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利用SSR标记正确判断小麦杂交种中的杂株
《科技导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正确判断杂交种中混有的杂株,是准确鉴定小麦杂交种种子纯度的前提。在分析180份杂交组合的基础上,以"京麦1100"为例,提出了利用SSR标记正确判断小麦杂交种中杂株的方法:1)筛选双亲间有多态性的引物不少于5对;2)利用该引物检测亲本及杂交种的基因型,并按照杂交种基因型记录原则记录每个个体的基因型;3)正确判断真实杂交种基因型:不论亲本是否存在非纯合位点现象,只要某个体同时具备父母本的基因型,均视为真实杂交种的基因型;4)判断杂株:当某个体在多个SSR位点上与真实杂交种基因型不同时,判断为杂株。


与紫色大白菜花青苷合成相关的基因
《分子植物育种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紫色大白菜含有花青素,是大白菜球色育种的选育目标之一。花青素常结合一个或多个糖苷形成花青苷。花青苷是黄酮类次生代谢产物,能引起植物的叶片、薹叶和根茎等呈现紫色、红色和蓝色等颜色。花青素是最强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具有吸引昆虫传粉、抵御紫外线伤害等生理功能和抗氧化衰老、抗癌等保健功能。目前,紫色大白菜可追述到的来源主要有4种:紫红色芥菜、紫色小白菜、紫菜薹和紫红色芜菁。近年来,紫色大白菜新品种因其色泽艳丽、风味独特和花青苷等日益受到消费者喜爱。与大白菜花青苷合成相关基因等内容是重要的研究热点。本文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全面综述了大白菜紫色基因的来源、遗传特性、染色体定位、克隆、功能分析及与花青苷合成相关的基因表达等有关内容,为进一步开展控制不同来源的紫色大白菜花青苷合成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等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白菜(Brassica.rapa L.ssp.pekinensis) 紫色叶片 花青苷 基因


解淀粉芽胞杆菌MH71摇瓶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优化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黑龙江省漠河多年永冻土层采集的冻土样品中分离的拮抗菌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MH71,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本研究主要以无菌滤液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活性为检测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菌株MH71的最佳产抗菌物质培养基及最佳碳源、氮源和无机盐,运用Minitab软件,通过Box-Benhnken试验及响应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该菌株产抗菌物质的发酵培养基配方和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菌株MH71产抗菌物质最佳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粉36.6 g/L、牛肉膏3.2 g/L、Na Cl 1.33 g/L、葡萄糖14 g/L、蛋白胨7 g/L、Mg SO40.4 g/L、K2HPO4 0.8 g/L、Ca CO3 8 g/L。最适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30℃、摇床转速200 r/min、发酵起始p H 7.0、接种量3%、装液量100 m L/500 m L、发酵时间为72 h。在最佳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菌株MH71的活菌数达到了2.1×109 CFU/m L,芽孢数为1.2×109 CFU/m L,同时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能力较优化前提高了37.4%。
关键词: 解淀粉芽胞杆菌 番茄灰霉病菌 抗菌活性物质 发酵条件优化


鸡传染性鼻炎(三价)和新城疫二联灭活疫苗的研究
《动物医学进展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Page A型、B型、C型副鸡禽杆菌和新城疫病毒La Sota株,研制鸡传染性鼻炎(三价)和新城疫二联油乳剂灭活疫苗。用3个批次疫苗进行单剂量(0.5mL/次)3次接种和大剂量(2.0mL)单次接种的安全性试验、SPF鸡的免疫效力试验、商品鸡的免疫持续期试验和疫苗的保存期试验。结果表明,3批疫苗对试验鸡安全无副作用;免疫接种SPF鸡只30d后对A、B、C型副鸡禽杆菌攻毒的保护率≥80%,用20μL/只疫苗免疫接种SPF鸡21d后新城疫的平均HI抗体>24;商品鸡42日龄首免,110日龄二免,二免后9个月对A、B、C型副鸡禽杆菌攻毒的保护率≥70%,对新城疫病毒强毒100%保护;用4℃~8℃保存12个月和15个月的3批疫苗进行了SPF鸡的近期免疫效力试验,结果对A、B、C型副鸡禽杆菌攻毒的保护率≥70%,用20μL/只疫苗免疫SPF鸡,免疫接种后21d新城疫病毒的平均HI抗体>24,对新城疫病毒强毒的攻毒保护率>70%。说明研制的疫苗安全有效。


不同贮藏温度对草莓呼吸强度及品质的影响
《制冷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0℃、5℃、10℃、15℃、20℃、25℃、30℃)对草莓呼吸强度、感官评价、失重率、硬度、相对电导率、糖酸比、维生素C和色差的影响。研究表明:贮藏温度越高,草莓呼吸越旺盛,货架寿命越短,草莓30℃条件下的呼吸强度是0℃条件下的13.97倍;草莓在0℃、5℃、10℃、15℃、20℃、25℃、30℃条件下贮藏的商品寿命分别为9 d、7 d、6 d、5 d、3d、2 d、8 h。随着贮藏温度的升高,草莓的失重率、相对电导率和呼吸强度迅速升高,而草莓的感官评价、硬度、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L*、hue值逐渐降低;贮藏在0℃的草莓品质保持最好,贮藏9 d后的感官评价、失重率、硬度、相对电导率、糖酸比、Vc含量、L*和hue值分别为5.4、3.18%、11.13 N、39.05%、12.48、22.01 mg/100 g、37.84、32.81。


