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红掌杂交组合F_1代重要形态性状的遗传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红掌杂交后代重要性状的遗传规律,将红掌盆花品种‘粉冠军’‘紫公主’‘骄阳’分别与红掌切花品种‘卫城’‘欢呼’‘热情’配成了3组杂交组合,对F_1代的株高、佛焰苞长、肉穗花序长等15个重要观赏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F_1代平均株高、佛焰苞长、佛焰苞宽、左耳心距、右耳心距、肉穗花序长、肉穗花序粗(顶端、中部和底部)、花梗长、花梗粗、叶柄长、叶柄粗、叶片长、叶片宽杂种优势指数分别为:139.35%、99.65%、107.05%、85.84%、97.55%、103.31%、104.15%、106.28%、107.63%、116.36%、110.36%、142.46%、109.76%、117.90%和128.10%,且有大量超亲个体出现,F_1代整体表现出明显的偏切花遗传,杂种优势明显,但不同组合杂种优势略有不同;聚类分析将15个数量性状聚类分析为4大类:1)佛焰苞类,2)肉穗花序类,3)花梗和叶柄类,4)叶片类。相关性分析发现,各类组内性状相关性极显著,不同类组性状间相关性减弱或不相关。综上表明:红掌杂交F_1代各表型性状分离广泛,具有丰富变异性,可根据育种目标对所需性状进行定向选择,有效地提高育种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处理温度对橡胶木材淀粉含量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水蒸气作为保护气,将橡胶木分别于125、145、165、185℃处理2h,采用高氯酸法测定热处理橡胶木中的淀粉含量。研究表明,橡胶木素材中的淀粉含量高达11.681%,经过高温(125、145、165、185℃)处理后,其淀粉含量逐步降低。当热处理条件为125、145、165、185℃/2 h时,测出相应的淀粉含量分别为8.792%、8.500%、7.529%、4.386%。结果表明,橡胶木中的淀粉含量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下降。FTIR谱图分析表明淀粉发生降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橡胶树白粉菌的群体遗传结构研究
《植物保护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白粉病是海南橡胶树上发生最严重的叶部病害,为了明确海南橡胶树白粉菌群体的遗传结构,本研究对海南7个市(县)的橡胶树白粉菌的ITS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95个病菌样品可推导出5种单倍型,其中单倍型H1包含样品数为88个,且在7个市(县)均有分布;三亚种群的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最高。总体和各地理群体的中性检验结果显示,群体扩张遵循中性进化,群体大小保持相对稳定。遗传分化指数(Fst)表明三亚种群与白沙、儋州、海口和琼中等四市(县)种群的遗传分化较大。AMOVA分析显示,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种群内,占总变异的89.66%。因此海南橡胶树白粉菌菌株间虽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但整体遗传多样性偏低。
关键词: 橡胶树白粉病 橡胶树粉孢 ITS序列 群体遗传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保鲜剂处理对冷藏番荔枝贮藏品质的影响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文比较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和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对冷藏番荔枝贮藏品质的影响。以大目番荔枝为试材,研究1-MCP和SNP两种处理对采后番荔枝呼吸速率、硬度、失重率、木质素及相关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MCP和SNP处理均显著降低了果实的呼吸强度,维持较高的果实硬度、可溶性蛋白及糖含量,减少质量损失,降低多酚和类黄酮含量,抑制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和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无显著变化,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增加。1-MCP和SNP处理均能有效抑制采后番荔枝果实呼吸代谢,显著延缓其木质化劣变进程,这为研究热带园艺产品保鲜机制提供参考,也为建立和完善热带优稀水果保鲜体系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番荔枝 1-甲基环丙烯(1-MCP) 硝普钠(SNP) 贮藏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硅胶干燥对棕榈科植物DNA提取效果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应用硅胶干燥法对棕榈科3个不同属作物椰子、油棕和槟榔的叶片经干燥处理后置于不同温度条件下保存3个月,以新鲜叶片为对照,采用简易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分析硅胶干燥处理后对DNA提取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硅胶干燥法处理的叶片提取的基因组DNA质量较好,与对照无明显差异,完全可以应用于后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硅胶干燥法处理的叶片在常温条件下保存即可达到后续试验的要求,这为今后棕榈科植物试验材料的中短期保存提供了新的途径.
