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340条记录
秋季不同色泽五叶地锦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秋季不同叶色五叶地锦叶片的生理差异,以秋季同一植株上红色、中间色、绿色三种颜色的五叶地锦叶片为试材,测定了叶片中色素物质含量、酶活性以及叶片可溶性内含物的含量,结果表明:在红色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较低,PAL、POD酶活性较高,花青素苷/叶绿素的比值较大,从而使R/G的值增大,叶色显现红色;而在绿色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较高,PAL、POD酶活性较小,花青素苷/叶绿素的比值较低,R/G的值降低,叶片显现绿色。通过可溶性内含物测定可知,在红色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与花青素苷/叶绿素的比值达到显著相关水平,表明这些内含物的积累有利于花色素苷的合成。

关键词: 五叶地锦 叶片 花青素 PAL 可溶性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莓果实若干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8个草莓杂交组合F1的181个株系的果实主要数量性状进行了测定和统计分析,研究和探讨了草莓果实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倾向。结果表明:果实一级序果果重、二级序果果重、最大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硬度、维生素C含量均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呈连续变异。F1果实一级果重、二级果重、最大果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都呈现出趋小变异,果实硬度呈现出增大的趋势,趋向变大。

关键词: 草莓 果实 数量性状 遗传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冀中南地区棉花杂交制种技术

中国棉花 2009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瓜砧木用南瓜新品种‘冀砧10号’

园艺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冀砧10号’南瓜根系发达,子叶较小,吸肥力强,下胚不易空心,嫁接亲和力好,共生亲和性强,高抗枯萎病和拟茎点霉根腐病,对蔓枯病免疫,耐弱光,产量较高,其嫁接苗的瓜条在各种栽培方式下都不产生蜡粉。

关键词: 南瓜 黄瓜 砧木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药剂对芦笋茎枯病菌的毒力及药效评价

农药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芦笋茎枯病病菌Phomopsis asparagi(Sacc.)Bubak的毒力并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测定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WG抑制芦笋茎枯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和EC90值分别为7.1984、114.1211mg/L,43%戊唑醇SC抑制芦笋茎枯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和EC90值分别为7.4241、47.1322mg/L。10%苯醚甲环唑WG750g/hm2、43%戊唑醇SC750mL/hm2对芦笋茎枯病的防效分别为95.3%和93.8%,两药剂之间无显著差异;其他4种药剂抑制芦笋茎枯病菌菌丝的EC50值为32.4174~1941.6400mg/L,对芦笋茎枯病的防效为60.1%~82.2%,4种药剂对芦笋茎枯病的防效显著低于10%苯醚甲环唑WG和43%戊唑醇SC的防效,6种药剂在试验剂量内对芦笋植株安全。

关键词: 杀菌剂 芦笋茎枯病病菌 毒力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ht8、Rht10、Rht12矮杆基因对小麦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发育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两年、两地的试验结果证明,Rht8半矮秆基因对地上部生物产量较Rht10和Rht12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并且生长发育较早,较接近目前推广种的生育时期,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利于产量性状的形成。Rht10的降秆作用最强,但由于节间缩短太多,造成地上部生物产量明显降低,使籽粒形成时提供营养的"源"太少,不利于高产。Rht12矮秆基因的降秆程度显著高于Rht8,但生物产量亦太低、成熟太晚和对环境条件的不适应,影响籽粒产量的提高,在以降秆为主要目标的育种中利用价值较大。

关键词: 冬小麦 矮秆基因 近等基因系 营养生长 发育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后移对土壤氮素供应和冬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后移对土壤氮素供应和冬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氮(N 300 kg/hm~2,基肥和拔节肥各占1/2)比较,氮肥后移处理(N 210 kg/hm~2,基肥、拔节肥和孕穗肥各占1/3)在不降低小麦产量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氮肥利用率,且全生育期氮素表观损失极低。过量施用氮肥(N 300 kg/hm~2)明显提高了60 cm以下土层硝态氮含量,增加了其向地下水淋溶迁移的风险。氮肥后移可提高小麦成熟期0—20 cm土层硝态氮积累量,降低其在20—100 cm土层的积累。基于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的氮素吸收量而进行氮肥后移是可行的,氮肥后移可节省氮肥30%,是较为理想的施氮方式。

关键词: 氮肥后移 冬小麦 土壤硝态氮 氮肥利用率

冷藏方式对桃采后果胶含量和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西北植物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采后包装和不包装的‘大久保’桃果实为材料,分别测定了其在8℃冷藏(A)、8℃冷藏10 d后转入0℃贮藏(B)和0℃冷藏(C)方式下的硬度、出汁率、果胶含量和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A、B冷藏方式下,包装较不包装处理显著抑制了果实的硬度下降、原果胶含量减少和可溶性果胶含量增加,降低了果实出汁率和-βgal活性;与冷藏期比较,货架期后冷藏方式A和B果实表现为硬度下降、原果胶含量减少、可溶性果胶含量增加,以及出汁率和-βgal活性升高。与冷藏方式A和B比较,冷藏方式C果实的硬度和原果胶含量较高,出汁率和可溶性果胶含量较低;货架期后,不包装的果实硬度和原果胶含量增加,可溶性果胶含量和-βgal活性降低,但包装处理却能减缓上述现象的发生。研究表明,桃采后用30μm聚乙烯袋包装、于8℃冷藏10 d后转入0℃贮藏处理,能使桃果实在贮藏期保持较低的可溶性果胶含量和较高的原果胶含量和出汁率,并能使桃在货架期正常后熟软化,是贮藏桃的一种较好方式。

关键词: 包装 冷藏方式 果胶 β-半乳糖苷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河流域棉田杂草化学防治技术

中国棉花 2009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种液体地膜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解决塑料地膜覆盖带来的棉田白色污染,寻找塑料地膜的替代产品。[方法]搜集市场上的3种液体地膜,以裸地和塑料地膜覆盖为对照,测定5 cm土壤温度和0~20 cm土壤含水量、棉花生长发育性状以及棉花产量。[结果]3种液体地膜均表现出了一定的增温与保水效果,使棉花前期与后期生长发育更加平衡,棉花产量与塑料地膜覆盖处理相当。[结论]液体地膜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但使用量与使用方法仍需进一步试验研究。

关键词: 液体地膜 棉花 生育进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