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牛猪轮状病毒血清分型及其抗原性比较

病毒学报 199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双向交叉中和试验对我国4株牛和4株猪轮状病毒做了血清分型,并比较了它们与国外参考毒株牛NCDV、猪OSU、猴SA-11和人Wa株轮状病毒之间的抗原相关性。结果,我国3株黄牛轮状病毒(HN-7、BRV007和BRV014),1株奶牛轮状状病毒(BRV6555)与牛参考毒株NCDV抗原性无差异,同属轮状病毒血清6型(牛轮状病毒血清1型或NCDV型)。4株猪轮状病毒则可分为两个型,溧99能被OSU抗血清高滴度中和,故划归轮状病毒血清5型(猪轮状病毒血清1型);而宁71、南86、和江150等3个毒株与溧99抗原性有明显差异,且与OSU抗血清无反应性,故暂列为猪轮状病毒血清2型。全部牛猪轮状病毒与猴SA-11、人Wa之间无抗原交叉。牛猪轮状病毒之间亦不存在抗原相关性

关键词: 轮状病毒 血清型 中和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适温区以下的蛋种鸡饲粮营养水平研究

江苏农业学报 1992

摘要:蛋鸡京白823父母代,30—42周龄,360羽,分12组.按3×2×2因子设计(饲粮ME 2.65,2.75,2.85兆卡/千克;每兆卡含粗蛋白质56克,60克;鱼粉来源两种).试验表明:(1)舍温(7:00及14:00测定)4—15℃,以ME2.75兆卡/千克,粗蛋白质15.6%为宜,产蛋率明显优于低能饲粮(P<0.01).舍温与产蛋率的r值为0.07.(2)舍温与采食量为负相关,r=-0.52.当后期舍温上升到8—11℃时,每升高1 ℃,日采食量下降2克,下降幅度1.5%;12—15℃时采食量下降6.8克,下降幅度5.3%,12—15℃时,高能饲粮采食量下降幅度大于低、中能饲粮,8—11℃时,高能饲粮采食量下降量小于低、中能饲粮,全期高能量饲粮日采食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10%.(3)饲料转化效率以2.75兆卡/千克饲粮最高,为2.76:1(P< 0.05),其中能量转化效率高,每兆卡代谢能转化成蛋能比例为0.213,比低、高能饲粮转化效率提高3—5%,舍温上升至7—15℃时,饲料效率提高6.2%,舍温与饲料转化效率的相关系数r=0.8,以中能饲粮的饲料效率提高与舍温上升最为密切(P<0.05).(4)玉米、豆饼、鱼粉饲料类型,每兆卡含粗蛋白的生产性能优于60克的(P<0.01).(5)日摄取能、蛋营养量组间无差异(P>0.05).

关键词: 蛋鸡 舍温 饲料转化率 产蛋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辐射技术制备固定化啤酒酵母的初步研究

核农学通报 1992

摘要:通过低温辐射聚合制备了多种高分子载体,其中 Poly(HEMA-HPMA)及聚丙烯酸钠能较有效地固定化啤酒酵母,固定化啤酒酵母有较高的活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 辐射聚合 固定化技术 啤酒酵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生物材料γ辐照吸收剂量的给出

核农学通报 1992

摘要:研究了农业生物材料γ辐照吸收剂量的给出,提出了一个简便方法,并从数学和物理学角度进行了论证。该方法的提出简化了工作程序,有助于核农学中γ辐照技术的进一步普及。

关键词: γ 辐照 吸收剂量 含氢量百分数

梅山猪及其杂种染色体研究——Ⅰ.染色体核型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1992

摘要:应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对梅山猪、长·梅猪、汉·(长·梅)猪及杜·(长·梅)猪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四个类型猪的染色体数目均为19对。18对常染色体的形态,四个类型猪间没有明显的差异。X染色体差异最大,相对长度杜·(长,梅)猪最长,梅山猪次之,最短为汉·(长·梅)猪。四种类型猪第8号和第10号染色体的短臂着丝点处均有明显的次缢痕存在,10号染色体次缢痕更加明显。所观察的次缢痕显示率梅山猪最高(70%),长·梅猪次之(62.5%),汉·(长·梅)猪第三(57.5%),杜·(长·梅)猪最低(53.75%)。

关键词: 染色体 核型 外周血培养 次缢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菜、甘蓝黑腐病菌的致病性、寄主范围及传播途径

江苏农业学报 1992

摘要:1986—1989年从南京、苏州、常州等市郊采集分离到花菜、甘蓝黑腐病菌,对其致病性、寄主范围及传播途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常州花菜及甘蓝黑腐病菌致病力最弱,接种发病率分别为29.1%和47.4%,其它地区黑腐病菌接种发病率均在80%以上。在接种的5科16种植物中,黑腐病菌能侵染其中4科14种,可分为四种类型。种子带菌是黑腐病的最主要侵染源,病株花菜种子带菌率1987年为14.67%,1988年为17.31%。用0.1%强氯精浸种20分钟,消毒效果达100%。江苏省黑腐病菌存活于土中的时间不长,带菌土不是黑腐病的主要初侵染源。菜青虫(Pieris candia Sparrman)虫体带菌量为2.394×10~7CFU/克,是花菜、甘蓝生长期中黑腐病再侵染的重要媒介,菜青虫为害程度与黑腐病发生密切相关。

关键词: 十字花科黑腐病 黑腐病病菌 致病性 寄主范围 传播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辐射敏感性不育研究 Ⅰ.辐射对当代群体雌雄配子育性的影响

核农学通报 1992

摘要:水稻品种3037种子经γ射线300Gy 照射,M_1代群体表现部分不育。对小花异交结实的调查和分析表明,M_1代的部分不育为雄性不育,与不育有关的雌蕊仍可通过异交结实。本研究结果说明,一旦获得高度辐射不育(即辐敏不育系)材料,利用其进行杂交制种是可行的。

关键词: 辐射敏感性 辐射不育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纹霉净种子处理控制小麦纹枯病的效果

江苏农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纹霉净为新型复配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菌的皿测抑菌作用强烈,EC_(50)=2.17μg/ml。小区筛选和大田示范结果均表明,纹霉净种子处理对小麦纹枯病的控病作用突出,枯白穗率防效达88.6%以上;对小麦出苗无明显影响,增穗、增粒、增重效果明显,增产达1~2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恢复系的筛选

江苏农业学报 1992

摘要:对157份优质和常规油菜品种的测交筛选表明,恢复基因较多地分布于优质品种中,而不育基因则较易在常规品种中发现。因此,恢复系的筛选和选育主要应在当前国内外培育的优质品种中进行。本研究从优质品种中选育出一批恢复性能较好的恢复系,其中有些恢复系具有异质多恢性,从而为加快选育优质杂交油菜提供了有价值的材料。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细胞质雄性不育 细胞核雄性不育 恢复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开花期不同、吐絮期相同的棉铃纤维品质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棉花具无限生长习性,不同铃期、不同环境条件和植株内部营养状况的改变,致使不同部位棉铃的纤维品质不同。棉纤维品质在植株上的空间分布乃至在每粒棉籽上的分布状况,前人已做过不少研究。棉花科学工作者为从理论上找出规律,以提高棉花纤维品质,通常采收中期花作为品质鉴定的试样。也有一些试验,常用开花期扣牌作标记,吐絮期采收标记铃来衡量各种措施对棉花产量及质量的影响程度。实践证明,在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