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512条记录
3种残膜回收机的作业性能对比试验探析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

摘要:通过对我国目前存在的残膜机回收可靠性差、缠膜率高以及拾净率第等现状进行分析后,选择了3种常用的残膜回收机,即1MLC-110型、1MCS-100型和2MCL-150型。对这三种型号的残膜回收机的作业性能进行对比试验,而后针对每一种机型,对其拾净率、缠膜率以及作业效率等指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发现,性能最好的为1MCS-100型残膜回收机。通过对比实验的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残膜回收机的研究提供相关的参考。

关键词: 3种残膜回收机 作业性能 试验探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地碱蓬PsaH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Psa H基因是编码光合反应光系统I(PSI)复合蛋白H亚基的基因。为深入开展该基因的耐盐功能研究及其在盐生植物耐盐机制中的作用提供了基础,并为改良作物耐盐性分子育种提供候选基因。【方法】研究从盐地碱蓬(Suaeda salsa)盐胁迫文库中筛选出一个与耐盐相关的Psa H基因,经测序获得全长c DNA序列,命名为Ss Psa H(Gene Bank Accession Number:KC4048847),对该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进行结构功能预测。【结果】该基因全长770 bp,开放阅读框(ORF)为438 bp,编码145个氨基酸;该基因所编码的蛋白定位于叶绿体膜系统,无信号肽,含有一个跨膜结构的亲水性不稳定蛋白,二级结构多为无规则卷曲。同时,该基因在不同物种间具有较强的保守性,含有4个高度保守的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其与菠菜亲缘关系最近。RT-PCR分析表明,Ss Psa H基因在根、茎、叶中均有表达,但在茎和叶中表达量高于根。【结论】Ss Psa H基因是编码光合反应光系统I(PSI)复合蛋白H亚基的基因。本研究为以后深入开展该基因的耐盐功能研究及其在盐生植物耐盐机制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盐地碱蓬 SsPsaH基因 生物信息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生欧洲李群落物种多样性及种群年龄结构分析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18

摘要:欧洲李(Prunus domestica)是重要的野生果树资源,其野生群落在我国仅见于新疆伊犁地区天山野果林区。采用群落取样方法对我国境内已知的唯一天然分布欧洲李群落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和种群的年龄结构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表明,野生欧洲李居群表现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成林郁闭度最高可达0.7,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均较低,群落内木本植物有7科14属15种,共计712株/丛,以蔷薇科(Rosaceae)为优势科(7种),其个体数占总数的77.95%,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物种组成尤为简单,均以欧洲李为优势种,分别为103株和312株,占总数的59%,相应重要值也最高,分别为116.48和105.45;草本植物25科59属70种,共计2091株/丛,以禾本科(Poaceae)为优势科,共6种,其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26.06%,其中鸭茅(Dactylis glomerata)个体数最高,达391丛,占总数的19%,重要值高达37.11;野生欧洲李群落分层明显,乔、灌层物种丰富度显著小于草本层,但在物种均匀度方面,灌木层表现最低,主要受制于上层乔木遮蔽的影响而产生集聚效应;野生欧洲李种群数量稀少,分布区狭窄,只分布在新源县和巩留县的10个分布地,现有野生欧洲李共415株,基于胸径和株高的龄级结构,均表现出种群的繁育层比较发达,幼苗占比在70.12%以上,壮年树及老年树相对较少,种群发育具有一定潜力,但其种群规模狭小且严重破碎化,面临野外灭绝的风险,亟需将原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相结合,建立种质资源保育基地。

关键词: 欧洲李 群落 物种组成 多样性指数 年龄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玫瑰花多酚氧化酶的酶学特性研究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18

摘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玫瑰花(Rosa rugosa)多酚氧化酶(PPO)的酶活性,分析了pH值、温度、热稳定性、底物结合能力、底物浓度、抑制剂以及金属离子对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PO最适pH值为7.0,最佳反应温度为40℃,PPO在80℃及以上加热12min后酶活性基本完全丧失。玫瑰PPO与焦性没食子酸亲和力最强,底物最佳浓度为0.04mol/L,PPO催化的酶促褐变反应符合米氏动力学方程,相应动力学参数Km和Vmax分别为0.351mol/L和76.335U/min。L-抗坏血酸、亚硫酸氢钠、L-半胧氨酸和柠檬酸4种抑制剂均能抑制PPO活性,抑制剂在相同浓度下的作用由强到弱的顺序为:L-抗坏血酸>亚硫酸氢钠>L-半胧氨酸>柠檬酸,L-抗坏血酸的抑制作用较明显。Mg~(2+)、Fe~(2+)、K~+对玫瑰花PPO活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Mn~(2+)、Cu~(2+)对PPO活性具有双向作用,Ca~(2+)、Zn~(2+)、Ba~(2+)对玫瑰花PPO活性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玫瑰花 多酚氧化酶 酶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枸杞栽培管理技术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8

