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512条记录
陆地棉半矮秆免打顶突变体sd农艺和产量性状的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免打顶对陆地棉半矮秆突变体sd农艺及产量性状的影响,对培育棉花免打顶新品种实现植棉全程机械化。【方法】以新陆早17号及其半矮秆突变体sd为材料,在未打顶化控处理下,比较分析未打顶对半矮秆突变体sd主要农艺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在未打顶化控处理下,突变体sd与其在打顶化控、打顶未化控和未打顶未化控处理下的株高差异显著,而始果枝高、始果枝始节位、主茎节间平均长度等农艺性状差异不显著。【结论】在未打顶化控条件下,突变体sd株型表现稳定,成熟期时平均株高65 cm,后期茎尖生长趋于停止,表现为免打顶效果,而且突变体sd的吐絮集中,敞开度适中,霜前花率高,株型紧凑,始果枝高18 cm以上,主茎节间长度在5~6 cm,平均结铃5.5个,多分布在中部果枝。突变体sd的这些株型特征符合机采棉形态要求,可作为棉花株型育种重要的种质,为培育株高稳定株型适宜的免打顶机采棉品种提供了有效的资源储备。

关键词: 棉花 半矮秆 免打顶 农艺性状 产量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钾和叶面喷施赤霉素对春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施钾和叶面喷施赤霉素对春小麦种子胚根性状、发根力、芽长、干物质转运与消耗等的影响,为研究栽培措施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规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春31号小麦为供试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施钾量(K)设K0(0 kg/hm2)、K180(180 kg/hm2)和K360(360 kg/hm2) 3个水平;裂区叶面喷施赤霉素量(G)设G1(0 g/hm2)、G2(8 g/hm2)、G3(16 g/hm2)、G4(24 g/hm2)和G5(32 g/hm2) 5个水平。【结果】施钾量对不同萌发时间的总根长、根系体积、根系平均直径、发根力、芽长及籽粒干物质转运率有显著影响。随着施钾量增加,总根长、根系体积、发根力和芽长均表现为下降趋势,而根系平均直径则反之;籽粒干物质转运率随着施钾量增加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其中,K180水平比K0和K360水平显著高26. 51%和38. 15%。叶面喷施赤霉素对不同萌发时间的根系表面积、发根力和芽长影响显著。增加赤霉素用量,根系表面积下降,而发根力和芽长均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且分别于G3和G2水平下达到最大,比G0水平分别高25. 89%和6. 05%。随着萌发时间的推进,根系总根长呈线性增加趋势;根系表面积呈先增加,至第4 d后趋于平稳的变化趋势;而根系体积和根系平均直径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均于第4 d时达到最大。籽粒干物质转运率(Y1)和消耗率(Y2)的变化符合二次方程,分别为:Y1=0. 579 7 X2+3. 682 X+0. 246 6,Y2=0. 021 5 X2+5. 082 3 X+4. 064 6。【结论】施钾和叶面喷施赤霉素对小麦种子萌发有显著性影响,施钾量为180 kg/hm2、叶面喷施赤霉素为16 g/hm2时,有利于小麦萌发和幼苗壮苗。

关键词: 小麦 施钾量 赤霉素 种子萌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中下游冬油菜在新疆春油菜区适应性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长江中下游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在新疆春油菜区的生态适应性,拓宽春油菜种质资源。【方法】利用稳定性参数、高稳系数、变异系数,分析参试品种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果】长江中下游地区半冬性甘蓝型冬油菜在该区自然资源、栽培条件下能够通过春化正常生长发育,且参试品种生育期均长于对照品种新油17号,收获期晚4~15 d,通过隶属函数对参试品种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中油158、华油杂73、华油杂76、浙油50、中双11号综合排名位居前五,其他品种均优于对照品种新油17号,利用高稳系数法对参试品种在新疆各个试点产量进行分析,中双11号、华油杂76、沣油737 F1、沪油17号均高于对照。参试品种中中油158主要农艺性状优良,但最终由于发生倒伏,后期产量降低,折合单产仅有201. 41kg/667 m2,高稳系数法排名最后,而中双11号主要农艺性状相对中油158较弱,但在滴灌技术下,未发生根倒,折合单产高达225. 13 kg/667 m2,高稳系数法排名第一;华油杂76折合单产高达252. 71 kg/667 m2,高稳系数法排名第二。【结论】长江中下游地区半冬性甘蓝型冬油菜在新疆春油菜区,能够通过春化正常生长发育,完全成熟;成熟期许多品种发生根倒,产量降低,选择高抗倒伏品种在新疆春油菜区且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拓宽新疆春油菜种质资源。

关键词: 冬油菜 甘蓝型 半冬性 适应性 种质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WTO框架下新疆棉花环境保护计划项目内容分析与探讨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摘要:依据WTO规则和新疆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明确提出新疆棉花环境保护计划内容。通过在国内外多地实地考察调研,并与相关人员交流,同时查询相关文献资料(含统计数据、网上信息和政府文件等),了解WTO棉花补贴规则和新疆水资源、风沙、土壤盐碱化以及病虫草害等特点。结果表明,新疆棉花环境保护计划包括新疆生态水供给、土地荒漠化治理、土壤改良和病虫草害生态防治4项内容,并阐述各项目设立理由与具体方案。为避免黄箱政策补贴引发的国际贸易纠纷,笔者认为在新疆开展棉花环境保护计划行动十分必要,但由于WTO对环境保护补贴有明确的前置条件,再加上中国棉花环境保护补贴存在总量控制的现实问题,因而在落实环境保护计划方案时,应把环境保护计划与WTO的其他补贴规则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

