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油菜田遏蓝菜发生规律与化学防除
《植物保护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明确,青海湟中地区遏蓝菜全生育期约为115d,出苗高峰期为5月上旬至中旬。种子发芽出苗最适土壤深度为1.0~3.0cm。花期约34d,果期约20d,单株结籽量平均690粒。种子有休眠习性,室外埋入土层8d萌发率为1.5%。遏蓝菜与油菜竞争危害表现在油菜全生育期,植株含氮、磷、钾量比油菜高2.3%~225.0%。遏蓝菜发生量与油菜籽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回归方程为y=203.15-0.53x。采用3种除草剂及其混剂对遏蓝菜的防除效果均在90%以上,油菜籽增产显著。


小麦种质贮藏过程中生活力丧失特性及田间出苗率表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03
摘要:通过对贮藏 2~ 2 0年的 378份中期库小麦种质进行生活力测定 (每一贮藏年份测定种质份数为 10~ 30 ) ,结果表明贮藏年限为 2~ 12年的种质平均发芽率都高于 83%,而贮藏年限为 15年的种质平均发芽率已降至 2 0 %,这表明小麦种质在中期库贮藏过程中 ,生活力丧失存在着骤降特性。同时对同一品种分别来自中期库低活力和长期库高活力种质进行田间出苗率和农艺性状调查 ,发现中期库种质的室内发芽率与田间出苗率相关极显著 ,其相关显著性高于长期库种质 ,且不论是来自中期库低活力种质还是长期库高活力种质 ,总体上田间出苗率都比室内发芽率低 2 0 %以上 ,在子一代种子的农艺性状上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


喷施B_9对马铃薯增产效果研究
《中国种业 》 2003 北大核心
摘要:马铃薯是青海省主要的粮菜兼用作物,同时又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为进一步提高青海省马铃薯的产量和种植马铃薯的经济效益,我们进行了马铃薯喷施B_9的试验研究。B_9是一种新型植物


马铃薯主要病害识别与防治措施
《青海农技推广 》 2003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马铃薯晚疫病、早疫病、黑胫病、环腐病4种病原及其侵染途径和田间症状;针对马铃薯不同病害,马铃薯生产的各个环节,提出了相应的农业和化学防治措施,如选育与推广抗病品种、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建立无病留种田、加强田间栽培管理、种薯药剂处理和田间化学喷雾防治等措施,将病害因素给马铃薯生产所造成的为害降到最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