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340条记录
河北省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及研究现状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河北省污水灌溉区普遍存在重金属累积现象,以镉累积较为普遍。阐述了河北省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并对农田重金属污染现状等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河北省 土壤 重金属污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病高产棉花新品种——冀3927

中国棉花 2009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小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26个性状分析河北省385份小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优异资源分布,结果表明,5个质量性状中粒色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结荚习性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低;数量性状中百粒重的遗传多样性最高,但15g以上的大粒优异资源较少;抗性性状中芽期抗寒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锈病抗性遗传多样性指数最低;抗叶斑病、抗锈病和抗蚜虫资源缺乏高抗类型。11个地市中承德的材料份数及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且有野生资源分布,推断其为河北省小豆遗传多样性中心。

关键词: 小豆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作物不同品种间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机理的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近年来,水分不足是限制中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区粮食生产的重要因子。生物节水是实现进一步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关键环节和潜力所在。就作物WUE的内涵和不同品种间WUE差异的生理生态机理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WUE的研究方向。目前应进一步深入研究作物高效用水生理调控机理和抗旱节水鉴定评价技术与指标体系,为培育高WUE品种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水分利用效率 作物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唑菌酯悬浮剂对黄瓜霜霉病的作用方式

农药学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植株喷雾-叶碟法、叶碟喷雾法分别测定20%唑菌酯悬浮剂对黄瓜霜霉病的保护、治疗作用,采用离体叶片法、叶碟法测定其对黄瓜霜霉病的铲除作用。结果表明:在200μg/mL浓度下,20%唑菌酯悬浮剂对黄瓜霜霉病的保护、治疗效果分别为77.99%、70.08%;20%唑菌酯悬浮剂对黄瓜霜霉病菌病斑扩展、产孢及再侵染的抑制率分别为74.37%、84.56%和72.22%,与黄瓜霜霉病菌孢子囊悬浮液混合接种能显著降低孢子囊的致病性。室内试验结果表明,20%唑菌酯悬浮剂对黄瓜霜霉病具有良好的保护、治疗作用,且效果均优于对照药剂25%嘧菌酯悬浮剂,20%唑菌酯悬浮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铲除作用与25%嘧菌酯悬浮剂效果相当。

关键词: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唑菌酯 悬浮剂 黄瓜霜霉病 作用方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MCP和贮藏温度对‘秦阳’苹果采后生理与品质的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1-甲基环丙烯(1-MCP)和温度处理对‘秦阳’苹果采后生理和品质的影响,为其采后贮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秦阳’苹果为试材,在0和20℃2种贮藏温度下,研究了0.5μL/L 1-MCP密封24 h处理对‘秦阳’苹果呼吸速率、乙烯生成速率及品质的影响。【结果】0和20℃贮藏温度下,0.5μL/L 1-MCP处理均能显著降低‘秦阳’苹果的呼吸速率和乙烯生成速率,延缓果实软化,保持可滴定酸含量,但以0℃下的贮藏效果较好。0℃贮藏期间,果实的呼吸速率最高为7.3 mg/(kg.h),乙烯生成速率几乎为0,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明显影响。【结论】0.5μL/L 1-MCP处理明显降低了‘秦阳’苹果的呼吸速率和乙烯生成速率,延缓了果实品质的下降。

关键词: ‘秦阳’苹果 1-甲基环丙烯(1-MCP) 贮藏温度 采后生理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采收期对‘大久保’桃贮藏品质的影响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我国北方地区主栽品种‘大久保’桃为试材,就不同采收期(7月17日、7月22日、7月28日)分别对冷藏期和货架期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SS)、可滴定酸含量、出汁率、膜透性、褐变、腐烂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P1(7月17日采收)桃硬度最大、可滴定酸含量较高,但具有平均单果重最低,TSS含量最低,褐变最严重等不利于商品价值保持的缺点。P3(7月28日采收)桃平均单果重最大,出汁率最高,但硬度最小,膜透性增加最多,腐烂最重,贮藏保鲜的时间最短。P2(7月22日采收)桃平均单果重、硬度、TSS、可滴定酸含量和出汁率、褐变等情况介于P1(7月17日采收)桃和P3(7月28日采收)桃之间,但膜透性最低,腐烂最少。因此综合考虑认为,P2(7月22日采收)即八成熟是‘大久保’桃采摘的最佳时期。