摘要:枸杞系茄科,茄族,枸杞亚族,木本植物,浆果呈鲜红色,形似纺锤,更似红玛瑙坠.枸杞子药食同源的历史悠久,是驰名中外的名贵中药材,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被列为上品,称其为"久服轻身不老、耐寒暑";有延衰抗老的功效,又名"却老子".枸杞子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并含有甜菜碱、玉蜀黍黄素、酸浆果红素等特殊营养成分,使其具有非常好的保健功效.下面,就结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支疆项目(2016E02025)展开具体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枸杞 栽培技术 管理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主要稻区不同稻水象甲地理种群对常用杀虫剂抗药性测定

新疆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主要稻区稻水象甲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田间种群对目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水平,为防治该虫科学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以南疆阿克苏稻区温宿县种群(WS)为敏感基线,采用室内点滴法,测定察布查尔(Qapqal)和五家渠(WJQ) 2个主要稻区稻水象甲田间种群对6种杀虫剂的抗性水平。【结果】以南疆主要稻区温宿县稻水象甲地理种群为敏感种群,察布查尔(Qapqal)和五家渠2个地理种群(WJQ)对6种供试药剂的敏感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对95.87%噻虫嗪、97%毒死蜱、97%吡虫啉、95.1%高效氯氰菊酯和98%溴氰菊酯等多数药剂仍处于敏感状态(抗性倍数<5),对96%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倍数均高于5.92,属于已产生低水平抗性。【结论】在水稻生长季节应避免重复使用或限用96%氯虫苯甲酰胺,注意与其它药剂混用、轮用,延缓该地区稻水象甲抗药性发生。

关键词: 稻水象甲 荒漠绿洲稻区 抗药性测定 地理种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喷施脱叶剂对不同停水时间机采棉脱叶效果及纤维品质的影响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18

摘要:为了明确在喷施脱叶剂条件下新疆阿瓦提县机采棉脱叶效果较好的停水时间,研究了喷施脱叶剂对不同停水时间等行距机采棉脱叶、吐絮效果、产量性状及纤维品质的影响。以棉花品种‘新陆中54号’为试验材料,于吐絮期对不同停水时间(8月10日、8月20日、8月30日)处理喷施脱叶剂,以清水处理为对照。结果表明,与清水处理比,喷施脱叶剂可增加棉花脱叶率和吐絮率,使棉花吐絮脱叶提前且集中,但挂枝率有所增加。且使棉株个别部位产量性状及纤维品质有所下降,却不影响整体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形成。不同停水时间处理下,8月20日停水处理脱叶率、吐絮率较高且挂枝率最低,对气象因子适应性较强;棉株不同部位产量构成因素和纤维品质较协调。喷施脱叶剂条件下8月20日停水更适宜新疆阿瓦提县等行距机采棉种植。

关键词: 脱叶剂 停水时间 机采棉 脱叶效果 纤维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和干旱胁迫对芥菜型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三种油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盐胁迫和干旱胁迫的响应,对不同种盐、旱胁迫油菜的耐受性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三种芥菜型油菜为材料,通过不同浓度的NaCl和甘露醇处理,研究其对三种芥菜型油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1)在盐和旱胁迫中,随着NaCl和甘露醇浓度的升高,其种子发芽率、根长和株高均呈下降趋势。NaCl (<150 mmol/L)和甘露醇(<200 mmol/L)时,三种芥菜型油菜种子发芽率跟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NaCl (≥200 mmol/L)和甘露醇(≥300 mmol/L)时,显著抑制了其种子萌发,CBJ004-34油菜保持了78%的发芽率。(2)NaCl (<150mmol/L)和甘露醇(<100 mmol/L)时, Xinyou9和CBJ004-34油菜幼苗的根长跟对照没有显著差异;NaCl (<100 mmol/L)时,促进新油9号油菜幼苗根的伸长。【结论】新油9号和CBJ004-34油菜种子的耐盐性和耐旱性好,该研究为选育油菜耐盐耐旱材料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芥菜型油菜 盐胁迫 干旱胁迫 种子萌发 根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增温对北疆灌区冬小麦生长、光合和产量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北疆灌区冬小麦生理和产量对气温升高的响应,以自然生长为对照(CK),采用远红外辐射器模拟增温(FATI)的方法,从起身期后对冬小麦进行夜间增温(T12)、全天增温(T24)处理,分析了不同增温对冬小麦生长、光合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增温后小麦株高和干物质总积累量变化不明显,绿叶面积在开花期前后分别增大和下降,穗部干物质的分配比例降低。增温虽然对小麦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有一定的影响,但缺乏规律性。增温后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均略有下降,T24和T12处理分别增加和减少了穗数,分别导致小麦产量下降1.7%和18.9%,其中T12处理减产效应明显。这说明增温会引起冬小麦功能叶片过早衰老,减少光合产物向穗部的输送,不利于产量形成。

关键词: 模拟增温 北疆灌区 冬小麦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特色农产品市场开拓研究

中国科技成果 2018

摘要:本研究通过调研获取大量第一手资料数据,针对基地建设、产品竞争力、市场分析、品牌建设和销售模式等关键内容开展专项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疆特色农产品市场开拓"十三五"规划设想及进一步强化市场开拓工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特色农产品 市场开拓 规划设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