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大豆突变体ygl2黄绿叶基因的精细定位
《作物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叶片是大豆进行光合碳同化的主要器官,其颜色与光能的捕获力和转化效率有关,也与大豆的产量密切相关。因此,大豆叶色相关基因的挖掘对从光合碳同化途径解析大豆产量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黄绿叶是区别于大豆普通绿色叶片的突变类型,是研究大豆叶色相关基因的重要遗传材料。本研究发现了一个黄绿叶突变体ygl2(yellow-green leaf 2),该突变体是由大豆品系GL11自然突变而来,其黄绿叶表型可以稳定遗传。与绿叶野生型GL11相比较,突变体ygl2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极显著降低,株高、百粒重、蛋白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利用GL11和ygl2构建分离群体,遗传分析表明, ygl2的黄绿叶表型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分离群体将黄绿叶基因ygl2定位于2号染色体末端SSR标记02_104到02_107之间,区间物理距离为56.1 kb,包含9个基因。本研究结果为大豆黄绿叶基因图位克隆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9FM-700型高效多功能水稻苗床碎土机的研究设计
《农机使用与维修 》 2022
摘要:水稻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稻谷的总产量占全部粮食产量的40%以上.黑龙江省地处我国北方高寒地区,主要采用春季大棚育苗,然后移栽到水田中的种植方法,每年需要的苗床土量非常大,床土的质量直接影响秧苗的质量,也直接影响水稻移栽的质量,因此水稻苗床碎土机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综合研究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显著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 水稻生产;苗床土;碎土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河市雹灾后大豆生长恢复情况及补救措施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2
摘要:冰雹灾害作为常见的一种短时、固态、强降水的自然气象灾害,严重制约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为减轻雹灾对大豆生产的影响,针对2021年6月23日黑河市出现的一次短时强对流天气引起的冰雹灾害进行调查,记录了黑河地区不同大豆品种在V5~V6期遭受雹灾后的恢复情况,并分析雹灾对不同大豆品种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时间、密集的冰雹会造成大豆上部茎秆折断和擦伤,但冰雹过后大豆表现出较强的恢复能力.在第10天可见腋芽处分化出分枝或叶片,大豆在腋芽处产生1~2个分枝,大豆的产量与其分枝率呈现正相关.不同大豆品种恢复能力与品种有关,本次调查中第四积温带品种中黄911、金源73和北豆47,第五积温带品种黑河71,第六积温带品种黑科68均表现出较高的恢复能力.通过调查发现,同积温带的品种在遭受雹灾后通过加强田间管理、增施叶面肥等方式,其灾后产量高于采用毁种的措施.因此,大豆在遭受雹灾后采用适当的技术措施可以替代毁种取得较好的产量,降低雹灾造成的损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糯玉米新品种‘绥糯3’
《园艺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绥糯3’是以自选自交系SLN4为母本,外引自交系糯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糯玉米新品种。株高234.0 cm,穗位高102.0 cm,成株可见14片叶。果穗短筒形,穗轴白色,穗长17.8 cm,穗粗5.1 cm,穗行数14~16行,籽粒糯质型、黄色,百粒质量35.8 g。2018—2019年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6 426.7 kg·hm~(-2),比对照增产3.70%。外观品质优良,成穗率高,果皮薄,粘度高,兼具了适口和甜糯的优良食用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4个青贮玉米品系的比较试验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2
摘要:为扩大优良青贮玉米资源数量,推动黑龙江省青贮玉米产业及畜牧业发展,选取14个待测新品系作为试验材料,以青贮玉米品种阳光1号为对照,分析产量性状、倒伏性状、品质性状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青贮玉米品系N J01/R0818的鲜草产量、干物质产量、果穗产量较高,具有抗倒伏性,营养品质均达到国标一级标准,可作为中熟青贮玉米品种申请品种区试和审定.青贮玉米品系M476/S21鲜草产量、干物质产量、果穗产量较高,生育期适宜,淀粉、中性洗涤纤维、粗蛋白含量符合青贮品质一级国标等级,具有抗倒伏性,是表现优良的中熟粮饲兼用型青贮玉米品系.筛选出的青贮玉米自交系可有效改善黑龙江省青贮玉米种质资源短缺的现状.
关键词: 青贮玉米;生育期;产量;品质;抗倒伏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