关键词: 棕榈科植物 硅胶干燥 DNA提取 椰子 油棕 槟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7种黄檀属植物心材挥发油的成分分析及其抗菌活性
《热带作物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7种黄檀属(Dalbergia L.)植物心材的挥发性成分及其抗菌活性,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黄檀属植物心材的挥发性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采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挥发性成分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两粤黄檀检出9种成分,占总含量的98.93%;斜叶黄檀检出6种成分,占总含量的91.80%;交趾黄檀检出13种成分,占总含量的86.23%;海南黄檀检出9种成分,占总含量的94.86%;降香黄檀检出8种成分,占总含量的97.38%;东京黄檀检出8种成分,占总含量的97.72%;白沙黄檀检出23种成分,占总含量的79.45%。两粤黄檀和斜叶黄檀相对百分含量最大的成分为榄香素,分别为83.38%和73.03%;交趾黄檀中相对百分含量最大的成分为美迪紫檀素,为27.72%;海南黄檀中相对百分含量最大的成分为亚油酸,为42.80%;降香黄檀和东京黄檀中相对百分含量最大的成分为(7R,10S)-2,6,10-三甲基-7,10-环氧-2,11-十二碳-6-醇及其同分异构体,二者之和分别为60.37%和53.23%;白沙黄檀中已鉴定出且相对百分含量较大的成分为榄香素,为7.81%。黄檀属植物心材挥发性成分主要有苯丙素类、倍半萜类、黄酮类、脂肪酸类和甾体等,黄檀属植物心材的挥发性成分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制作用,部分挥发油对不同的农业病原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研究为黄檀属植物的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黄檀属植物心材 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抗菌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西橡胶树HbCRK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钙离子依赖蛋白激酶相关激酶(CDPK-related kinase, CRK)在植物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抗性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揭示CRK家族成员在橡胶树抗逆机制中的作用,本研究从巴西橡胶树品种热研7-33-97叶片中克隆了一个CRK基因,其推导氨基酸含有特征性STKc_CAMK结构域,命名为HbCRK1。该基因在树皮、花、叶片和胶乳中均有表达,在叶片中的表达量最高;在干旱、机械伤害、白粉菌侵染和激素处理下均显著上调。本研究结果表明HbCRK1受逆境反应诱导,参与橡胶树抗逆响应的生理和分子机制,为揭示HbCRK1基因的功能和橡胶树抗逆响应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芒果皮渣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保鲜与加工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以芒果皮渣为原料,采用热水浸提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芒果皮渣多糖的提取工艺,同时分析芒果皮渣多糖的最佳沉淀条件,并利用清除ABTS+·、DPPH·和·OH能力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芒果皮渣多糖的最佳提取及醇沉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98℃,浸提时间4 h,料液比1∶40(g/mL),在此条件下芒果皮渣多糖提取率为9.29%。芒果皮渣多糖最佳醇沉工艺为:浸提次数3次,浸提液浓缩5倍,4倍体积95%乙醇醇沉6 h。体外抗氧化试验表明,芒果皮渣多糖对ABTS+·、DPPH·和·OH均有一定的清除效果,随着芒果皮渣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加清除能力逐渐增强,当多糖浓度为1.0 mg/mL时,其对ABTS+·、DPPH·和·OH的清除率分别达到42.58%、92.37%和41.59%,此时还原力为1.49。
关键词: 芒果皮渣 多糖 热水提取 响应面法 醇沉 抗氧化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硫酸铁改性珍珠岩微粉的磷吸附特性
《应用化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硫酸铁热改性珍珠岩微粉的磷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溶液pH值对磷吸附有显著影响,pH值为5.0时吸附量(3.96 mg/g)最大,溶液磷去除率达98.68%;搅拌时间对磷的吸附影响较小,搅拌10 min与搅拌24 h的磷吸附量没有显著差异;在100 mg/L的磷溶液中,改性珍珠岩微粉用量在5.0~50.0 g/L范围内,其磷吸附量随用量的增加先快速增加,达最大值后缓慢降低;当模拟污水磷浓度为50 mg/L时,添加25 g/L改性微粉的磷去除率达99.3%,污水残磷浓度为0.35 mg/L,含磷量符合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的一级A类排放标准(≤0.5 mg/L)。硫酸铁热改性珍珠岩微粉在酸性、高磷废水的快速除磷处理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