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9911条记录
蔬菜种籽贮存年限与方法对发芽率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1989

摘要:种籽是农作物遗传的物质基础。保存好种籽,延长其寿命,减少繁殖更新代数,不但可以节省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或避免遗传基因的漂移,故为资源保存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 本文就蔬菜种籽的贮存对发芽力的影响试验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经过与方法 试验于1982年起在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进行,发芽温度用恒温箱调控。 自1978年开始征集蔬菜资源种籽,到1981年止征得贮存蔬菜种籽计1248份,将其全部用马口铁皮桶存放,桶内下部(桶容积酌1/3)用生石灰进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耕作制度变革与害虫的发生和演替

植物保护 1989

摘要:太湖流域耕作制度迭经变革。80年代以来,江苏一侧的双、三熟制面积大幅度下降。杂交稻种植面积也随之减少。近年来成为以单季稻为主,单、双季稻并存的局面。与此同时,稻茬免耕种植冬作物的面积不断扩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显性雄性不育六倍体小黑麦选育初报

遗传 1989

摘要:利用Beagle等4个不含D染色体组的完全六倍体小黑麦为父本,给一个混合群体内的不育株分株系连续5次杂交(包括回交),从中选出了一个株系,其杂交(包括回交)一代始终分离出一半左右的不育株,从而认为MS_2(Tal)基因已经由4D染色体上易位到其他染色体组的某一条染色体上去了。新育成的显性雄性不育六倍体小黑麦雄性不育彻底且稳定,异交结实率高,无其他不良性状,可作为六倍体小黑麦杂交育种(特别是轮回选择育种)的好工具来使用。

关键词: 太谷核不育小麦 MS_2(Tal)基因易位 核不育六倍体小黑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皮蛋白营养成分及饲喂肉鸡试验

饲料工业 1989

摘要:为开发动物性蛋白资源,我们开展了从制革厂排放的鞣前废水中回收饲料蛋白(皮蛋白)的工作。这种产品经急性毒理测定,无毒,国内用其饲喂肉猪和肉鸡已有报道。据无锡市饲料公司试验,在肉鸡饲料中用其替代3%鱼粉为好。本试验的目的,一是采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皮蛋白的营养成分,二是探讨皮蛋白在肉鸡饲粮中全部替代鱼粉的饲养效果。1.材料与方法1.1 营养成分测定用饲料分以方法测定营养成分;用日立835—5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氨基酸含量。1.2 控制试验试验鸡选用40日龄的新浦东鸡79羽,随机分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陆稻耐旱适应性研究

作物品种资源 1989

摘要:采用水、旱两种方式栽培25个云南陆稻品种。对主要农艺性状和光合速率,气孔阻抗,水势等观察测定,结果表明云南陆稻在南京表现耐旱适应性较差。与水、陆稻对照品种南粳34和南通陆稻比较,它们属于不典型陆稻或偏水型陆稻。只有在水栽条件下才能充分发挥其大穗大粒的有利经济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过氧乙酸对鸭肝炎病毒的消毒试验

中国兽医杂志 1989

摘要:据文献报道,甲醛、苛性钠及漂白粉对鸭肝炎病毒有消毒作用,但所需药物浓度较高,消毒时间较长。为了寻找高效快速的消毒药品,试以过氧乙酸作消毒试验。试验证明,过氧乙酸对鸭肝炎病毒是一种良好的快速消毒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籽粒脂肪酸组分间相关及聚类分析

作物研究 1989

摘要:大豆油是世界主要食用油之一,提高大豆油的品质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豆油的质量主要是由各脂肪酸含量的多少决定的。豆油中含有油酸、亚油酸等对人体有益的脂肪酸,但同时也含有易使油分变质的亚麻酸。因此降低亚麻酸含量已成为大豆品质育种的一个主要目标。大豆脂肪酸组分间的相关,国内外已进行了不少研究,Howell等(1957)、White等(1961)、庄无忌等(1984)、胡明祥(1986)等的研究结果都表明:油酸与亚油酸、油酸与亚麻酸、油分与亚麻酸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亚油酸与亚麻酸呈显著的正相关。大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桉树叶的营养成分及其评价

林产化学与工业 1989

摘要:为了寻找新的饲料来源,对我国南方25个品种的桉树树叶进行化学分析。根据GB6432—6438—88饲料分析方法,测定了桉树叶的营养成分,氨基酸含量和微量元素。并通过动物代谢评定其有效能值。结果表明,某些桉树树叶具备一般饲料的营养成分,可作为饲料添加应用;在饲喂肉猪试验中发现,添加桉叶粉组比对照组平均增重6%。并能改善饲料的利用率。

关键词: 桉树叶 氨基酸 饲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粳稻主要经济性状的配合力与年份的互作效应

江苏农业学报 1989

摘要:母本株高、结实率和收获指数的GCA;父本抽穗期、株高、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的GCA以及千粒重的SCA与年份之间都存在显著互作。多数性状的GCA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不同年份的GCA效应相似性较大;而SCA的稳定性除了抽穗期、株高和每穗实粒数较高以外,其余性状均较低,不同年份SCA效应的相似性亦较差。认为根据一年试验得到的GCA效应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SCA效应需经多年或多点鉴定。

关键词: 杂交粳稻 配合力 互作效应 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新品种(系)抗赤霉病特性的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1989

摘要:1987~1988年,我们对近年从国内外引进和本院选育的小麦新品种(系),进行赤霉病抗性鉴定,旨在为抗赤育种提供新抗源,为生产推荐新品种. 材料与方法 两年共鉴定国内外803个品种(系)。其中性状基本稳定的高代品系387份。从国外引进199份,主要来自于墨西哥、南斯拉夫、美国和日本。 参试材料在病圃种植,行长1.7米,行距26.7厘米,株距3.3厘米,每材料种双行区。不设重复。每隔40行设一组对照,对照品种分别为苏麦3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