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辣椒炭疽病病原菌及致病力差异

北方园艺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对我国三省辣椒炭疽病病原菌及其致病力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炭疽菌在三省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为害辣椒叶片的炭疽菌在陕西和江苏以红色和黑色炭疽菌为主,湖南以黑色和黑点炭疽菌为主;为害辣椒果实的炭疽菌在陕西以红色和黑色炭疽菌为主,江苏以红色和黑色炭疽菌为主,湖南以红色炭疽菌为主。同一地区不同炭疽菌的致病力存在着一定差异,不同地区同一炭疽菌的致病力也存在着一定差异。我国辣椒炭疽菌是否存在着生理小种分化,尚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辣椒 红色炭疽菌 黑点炭疽菌 黑色炭疽菌 致病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种测定方法下的沉淀值对小麦品质的预测效率

江苏农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小麦的烘烤品质和蒸制品质受面粉中多种成分的影响,其中面筋的含量和质量最为重要。前人研究指出,沉淀值是面筋含量和质量的综合指标,它与加工品质的其它指标密切相关。在小麦育种的早期世代,可通过测定沉淀值来预测育种材料加工品质的优劣,这是一种快速而简便的间接品质筛选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畦宽和密度对夏丰大白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夏丰大白菜耐热性强,生长速度快,生育期短,在高温季节仍能正常生长形成紧实的叶球,是“伏缺”季节上市的一个优良大白菜品种。目前已在10多个省、市推广种植,1991年推广种植面积达7万多亩。夏丰大白菜株型小,开展度一般在50厘米左右,与其它大白菜品种的种植密度不尽相同。为此,我们从1987年开始,分别在江苏和安徽等地开展了畦宽、密度对夏丰大白菜生长和产量影响的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瘦黑蚜蝇属Myolepta Newman及其新种记述(双翅目:食蚜蝇科)

上海农学院学报 1992

摘要:本文记述双翅目食蚜蝇科黑蚜蝇亚科 Cheilosiinae 瘦黑蚜蝇属Myolepta Newman 3新种:中华瘦黑蚜蝇 Myolepta sinica Chu et He,新种、条背瘦黑蚜蝇 Myolepta vittata Chu et He,新种以及双斑瘦黑蚜蝇 Myoleptabimaculata Chu et He,新种。该属在我国为首次记录。所有模式标本保存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昆虫标本室.

关键词: 双翅目 食蚜蝇科 黑蚜蝇亚科 瘦黑蚜蝇属 新种 中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无花瓣育种的研究进展

中国油料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综达了国内外关于油菜无花瓣性状的一些研究,以及无花瓣育种概念的形成。重点对作者选育的甘蓝型油菜无花瓣突变体,在遗传、生理特性及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评述。指出采用遗传的方法,去除非光合器官——花瓣及其花冠层,存在显著的育种潜势,是一种新的育种途径。将培育出以无花瓣为标志性状的低能耗、高抗病、高产优质新品种。

关键词: 油菜 无花瓣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个云南半矮秆籼稻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作物品种资源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对4个云南半矮秆籼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研究表明:(1)矮麻秔和矮沱谷的株高都受制于与sd-1等位的单一隐性基因;(2)矮麻秔、矮沱谷、毫牙坐与高秆品种杂交的F_1,以及毫安信与矮麻杭杂交的F_1经济性状具有超亲优势;(3)表型变异系数以有效穗数最大,其次为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和着粒密度,而一次枝梗数、结实率和穗长最小。这4个新矮源在育种中具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 半矮秆籼稻 农艺性状 遗传分析 矮化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蒜体细胞诱导再生植株和小鳞茎及其移栽试验

江苏农业学报 1992

摘要:以栽培品种太仓白蒜的贮藏叶和鳞茎叶为外植体材料,接种在附加2,4-D 2mg/l,NAA 2mg/l,6-BA 0.5mg/l的MS培养基上,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在10%—30%之间;愈伤组织转到添加NAA0.05—0.5mg/l,6-BA 3mg/l的MS分化培养基上,植株再生率在25%—50%之间。体细胞再生植株在附加IBA 0.2mg/l的稍作修改的MS培养基上诱导小鳞茎发生,小鳞茎形成的频率达38%。待小鳞茎在试管内萌发出叶和根后,移植到由珍株岩粉和土(1:1)组成的基质里,移栽成活率达100%。

关键词: 大蒜 体细胞培养 再生植株 小鳞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筛选和利用拮抗细菌防治水稻纹枯病和恶苗病的研究

生物防治通报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土壤中存在大量有益的拮抗细菌。将纹枯菌菌核埋入稻田中可富集拮抗菌,经分离、筛选和测定,并通过拮抗细菌悬浮液抑制纹枯菌菌核萌发、种子细菌化处理等试验,获得了91、31-2、23和204等4个较好的拮抗细菌菌株。对纹枯病菌的拮抗带分别为10.0、12.7、6.7和11.0毫米;萌发率分别为22.9%、42.9%、28.6%和60.0%。应用后,水稻植株上的纹枯病的病斑高度,比对照分别低14.0%、22.4%、11.8%和16.4%;恶苗病徒长苗数比对照分别减少55.7%、49.2%、32.8%和50.8%。

关键词: 拮抗细菌 水稻纹枯病 恶苗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次性控制水直播稻田杂草的除草剂配方研究初报

江苏农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经对11种除草剂在杂草群落为禾本科+莎草科+阔叶草的水直播稻田中控制杂草的有效性、对水稻的安全性及其在土壤中残留的测定,结果表明,禾大壮+农得时、丁草胺+农得时、禾大壮+丁草胺在三类杂草混生的水直播稻田中一次用药,能控制全生育期杂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清宫消炎混悬剂抗炎免疫和抗过敏药理实验

中兽医医药杂志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清宫消炎混悬剂为纯中药制剂,其半数致死量(LD_(50))为23.96ml/kg,95%可信限为21.63~26.55m1/kg,抗炎实验的2个剂量中药组和对照组相比,鼠耳二甲苯致炎法肿胀重量差异极显著(P<0.01),对小白鼠脾脏和胸腺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对大白鼠肾上腺重量无明显影响(P>0.05),说明本制剂具有免疫抑制功能,对小白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0.01)。

关键词: 清宫消炎混悬剂 LD_(50) 抗炎 免疫 肾上腺 淋巴细胞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