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网围养殖的几种—龄鱼生长规律的研究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199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湖泊网围养殖的7种鱼类作了早期生长发育规律的探讨及研究,认为一龄鱼种其体长、体重随月龄的增长几呈直线上升。依体长生长直线,将7种鱼归为2类;依体重生长直线,则可将其归为3类.描述体重、体长关系的鱼类生长指数 b 值介于2.8~4.0间.应根据鱼的不同种类、不同年龄,使用不同的 b值计算其丰满度.计算了7种一龄鱼的体长月平均增长指数及体重月平均增重指数,分别为:鲤2.93,275.14;鲫1.92,229.89;鳊1.41,231.05;草2.59,236.53;奥尼2.69,462.94;鲢2.14,145.11;鳙2.33,152.41.


我国水产科技情报转化生产力的基本模式及其方法研究的探讨
《现代渔业信息 》 1992
摘要:三十多年来,全国水产系统各级情报单位和广大水产科技情报研究工作者,通过辛勤的劳动,为发展我国的水产科学事业,振兴中华渔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从实践和理论上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逐步形成我国水产系统情报研究工作的体系。近几年来,我国水产科技情报研究工作者适应计划经济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运行机制,正在逐步树立用户第一的服务思想和信息商品的观念,拓宽情报服务领域、积极开展有偿服务。服务范围已由科技向经济、社会、市场延伸(服务模式,由被动服务走向主动服务。通过情报工作的改革,贯彻了情报工作“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从实践中初步摸索出一条关于我国水产科技情报全方位、多层次转化为生产力的基本模式和方法,即提供战略情报预测研究成果,为领导决策服务;提供战术情报研究成果为攻关课题服务;提供跟踪情报研究成果,为生产单位服务;情报专家参与技术论证,为科研项目服务;开拓信息市场,为外向型经济服务;信息情报传递报道,为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现将我国水产科技情报转化生产力的基本模式和方法进行概述和探讨。


荷包红鲤人工诱导雌核发育研究
《生物技术 》 1992
摘要:1987—1988两年做了4尾荷包红鲤人工诱导雌核发育试验.根据网箱培育到乌子头成活的个体与受精率的百分比,其平均雌核发育二倍体出现率为1.95%(1.1—3.4%).与亲本比较雌核发育二倍体的形态学特征无大差异.生长速度与正常受精的个体基本相同.当年鱼平均体重在30—50克之间,2龄鱼生长良好,平均体重300克以上,3龄鱼900克左右,超过同塘饲养的选育镜鲤,松花江野鲤等.但生活力明显降低,各发育阶段的池塘成活率;当年鱼为40—69%,2龄鱼(包括越冬死亡在内)为3.8—10.9%,3龄鱼为1.6%.越冬成活率:第一年为17—19.4%,第二年为39.7%.抗病力尚可,但易患立鳞病是池塘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


红鳍东方鲀工厂化育苗技术研究
《海洋水产研究 》 1992
摘要:1990年5月中旬,在山东省南部沿海,从围网作业船上收购到红鳍东方纯2雌、2雄,获受精卵80万粒.使用自行设计的上半部呈圆柱形,下半部呈圆锥形的筛绢孵化器,进行流水、充气孵化.青岛点前期培育25天,后期培育15天,共育苗7.714万尾,成活率为35.7%.烟台点,前期培育15天,后期培育34天,分别使用小水泥池和海带育苗池,共育苗3.54万尾,两种育苗池的成活率分别为69.6%和91%.


日本的梭子蟹育苗技术简介
《中国水产 》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Meirs)是一种名贵大型海产蟹,市场供不应求。笔者于1986年曾受农牧渔业部水产局派遣,前往日本栽培渔业协会玉野事业场研修梭子蟹增殖技术。现仅就育苗技术方面简介如下。截至1986年,全日本梭子蟹年育苗量达3835万尾,(稚蟹C_1),出苗率最高记录1.8万尾/米~3,经中间培育的年放流量达882.3万尾(稚蟹C_(1-3))。主要设施:小球藻槽、轮虫车间、育苗室、过滤池、


河鲀北方室内越冬的初步观察
《海洋科学 》 199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用鱼 本次试验用鱼捕自山海关、北戴河两海区,为缩短越冬周期,采捕推迟到1980年10月19日,共采获当年半龄鱼64条,从降低试验经费角度出发,选材规格有意偏小。红鳍东方鲀42条,重约90g,虫纹东方鲀13条,重约180g;假睛东方鲀9条,重110g。所获幼鱼无病无伤,入池后摄食正常。暂养期环境因子见表1。越冬试验在室内进行,在越冬前首先进行了饵料、温度、盐度等方面的多项小试。 表1 暂养期环境因子


印度尼西亚对虾苗种生产现状
《现代渔业信息 》 1992
摘要:最近几年印度尼西亚对虾券殖发展迅速,成为世界对虾生产大国之一,本文主要介绍印尼对虾苗种生产的现状、对虾苗种生产的类型、育苗技术等一系列管理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