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枸杞枝条基质化发酵工艺及参数优化
《农业工程学报 》 201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枸杞枝条最优基质化发酵工艺及参数优化。试验采用正交设计,以枸杞枝条为主要原料,干燥鸡粪、油饼和尿素为氮源,粗纤维素降解菌、EM复合益菌和BM复合益菌为接种外源微生物,研究了碳氮比、微生物菌剂、氮源类型及氮源配比对枸杞枝条发酵性能参数(温度、碳素、氮素、容重、孔隙度和种子发芽指数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调整碳氮比为30:1、接种粗纤维素降解菌、添加油饼氮源、氮源配比为3:1的处理有利于堆体保持较长时间的高温(>50℃,分别达到12、13、12和12 d,>55℃,达到8、9、9和7 d),可缩短枸杞枝条腐熟的时间;碳氮比、微生物菌剂和氮源类型对总有机碳、C/N值降低有显著性作用,碳氮比、氮源类型及氮源配比对全氮和硝态氮值增加有显著性作用,对铵态氮的变化无显著性作用;碳氮比、微生物菌剂、氮源类型及氮源配比对基质容重、总孔隙度、持水孔隙和通气孔隙的变化均无显著性影响,对枸杞枝条基质腐熟参数影响均有显著性作用,对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主次顺序为:碳氮比>氮源配比>微生物菌剂>氮源类型。综合考虑,枸杞枝条最优基质化发酵工艺组合为,调整碳氮比为30:1、接种粗纤维降解菌、添加鸡粪或油饼氮源、氮源配比为3:1。利用发酵将枸杞枝条生产为园艺基质不仅解决了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点问题,而且还为补充或替代不可再生的园艺草炭基质生产提供了原料的来源和降低基质栽培的成本,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红皮洋葱新品种‘紫星’
《园艺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紫星’洋葱是以‘意大利红’(Italian Red)为母本,‘陕西高桩红皮’为父本杂交后,经过连续6代系统选育而成的新品种,属中日照、中早熟类型,生育期230 d。鳞茎厚扁球形,球形指数0.70,鳞茎外皮深紫红色,内部鳞片浅紫色,辛辣味淡,口感脆甜,品质好;平均单球质量316 g,产量79 700kg·hm-2,高抗紫斑病、霜霉病。适宜中日照中南部地区秋播早夏收露地栽培。


北京市土壤重金属潜在风险预警管理研究
《土壤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区域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环境质量风险预警研究是区域土壤重金属管理研究的热点之一。以北京市为研究区,在镇域尺度上建立土壤重金属输入-输出通量模型和重金属年累积率模型,计算2006年北京市各乡镇Cr、Ni、Zn、Hg、Cu、As、Cd、Pb八种重金属的通量和累积量。以2006年作为基期年,采用指示克里格法预测北京市未来30 a土壤重金属含量变化趋势和环境质量风险。研究表明,在当前发展趋势下,未来30a北京市Pb、Cr和Ni土壤环境污染风险较小,含量均处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以下;Cu、As和Zn最高达到中警级别,Hg和Cd的污染风险变异较大,各预警级别均有出现,但概率大小不等,其中Cd的环境风险最为严重,高风险区部分位于北京市东部,呈带状分布;Hg的环境高风险区域随城市的扩张而蔓延。采用地统计学与区域物质流通量模型结合的方法,可为区域土壤重金属的宏观预警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管理 通量模型 指示克里格 风险预警 北京市


