的粪便,其繁殖能力强,速度快,一只雌蝇,继代繁殖,年产蛆约一亿只。据报导,蝇蛆含有很高的动...


灭虫丁注射液治疗山羊疥螨病的疗效报告
《内蒙古兽医 》 1994
摘要:"灭虫丁"注射液是近年来由江苏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和化工部上海生物化工研究中心联合研制的新型广谱抗寄生虫药物,对家畜多种体内外寄生虫有高驱杀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对山羊疥螨病治疗效果好,对人畜安全,临床使用无毒副作用。


几种生理活性制剂对金晖桃座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金晖桃经制剂1号处理,长中果枝和花束枝座果率均比对照显著提高。全株座果率为20.5%,与对照10.8%差异极显著。制剂2号、3号处理的,平均单果重分别为114.0、113.2g,比对照增加15.6%、13.8%,Ⅰ级果(>125g)比例提高55.8%、50.0%。两种制剂均可使果实由长卵形变为卵圆形。处理果与对照在风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成熟期方面无显著差异。


麦田禾草苗期形态区分及化除技术
《植物保护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麦田禾草苗期形态区分及化除技术薛光,张春芳(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南京210014)(江苏省东台市城东乡农科站)麦田长期施用2甲4氯、百草敌、苯达松、使它隆等防除阔叶草的除草剂之后,阔叶草下降,禾草的发生和危害加重。禾草在苗期与麦苗形态相似,正确区分看麦...


多效唑对辣椒幼苗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蔬菜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多效唑对辣椒幼苗生育及产量的影响徐刚,沈善铜,朱启泰(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南京210014)多效唑(即PP333)是80年代初开发出的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国内外在农作物及果树上已进行过大量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多效唑有降低株高、抑制营养生长、缩短节...


饲草—山羊—土壤生态系统中~(14)C的循环
《土壤通报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应用~(14)C均匀标记的杂交狼尾草喂饲山羊,制备~(14)C均匀标记的羊粪,测定了~(14)C在山羊体内代谢68小时过程中的分配状况,及~(14)C标记羊粪再循环过程中,羊粪在不同土壤中的矿化特点。山羊同化~(14)C饲草碳量较少(0.45%),羊粪中~(14)C回收率为13.5%,尿为0.88%,在体外进行再循环。培养试验结果表明,~(14)C羊粪碳在石灰性土壤中年矿化量比非石灰性土壤高3%,同时前期矿化较快。土壤不同水湿状况相比较,淹水土壤中~(14)C羊粪年矿化量为旱地土壤中的1.3倍,旱地土壤中的前期矿化较快,淹水土壤中的矿化过程较平稳。~(14)C羊粪碳的年矿化量较~(14)C秸秆碳低,仅为其1/4,且矿化过程较平稳。~(14)C羊粪配合无机氮肥施用,可提高~(14)C羊粪碳的矿化量,其提高幅度在石灰性土壤中为3.53%,非石灰性土壤为1.80%。
关键词: ~(14)C标记羊粪 碳素去向与分配 矿化特征 石灰性与非石灰性土壤 土壤水分


美洲狼尾草与象草杂交种生产的花期相遇及积温稳定性研究
《草地学报 》 1994
摘要:通过分期短日处理和分期播种的方法,研究了美洲狼尾草与象草杂交种生产中双亲的光温特性,探讨杂交制种适宜花期的选择。试验结果表明:1.象草N51短日处理至抽穗期的积温值在年度间及年内的差异均较大。而处理至抽穗的天数较稳定为36.7±4.5天。2.美洲狼尾草不育系Tift23A为喜温短日作物,由于年度间气候差异表现为不同年份播种至抽穗的天数差异极大,可达20天以上。积温值年度间及年内差异也极大。3.象草的有效下限温度为13.6℃,美洲狼尾草不育系Tift23A约为14.8℃。4.杂交制种的适宜花期为8月下旬,即美洲狼尾草不育系Tift23A在6月1日、10日分期播种,而象草N51在7月15日进行短日处理,可实现花期相遇。


亚洲玉米螟为害棉花及其卵量与为害数量关系的研究
《植物保护学报 》 199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江苏省棉区亚洲玉米螟1年发生3代,各代均可为害棉花。由于耕作制度的不同,各代在棉田内发生为害程度不一。夏玉米—棉花混作区棉田一代发生量大,二、三代很少为害棉花;春玉米—棉花区主要以二、三代为害棉花;邻近玉米区的稻棉区棉田各代均发生为害,发生轻重与距玉米区远近有关,愈近发生愈重。一代幼虫为害棉花形成的被害数与其卵块在棉田内的密度呈线性关系,而二、三代的为害棉花各受害部位数量与卵块密度呈非线性关系。此外,被害量还与卵块在棉田内的分布有关,在一定的面积上,同样的卵块密度分布集中所引起的为害要轻于分布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