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中晚熟高淀粉高粱品种晋杂25号试验示范
《现代农业科技 》 2018
摘要:为给种植户提供高粱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进行了高淀粉高粱品种晋杂25号的示范研究。结果表明,高粱种植过程中选择适宜的品种,并配套"一增四改"机械化轻简栽培技术,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对增加农民收益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起到积极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作物营养遗传育种理论提出的背景思路及价值意义
《山西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科学施肥是作物品种产量潜力发挥的重要农艺技术,但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增施化肥却不能再增加作物产量的严重问题,作物营养遗传育种理论的提出则破解了这一难题.为了使广大土壤施肥和作物育种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土壤施肥和育种的关系以及理论的重要价值意义,从理论提出的背景思路及其概念、原理进行了诠释.作物营养遗传育种理论首先提出了养分利用效率和耐肥性是作物品种高产性状的概念,并用试验证明土壤施肥、作物营养遗传特性、作物品种产量潜力三者存在逻辑关系,氮磷单施、配施与最大施肥量性状基因是决定作物品种产量潜力水平的遗传因子.作物品种产量潜力水平的形成期在杂交制种期,父母本只有含有相同的氮磷单施或配施基因且一方具有较强的耐肥性,才能实现杂交重组形成高产品种,杂交时相应施肥环境是自交系基因激活表达的必要条件.理论的提出可实现通过诊断营养遗传特性选择父母本直接杂交培育适应高、中、低肥力与土壤最大施肥量相匹配种植的高产优质品种,从而有效解决目前作物品种产量潜力很高,但大面积应用单产水平较低以及没有有效方法大幅度提高中低产田产量的问题.
关键词: 育种理论 营养遗传特性 耐肥性 养分利用效率 隐性与显性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堆肥提取液诱导草莓对黄萎病抗性及抑菌机理研究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菌糠堆肥提取液的生物防治效果,进一步探讨其抑菌防病机理,以便于有针对性地利用堆肥提取液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采用体内和体外2种试验方法,以草莓黄萎病菌为靶标病原菌,研究了堆肥提取液原液、高温灭菌液和过滤除菌液对大丽轮枝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通过温室盆栽试验验证其对草莓黄萎病的防病促生效果,并测定根施堆肥提取液对草莓叶片内防御酶系的影响。研究表明,堆肥提取液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92.43%和82.94%,经高温灭菌和过滤除菌后抑制效果显著降低。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预先用堆肥提取液灌根处理对草莓黄萎病的防治效果高达42.23%,且能诱导草莓叶片内防御酶活性显著增强,接病原菌后第6 d该处理下的POD和PPO活性分别比施清水对照提高了45.45%和39.47%,而MDA含量则下降了14.83%。说明微生物对病原菌的直接抑制作用以及诱导系统抗性是菌糠堆肥提取液发挥抑菌防病功效的主要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冬小麦品种(系)耐热性评价
《中国种业 》 2018
摘要:了解山西省小麦推广品种和区域试验品系的耐热性,以期为今后的小麦抗逆育种提供依据。通过分期播种,以千粒重热感指数为指标,对62份山西省小麦推广品种和区域试验品系进行耐热性评价。结果表明,正常播期下,3种类型品种(系)平均千粒重依次为热敏感型(43.5g)>中耐热型(40.6g)>耐热型(38.7g),而在热胁迫条件下(播期2),正好相反。不同基因型间的耐热性存在较大差异,千粒重热感指数变幅在0.03~2.56,变异系数为65.08%。晋麦47、鲁原502、汾4862等17个品种(系)属于耐热型品种,济麦22、晋太182、鑫麦296等18个品种(系)为中耐热型品种,冀麦325、冀麦585、晋麦79等27个品种(系)为热敏感型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