关键词: 新疆棉花 环境保护计划 生态水供给项目 土地荒漠化治理项目 土壤改良项目 病虫草害生态防治项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赤霞珠葡萄果酱贮藏期间花色苷的动力学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以赤霞珠葡萄为原料,研究不同配料方式、预处理、浓缩工艺制作的葡萄果酱在贮藏过程中花色苷的稳定性,并构建花色苷降解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选用果皮和果汁配料、未经微波处理、常压浓缩工艺制作的果酱其花色苷较稳定,采用其他工艺制作的果酱花色苷稳定性相对较差,花色苷损失率较高;在贮藏过程中,葡萄果酱花色苷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关键词: 赤霞珠 葡萄 果酱 花色苷 稳定性 贮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棉花多亲本混交优选育种技术研究及应用

棉花科学 2018

摘要:为培育出在新疆高密度种植模式下具有重要竞争优势的棉花新品种,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多年育种研究工作,探讨了新疆棉花品种育种技术途径。提出了互补亲本中低代优势群体系间混交和高代株系系内姊妹交的种质创新策略,构建了"优势骨干亲本确立-遗传变异群体构建-优势变异快速稳定-多生态锚定筛选比较"的新疆棉花品种选育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上,培育出了一批主目标满足新疆生产需求,综合农艺性状好的早熟、早中熟棉花新品种,为新疆棉花育种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 机采棉 杂交育种 混交优选 生态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肥减施对设施番茄生长生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化肥减施对设施番茄生长、生理及产质量的影响。【方法】以番茄为试验材料,试验设置4个处理:常规施肥(CK),化肥减施15%(OPT-15),化肥减施30%(OPT-30),化肥减施45%,分别测定番茄生长、生理、产量和品质相关指标。【结果】与常规施肥相比,化肥减施15%能够促进植株的株高和茎粗的生长,提高番茄单果重和产量,增加果实的糖酸比,但降低了叶片厚度、果实中总糖和VC的含量。化肥减施30%促进了植株的茎粗生长、增强了番茄叶片的光合速率,增加了叶片厚度,提高了番茄单果重和产量,增加了果实中总糖、VC含量和糖酸比,增产提质效果较好。化肥减施45%降低了植株株高和茎粗的生长,减小了叶片厚度,糖酸比降低,但增加了叶片的光合速率、单果重和产量,果实中总糖和VC的含量也有所增加。【结论】化肥减施30%不仅减少了化肥的投入,而且可以适当提高番茄产量和果实品质。

关键词: 番茄 化肥减施 光合速率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三级营养传递Cry1Ac蛋白对普通草蛉酶活力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Cry1Ac蛋白通过棉花、棉蚜的传递对普通草蛉酶活性及生长发育的影响,为转Bt基因棉花的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Bt棉、取食Bt棉的棉蚜和捕食棉蚜普通草蛉体内Bt杀虫蛋白含量;通过酶活力测定普通草蛉幼虫取食Bt棉花上棉蚜后其体内的类胰蛋白酶、类胰凝乳蛋白酶和氨肽酶的酶活性;室内生物测定普通草蛉取食Bt棉花上的棉蚜后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Cry1Ac杀虫蛋白在棉叶中的表达量为788. 76 ng/g,远高于棉蚜体内的2. 35 ng/g,取食Bt棉花上棉蚜的普通草蛉3龄幼虫体内并未检测到Bt杀虫蛋白;通过三级营养传递的Cry1Ac蛋白对普通草蛉酶活力影响甚微。【结论】棉蚜取食Bt棉花后体内仅能累计微量Cry1Ac蛋白;普通草蛉取食Bt棉花上的棉蚜后,对其体内三种酶活性和生长发育均没有负面影响。

关键词: 普通草蛉 Cry1Ac蛋白 酶活力 生长发育 生物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及效应分解

节水灌溉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基于新疆2001-2015年时间序列数据,运用Tapio模型实证研究新疆农业水资源利用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并基于LMDI分解模型对新疆农业水资源利用的时序变化进行效应分解。研究发现:新疆农业水资源利用与农业经济增长脱钩关系经历弱脱钩阶段、不稳定阶段和强脱钩阶段,新疆各流域脱钩状态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新疆农业水资源利用的综合效应为正向效应,规模效应的贡献整体不明显,效益效应贡献为正向效应,效率效应整体为负向效应,表明单位面积产值的增加整体扩大了农业水资源利用,而降低单位农业产值的水资源消耗量可以大幅节约农业水资源利用。因此,提高新疆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单位农业产值的耗水量是未来新疆水利工作的主要目标。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 农业经济增长 脱钩关系 效应分解 Tapio脱钩模型 LMDI分解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复水时间对化学封顶棉花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化学封顶后不同复水时间对化封棉花的影响,减少浇水对化封效果的影响,保证棉花产量,为化封技术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化学封顶后不同的复水时间,调查与分析棉花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产量等。【结果】化学封顶后过早复水易使棉花株高增加,H1处理株高达78. 36cm,比最低处理高8. 81 cm,果枝数多0. 8台;蕾铃脱落率随复水时间早晚顺序增加,脱落率最高的H4处理为61. 33%;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受复水早晚影响不大,但复水时间越早的前期干物质积累快,营养器官氮素积累高;复水早晚对棉花产量具有一定的影响,H2处理的单铃重、衣分、籽棉产量均为最高,分别为6. 0 g、40. 75%和5 661. 97 kg/hm2。【结论】棉花化学封顶后最早浇水间隔不要小于3 d,最晚不宜超过7 d。

关键词: 棉花 化学封顶 复水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