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新疆春小麦品种萌发期抗旱性评价
《中国农学通报 》 2018
摘要:为了解新疆种植的部分春小麦品种的抗旱性,以20%PEG-6000作为水分胁迫剂,对10个新疆春小麦品种的发芽率、发芽势、相对芽长、相对根长、相对发芽率、萌发抗旱指数进行研究分析,并通过加权隶属函数法对供试材料的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20%浓度的PEG胁迫后,发芽率、发芽势、相对芽长、相对根长、相对发芽率均受到抑制,不同品种降幅不同。10份春小麦的综合评价值(D值)在0.01~0.82之间,‘中国春’为强抗旱品种(1级),‘新春3号’、‘新春6号’、‘新旱688’等3个品种为中抗品种(2级),‘新春2号’、‘新春26号’等2个品种为弱抗旱品种(3级),‘新春7号’、‘新春17号’、‘新春20号’、‘新春21号’等4个品种为不抗旱品种(4级)。最终筛选出‘中国春’、‘新旱688’、‘新春3号’和‘新春6号’更适应干旱胁迫环境,可作为新疆小麦抗旱育种的种质资源。
关键词: 春小麦 PEG-6000胁迫 形态指标 抗旱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植棉区2017年棉花种业报告
《棉花科学 》 2018
摘要:新疆棉花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随着目标价格改革及供给侧机构性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新疆棉花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通过对新疆2017年棉花生产、品质检测、效益、品种审定与推广和种业发展等情况调研,阐述了新疆棉花种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新疆棉花种业发展建议。旨在促进新疆种业健康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光温室水肥温气综合利用系统设计
《中国农机化学报 》 2018
摘要:新疆冬季寒冷,作物生长、灌溉、沼气的产生都需要加温,本文研究利用热风炉提供热量对温室环境、灌溉水及沼气池加温新方法,并在实际工程上运行试验。结果表明:热风炉1h燃烧煤炭10kg,可以将7℃~8℃的水100L加热到45℃,热风炉持续燃烧可以将温水灌溉池内的水温增加到40℃左右。用温水灌溉池内的温水加温保温方法能够使沼气发酵池的发酵温度保持在(35±2)℃范围内,池容产气率保持在0.8m3/(m3·d)左右。系统运行期间,热风炉热效率保持在70%左右,沼气辅助加温可以节约煤炭2.5kg/d,沼渣沼液在粉碎发酵后通过加压管道直接施入土壤中,为土壤提供有机肥料。因此,日光温室水肥温气综合利用系统是一种废弃物循环利用、节能环保的设施农业综合利用技术及系统集成,具有开发应用潜力及推广应用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哈密瓜AT2基因的克隆及初步功能验证
《分子植物育种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利用RT-PCR技术从抗霜霉病哈密瓜(Cucumis melo L.)品种MR-1中克隆到AT2基因,其整编码区为1 229 bp,编码401个氨基酸,同源比对结果为99%,将其编码的丝氨酸乙醛酸转氨酶蛋白序列与多种物种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甜瓜与黄瓜SGT蛋白同源性较高,遗传距离最近,推测在同属中该蛋白进化相对保守。在线分析表明SGT蛋白不含信号肽及跨膜区,即该蛋白为非跨膜蛋白。RT-PCR分析表明AT2基因随着植株生长时期不同表达量不同,开花期表达量最高,幼苗期至开花期表达量呈上升趋势;且不同组织中,叶片表达量显著高于茎、根。构建了p CAMBIA2300-AT2植物表达载体,运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抗性筛选获得7株阳性转基因烟草;经q RT-PCR检测,AT2基因在不同株系转基因烟草T0代中表达量均高于野生型。通过对转基因烟草进行抗病性鉴定,转基因烟草对靶斑病、赤星病的抗性高于野生型烟草。本研究表明,过表达AT2基因能够提高烟草对部分真菌性病害的抗性。
关键词: AT2基因 丝氨酸乙醛酸氨基转移酶 哈密瓜 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机采棉种植模式对棉花主要植株形态影响效应分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机采棉农艺与机艺高度配套是解决机采棉品质下降和降低植棉成本问题的关键。为了比较不同机采棉种植模式对棉花主要植株形态的影响效应,本研究以新陆中54号和新陆中75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目前大田条件下3种常用的机采棉种植模式,分别在花铃期、吐絮期对9个主要植株形态特征指标进行测定,研究机采棉种植模式植株形态指标间的相关性以及对其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机采棉种植模式对7个植株形态特征指标影响显著。相同机采棉种植模式下不同品种间始果节高度、始果节位和果枝长度等农艺性状差异显著。通过多重比较发现一膜四行较一膜六行机采棉种植模式棉花生育进程提前4~6 d,霜前花率提高2%~4%,单株结铃多1~2个。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机采种植模式下株高与始果节高度、果枝台数、叶形指数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34、0.730、0.560,茎粗与单株结铃数呈显著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735。因此,增加植株高度可使植株形态更符合机采要求,增加茎粗可使单株结铃数增加并且可减少倒伏,降低机采损失。植株过矮和过密已经无法适应机采棉种植要求,需打破传统的棉花"矮""密""早"高产栽培思维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机采棉采收服务体系构建评价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评价新疆机采棉采收服务体系,为新疆机采棉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运用AHP方法,从棉花生产、采收、加工、经济效益以及社会化服务等构建新疆机采棉采收服务评价体系。利用2010和2016年数据,采用进步指数方法,评价新疆机采棉采收服务体系。【结果】(1)机采棉比较经济效益占比权重最大,市场化因素是构建新疆机采棉采收服务体系的关键。(2)2010~2016年间新疆机采棉采收服务水平提升加快,进步程度达283%。(3)棉花机械化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较为缓慢,进步程度仅为9.16%。【结论】新疆机采棉采收服务总体服务水平显著增强,但内部各要素发展不均衡。应提高棉花生产基础水平、提升棉花加工能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及市场流通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农业工程技术 》 2018
摘要:设施农业具有聚能节水、技术密集、集约经营、高产高效和商品化程度高等特点,是现代农业的显著标志和"三高一节"农业,随着设施农业的大面积推广,新疆已从高速发展阶段进入了规范有序的平稳阶段,许多地方也遇到了新的难题,日光温室闲置现象屡见不鲜,造成了投资与土地资源的浪费。文章阐述了新疆设施农业发展历程、产业布局及生产效益,重点介绍了技术规范、经营成熟的日光温室结构及配套装备,对日光温室相关技术进行了总结,为今后日光温室的发展及研究提供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