污泥高温堆肥过程中细菌群落动态特征
《中国农学通报 》 2015 CSCD
摘要:研究旨在明确污泥高温堆肥过程中细菌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规律,为城市污泥堆肥快速发酵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以污泥工厂化高温好氧堆肥为研究对象,通过传统平板计数法、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污泥高温堆肥过程中的主要细菌组成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传统平板计数法结果表明,在污泥堆肥过程中,常温细菌(28℃)数量表现为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而高温细菌(55℃)的数量表现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在不同的堆肥过程中共分离到6株常温细菌(Paracoccus thiocyanatus,Advenella sp.,Arthrobacter sp.,Lysobacter sp.,Serratia sp.和Rhodococcus pyridinivorans)和2株高温细菌(Ureibacillus thermosphaericus和Geobacillus thermodenitrificans)。DGGE的图谱结果显示,堆肥过程中细菌的组成有明显的变化,聚类分析表明微生物类群分属4个不同类群。污泥堆肥高温期(堆肥第7天)细菌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主要细菌分布在6个门,8个纲中,其中88.6%的细菌属于Chloroflexi门,Thermomicrobia纲,Sphaerobacte目中的细菌。在城市污泥工厂化堆肥过程中细菌组成和数量处于明显的变化过程中,Sphaerobacte目中的细菌是污泥堆肥高温阶段的优势微生物。


热风干燥温度对青椒品质的影响
《食品与机械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青椒进行热风干燥试验,研究55,60,65,70℃干燥温度下青椒的干燥特性,对所得制品外观和品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热风干燥温度越高干燥速度越快,水分活度(aw)下降越快。70℃条件下的样品与其他3个温度相比,虽叶绿素残留率、Vc残留率、复水比都较高,但其硬度和韧性较大。而55℃干燥时,干燥时间过长,增加了干燥成本。因此,从制品外观和营养品质综合考虑,60℃较适于干燥青椒产品。


集约化养鸡场舍内细菌气溶胶群落结构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给评价禽舍内生物气溶胶的危害提供基础数据,对笼养和网上养殖两种方式下,集约化养殖鸡舍内细菌气溶胶的浓度进行检测,并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对空气中全部细菌的群落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笼养舍内细菌气溶胶浓度和生物多样性均高于网上养殖,相同养殖方式下,生物多样性随着鸡龄的增加而呈现减小趋势;鸡舍空气环境中优势细菌主要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其中笼养和网上养殖舍内细菌气溶胶的优势菌属分别为Enterobacter和Escherichia。
关键词: 集约化养鸡场 笼养 网上养殖 细菌气溶胶 群落结构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复合物疫苗对SPF雏鸡的免疫效果
《动物医学进展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复合物疫苗和活疫苗分别免疫1日龄SPF雏鸡,免疫后9d观察法氏囊病变,免疫后14、21、28d对各组鸡采血测定IBDV中和抗体,21d及28d时用强毒攻击,计算各组疫苗保护率。结果表明,免疫后9d免疫复合物疫苗组鸡法囊正常,活疫苗组鸡法氏囊全部明显萎缩;免疫后14、21、28d,免疫复合物疫苗组鸡IBDV中和抗体分别为2.9±0.99、8.1±0.88和10.6±1.78,活疫苗组IBDV中和抗体分别为3.3±1.14、8.3±1.16和9.2±1.23,免疫后21d及28d疫苗免疫组均100%保护。试验证明免疫复合物疫苗比活疫苗更为安全,免疫复合物疫苗免疫SPF雏鸡产生比活苗更高的IBDV中和抗体,保护率达100%。


融合多源遥感数据生成高时空分辨率数据的方法对比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 2015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融合多源遥感数据生成高时空分辨率数据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目前常用的3种时空融合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即基于时序数据(STIFM)、基于混合像元分解(STDFM)和增强型自适应遥感图像(ESTATFM)的时空融合方法.以盈科灌区为例,由多时相的MODIS数据提取地物的时间变化信息,结合初期的ASTER/TM影像的空间信息,融合生成30 m具有MODIS时间分辨率的数据.以真实的ASTER数据为基准,从光谱特征和地物类别的角度定量评价结果,表明STDFM和ESTATFM分别在红波段和近红外波段取得效果最优,相关系数分别为0.91和0.71,3种方法融合的NDVI效果基本相当,相关系数均高于0.84.在地物类别空间信息的表达方面,ESTATFM方法在异质性较强的玉米和小麦区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关键词: 多源遥感数据 数据融合 高时空分辨率 混合像元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