关键词: 采收期 ‘大久保’桃 贮藏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京白梨果实后熟软化过程中细胞壁代谢及其调控

中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壁代谢与‘京白梨’果实软化的关系及其调控,为解决果实品质下降及迅速软化问题提供依据。【方法】用0℃、1-甲基环丙烯(1-MCP)和乙烯利处理‘京白梨’果实,测定细胞壁组分及其降解酶活性变化及调控效应。【结果】随着‘京白梨’果实后熟软化,果实细胞壁物质(CWM)、共价结合果胶(CSP)、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含量减少,离子结合果胶(ISP)和水溶性果胶(WSP)含量增加;果胶甲酯酶(PME)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在采后3d后开始升高,分别在第9天和第12天出现活性高峰,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α-L-Af)和β-半乳糖苷酶(β-Gal)活性在采收时就开始升高,并持续到贮藏末期,但纤维素酶活性呈降低趋势。相关分析表明,果实硬度与半纤维素、ISP和CSP呈极显著相关,与WSP和纤维素呈显著相关;而β-Gal和α-L-Af不仅与硬度呈极显著相关,且与细胞壁组分的相关度均大于其它细胞壁降解酶,但纤维素酶未表现出相关性。0℃和1-MCP处理显著抑制了‘京白梨’果实纤维素、半纤维素与CSP含量的下降和ISP与WSP含量的增加,降低了α-L-Af、β-Gal、PME和PG活性,推迟果实软化;乙烯利的作用不大。【结论】采后‘京白梨’果实软化与细胞壁组分变化密切相关,细胞壁降解酶中,β-Gal和α-L-Af可能是果实早期软化的主要因子,PME和PG促进了果实后期软化,但纤维素酶作用不大。0℃和1-MCP能显著抑制‘京白梨’果实细胞壁代谢,延缓果实软化;乙烯利未显著促进果实软化进程。

关键词: 京白梨 果实软化 细胞壁代谢 调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原料配比对鸡粪高温堆肥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鸡粪和锯末不同质量比混合堆肥,通过调节水分和加入过磷酸钙和石灰,研究了腐熟过程中发酵参数对堆肥温度、水分、pH、C/N和植物养分含量等的变化。结果表明,在53 d堆肥期间,堆肥高温期维持时间长,50℃以上累计达20 d;含水量和C/N持续下降,C/N各处理下降幅度不同,T值小于0.6的处理仅处理4、处理5、处理6;pH值先升后降,53 d后趋于稳定,接近7左右;全磷和速效磷呈缓慢上升趋势,变幅最大的均为处理5;全钾和速效钾则先降后升,处理5的含量和增幅均最大。综合各因素来看,处理5的物料配比较适合本地区鸡粪高温堆肥发酵。

关键词: 鸡粪 锯末 堆肥 物料配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钙—钙调素热激信号转导途径研究进展

自然科学进展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细胞内存在一条新的热激信号转导途径.热激引起细胞内自由钙离子浓度([Ca2+]i)迅速上升,而磷脂酶C/1,3,5-三磷酸肌醇(PLC/IP3)信号系统的参与是热激引起[Ca2+]i升高的因素之一.热激也提高钙调素(CaM)基因表达和CaM蛋白的积累,钙调素基因AtCaM3是Ca2+-CaM热激信号转导途径中的重要成员.钙调素下游信号分子研究表明:AtCaM3通过CaM结合的蛋白激酶AtCBK3或CaM结合的蛋白磷酸酶AtPP7改变热激因子AtHSFA1a的磷酸化状态以调节AtHSFA1a的活性,进而影响热激蛋白基因的表达,最终影响植株的耐热性.

关键词: 钙离子 钙调素 蛋白激酶 热激转录因子 信号转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