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117条记录
中乌大豆品种间杂交F_2主要性状遗传参数及F_1代杂种优势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3个中国大豆品种和2个乌克兰大豆品种杂交,对F2群体主要性状的遗传参数和F1代杂种优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后代各个性状的遗传变异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分枝数的变异系数最大,有较大的遗传潜力;不同组合各性状的遗传力变化规律基本相同,株高和百粒重的广义遗传力最高,可以在早世代选择;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等产量性状表现正向超亲优势,百粒重表现负向超亲优势。

关键词: 中国 乌克兰 大豆品种 遗传参数 杂种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北平原玉米主产区不同施肥方式对农田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吉林省梨树县的玉米主产区为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农田生态系统健康状态进行评价。利用土壤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性状17项指标,对不同施肥方式的农田生态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合理的全元施肥和有机肥的配合施用比一炮轰施肥方式及常规施肥方式更有利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健康。

关键词: 东北平原 玉米主产区 施肥方式 农田生态系统健康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主要农作物秸秆可利用资源分析评价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分析,选择不同的秸秆资源评价指标,对吉林省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进行了调查和评价。结果表明:2008年吉林省玉米、水稻、大豆3种主要农作物秸秆的可利用资源量为3 113.37万t,秸秆总量表现为"一高两低",即玉米比重大,水稻和大豆比重小;空间分布呈现"两高一低"的特征,即中西部高,东部低。依据吉林省秸秆资源空间分布特点将吉林省秸秆资源划分为富集区、相对富集区、一般区、贫乏区,针对不同地区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利用发展方向。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 可利用资源 吉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虫玉米MON89034转化体特异性PCR检测技术研究

玉米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抗虫玉米MON89034外源插入片段5’端与植物基因组连接区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并进行PCR扩增,预期产物大小为455 bp。以zSSIIb基因作为内标准基因,建立了转基因玉米MON89034转化体特异性定性PCR检测方法。对该方法进行重现性、特异性和灵敏度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特异性检测出MON89034转化体,以100 ngDNA为模板,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达到0.1%,约为40个起始模板拷贝。复合PCR检测结果还表明,在同一PCR反应管中可实现对zSSIIb基因和MON89034的同时检测。

关键词: 转基因 抗虫玉米 转化体特异性 PCR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高产育种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大豆的产量一直是育种家最关心的育种目标之一,近年来,世界大豆产量显著提高,超高产大豆品种不断涌现,高产纪录一再刷新。概述了国外大豆产量潜力与高产记录以及国内大豆高产记录与高产育种研究情况,分析了大豆高产育种的途径与策略,指出分子育种与转基因技术的结合将是大豆高产育种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 大豆 产量 育种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碱溶性银耳多糖硫酸酯化的研究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化学修饰法,对碱溶性银耳多糖进行硫酸酯化。并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对其酯化度和水溶解度的影响。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其取代度和水溶性也逐渐增大,当反应温度达为90℃时,取代度达到最大为1.19,水溶解度为38.33 mg/mL。通过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检测,说明在碱溶性银耳多糖的糖残基单元上成功地引入了硫酸基团。

关键词: 银耳 多糖 硫酸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花苜蓿幼苗耐盐性的近红外光谱鉴定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紫花苜蓿幼苗耐盐性快速鉴定对于耐盐种质资源筛选和耐盐新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脯氨酸和丙二醛是表征植物耐盐性的两种重要生化指标。研究应用便携式近红外仪和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法,研究了40个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幼苗耐盐性的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建立了新鲜样品和干燥样品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定量分析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脯氨酸、丙二醛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效果均较好,校正模型决定系数R2和验证集样品预测值与常规分析测定值的验证决定系数r2都大于0.85,两种样品脯氨酸的相对分析误差RPD值分别为1.72%和2.04%,丙二醛的相对分析误差RPD值分别为2.38%和3.97%。方差结果表明,两种状态样品的测定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12个紫花苜蓿品种苗期耐盐性的鉴定验证结果表明,脯氨酸和丙二醛的近红外光谱模型能快速、准确地进行紫花苜蓿幼苗耐盐性鉴定。

关键词: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 紫花苜蓿 脯氨酸 丙二醛 幼苗耐盐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IGF-Ⅰ调控区微卫星座位遗传多态性对松辽黑猪肉质性状的影响

中国兽医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克隆5′上游微卫星序列的基础上,以40头松辽黑猪为研究材料,分析了该微卫星序列的多态性,同时进行了各基因型与肌内脂肪含量等肉质和胴体性状的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在5′端侧翼微卫星位点上多态性丰富,共检测到4个等位基因(A、B、C、D)共6种基因型,等位基因A、B、C、D的频率分别为0.112 50、.087 50、.425 0和0.375 0;杂合度0.658 0、多态信息含量0.594 4、有效等位基因数2.924 0;遗传效应分析发现AA基因型个体具有较高的肌内脂肪含量。

关键词: 松辽黑猪 IGF-Ⅰ基因 微卫星 遗传多态性 遗传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种植密度与不同肥料施用量及其配比组合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的影响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给吉林省中西部地区青贮玉米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撑,试验研究了种植密度、磷酸二铵、尿素和硫酸钾4因素及其不同水平配比组合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因素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依次为密度>硫酸钾>磷酸二铵>尿素;密度和硫酸钾不同水平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且随着密度和硫酸钾施用量的增加青贮玉米生物产量明显提高;磷酸二铵不同水平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较低的施用量即可达到增产效果;尿素不同水平对产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密度、磷酸二铵、尿素和硫酸钾不同水平的配比组合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应用种植密度7.0万株/hm2、硫酸二铵150kg/hm2、尿素150kg/hm2和硫酸钾150kg/hm2配比组合,可获得高产。

关键词: 青贮玉米 密度 磷酸二铵 尿素 硫酸钾、生物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寒优质梨新品种‘寒露梨’

园艺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寒露梨'(原代号77-23-272)是由‘延边大香水'ב杭青'种间杂交选育而成。果实黄绿色,短圆锥形,平均单果质量220g,肉质酥脆,多汁,酸甜,石细胞少,有香气,含可溶性固形物14%,可溶性糖9.01%,可滴定酸0.20%,维生素C0.0068mg·g-1,品质优,抗寒,抗病。

关键词: 抗寒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