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种植密度和行距对工业大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科技资讯 》 2022
摘要:目的 明确黑龙江地区工业大麻最佳种植密度和行距,为该地区麻杆、麻叶以及麻皮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方法 该研究选用“龙麻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设置D1(40万株/hm~2)、D2(50万株/hm~2)、D3(60万株/hm~2)等3个种植密度和等行距M1(40 cm∶40 cm)、宽窄行(50 cm∶30 cm)这两个行距,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和行距对“龙麻1号”的农业性状、SPAD值及麻杆、麻叶以及麻皮产量的影响。结果 行距对工业大麻产量具有显著的影响,与等行距M1相比,宽窄行M2种植方式可以显著改善植株高度、茎粗等农业性状,增加SPAD值,提高麻杆、麻叶以及麻皮产量。M2种植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工业大麻麻杆、麻叶以及麻皮产量影响规律不明显,即麻叶产量为D2>D1>D3,麻杆和麻皮产量为D1>D2>D3。结论 选用宽窄行(50 cm∶30 cm)和40万株/hm~2种植密度作为东北地区工业大麻的种植模式,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茄果类蔬菜大苗龄穴盘育苗关键技术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2
摘要:黑龙江省茄果类蔬菜育苗仍以自根苗为主,少量棚室栽培采用嫁接苗.为提升茄果类蔬菜自根苗标准化程度,节约劳动力,便于机械化作业,本研究采用穴盘培育茄果类蔬菜大苗龄技术,以寒地气候地理环境为出发点,重点介绍了培育茄果类蔬菜穴盘自根大苗龄壮苗相关温、光、水、气、肥控制关键要素,蹲苗技术等.
关键词: 寒地;茄果类蔬菜;大苗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瓜果柄离区细胞学观察及成熟脱落基因AL3的初步定位
《园艺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甜瓜果实成熟不脱蒂材料M2-10为母本,易脱蒂材料ZT091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获得F2、 F3、F4及回交群体,利用6世代群体分析脱蒂性状的遗传规律,显示由两对基因控制,不脱蒂与脱蒂分离比符合两对互补基因遗传规律.对亲本果实成熟期果柄与果肉连接处离区组织石蜡切片及电镜扫描观察结果表明,亲本间离区细胞存在差异,ZT091果柄离区细胞体积增大、排列松散,细胞间隙较大.利用SLAF-BSA测序,对83-F3家系单基因分离群体开展控制脱蒂性状的AL3基因初步定位研究,将其定位在第8号染色体10686821~11042074 bp区间,覆盖0.355 Mb.通过亲本重测序数据挖掘SNP位点,设计CAPs标记,利用F4群体将AL3最后定位在8号染色体约64.7kb区间内(10774778~10839486 bp),包含10个候选基因.
关键词: 甜瓜;脱落;细胞学观察;基因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高效高蛋白大豆新品种绥农94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大豆科技 》 2022
摘要:大豆新品种绥农94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于2012年以黑农48为母本,以优异创新种质(绥07-1186×垦丰18)F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优质高效高蛋白大豆品种。2018—2019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956.4 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1增产6.6%;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507.5 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1增产6.9%。2020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豆20200040。该品种蛋白质含量44.01%,脂肪含量18.85%,中抗大豆灰斑病,适宜在北方春大豆中早熟区域种植(≥10℃活动积温2 30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秸秆轻简化栽培平菇技术初探
《食用菌 》 2022
摘要:以玉米秸秆为基质开展平菇轻简化栽培技术的相关研究,探索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的可行性,同时也为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可取得良好效果,生物学效率达57.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