壳聚糖复合乙氧基喹啉处理对贮藏早红考密斯梨抗氧化性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明壳聚糖复合乙氧基喹啉处理对梨贮藏期间抗氧化性和品质的影响。以‘早红考密斯’梨为试材,研究了壳聚糖复合乙氧基喹啉处理对梨贮藏期间自由基清除能力、抗氧化酶、抗氧化物质、品质和黑皮病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复合乙氧基喹啉处理抑制了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使黑皮病发生率降低了69.9%。该处理提高了果实的抗氧化能力,贮藏120d时,处理果的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抑制羟自由基能力分别比对照高8.4%和2.2%。壳聚糖复合乙氧基喹啉处理也诱导了果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还原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保持了较高的总酚、花青素、抗坏血酸、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综上所述,壳聚糖复合乙氧基喹啉处理明显保持了‘早红考密斯’梨的抗氧化能力和采后品质,并显著抑制了果实病害。
关键词: ‘早红考密斯’梨 壳聚糖 乙氧基喹啉 抗氧化性 品质


苹果产地差异对可溶性固形物近红外光谱检测模型影响的研究
《分析化学 》 2015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更好地利用近红外光谱预测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减少产地差异对近红外光谱检测模型的影响,以4种不同产地的富士苹果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x-y共生距离的样本划分方法分别对不同产地的苹果选取代表性样本作为校正集,利用偏最小二乘算法,建立和比较单一产地和混合产地下的苹果可溶性固形物近红外光谱检测模型,并结合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ARS)和连续投影算法(SPA)对苹果可溶性固形物的建模变量进行筛选。相比单一产地和其它混合产地模型,混合所有4种苹果产地的校正集样本建立的模型取得了最好的预测结果,另外,结合CARS-SPA筛选的16个特征波长,模型得到了进一步简化,其预测相关系数和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978和0.441°Brix。结果表明,利用多个产地的苹果样本建立的混合模型,结合有效特征波长,可提高对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预测精度,减小产地差异对可溶性固形物近红外光谱检测的影响。


梨幼树部分根域有机肥改良对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确定梨幼树有机肥改良的最佳方法,以2a生分根盆栽梨幼树为材料,研究1/4、2/4根域用10%、20%、30%有机肥改良对新梢和主干生长、叶片叶绿素SPAD值、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良1/4根域时,随有机肥水平增加新梢、主干生长与叶片生理特性指标均先增加后减小,20%有机肥处理新梢与主干生长量最大,分别达44.9cm和1.50cm;改良2/4根域时,随有机肥水平增加各生长与生理特性指标逐渐降低。10%有机肥水平下,随改良根域增加各生长与生理特性指标增大,而20%、30%有机肥水平下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因此,有机肥水平较低、改良根域过少时(1/4根域用10%有机肥),对树体生长与叶片生理特性指标的促进作用有限,而有机肥水平较高或改良根域过多时(1/4根域用30%有机肥,1/4、2/4根域用20%有机肥),新梢和主干生长并不随有机肥水平或改良根域增加而线性提高。综合分析,1/4根域用20%有机肥或2/4根域用10%有机肥对梨幼树根域改良效果最好。


应用过硫酸盐氧化法预测焦化厂土壤中PAHs的生物有效性
《环境科学研究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过硫酸盐氧化法测定了北京市某焦化厂表层土壤中16种PAHs的生物有效性,并分析了过硫酸盐氧化前、后SOM(土壤有机质)的质量分数及其结构组成,以研究过硫酸盐氧化法预测焦化厂土壤中PAHs生物有效性方面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7个供试土壤样品中w(∑PAHs)(16种PAHs质量分数之和)为10.80~249.00 mg/kg,并以HPAHs(高分子量PAHs)为主,不同环数PAHs的质量分数与w(SOM)均呈正相关,二者关系符合对数方程(R2为0.653~0.798).2依据过硫酸盐氧化前、后土壤中w(PAHs)的变化得到PAHs的生物有效性,其中,2~3环PAHs的生物有效性平均值为0.46,略高于4环PAHs(0.22)和5~6环PAHs(0.28),较高w(SOM)及HPAHs均易引起焦化厂土壤中PAHs生物有效性的下降.3过硫酸盐氧化前不同环数PAHs的质量分数与氧化后PAHs的残留量呈显著正相关(R2为0.991~0.994),故可利用过硫酸盐氧化前的w(PAHs)预测土壤中PAHs的生物有效性.4与过硫酸盐氧化前相比,氧化后土壤中w(SOM)平均下降23.0%,FTI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1 448 cm-1处吸收峰表征的脂肪碳可能是被氧化去除的软质碳的主要组分,氧化后SOM中的芳香碳相对吸光度增幅为0.88%~11.62%,可引起SOM的缩合程度加剧、憎水性增强.因此,过硫酸盐氧化法能够作为测定焦化厂土壤中PAHs生物有效性的快速方法,可利用过硫酸盐氧化前的w(PAHs)预测土壤中PAHs的生物有效性.
白皮松新害虫——品穴星坑小蠹及其防治策略
《昆虫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描述了北京白皮松上一种新的重要蛀干害虫——品穴星坑小蠹Pityogenes scitus Blandford,它分布于我国西藏、尼泊尔、印度和巴基斯坦,寄主植物为雪松、乔松、西藏白皮松和西藏长叶松。在北京品穴星坑小蠹为害白皮松,成虫入侵生长不良的白皮松主干或枝条,大量小蠹的为害可致白皮松死亡;品穴星坑小蠹也可入侵健康的白皮松,但小蠹死亡率很高。本文提供了品穴星坑小蠹的鉴别特征,附有识别特征图,并依据生物学特性提出防治策略,重点在于植物检疫和提高白皮松的健康水平。
关键词: 品穴星坑小蠹 白皮松 形态特征 鉴别特征 防治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