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216条记录
蜡质小麦研究进展及其育种途径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围绕影响小麦品质的蜡质基因 ,展开分析了国内外小麦蜡质基因突变体筛选、蜡质基因对淀粉合成的影响、电泳检测技术的发展、蜡质基因的分子遗传研究和蜡质小麦的培育等方面的研究近况 ,并对培育蜡质小麦的物理诱变、化学诱变、常规育种、单倍体育种、反义基因转移等 5种途径的 7种方法进行了逐一分析和列表类比。

关键词: 蜡质小麦 育种 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因型和供水对小麦维管系统发育的效应

华北农学报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不同灌水条件下对不同冬小麦基因型的旗叶至倒四叶、主茎基部第 2节间及穗下节间维管束结构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发现 ,叶片维管束数目随叶位下降而依次递减 ,存在明显基因型差异且集中表现于顶部三叶片。冬前水对小麦叶片维管束数目发育有明显促进 ,春季返青后供水对其促进作用很小 ,但对叶片大小促进作用明显。水分和养分输导组织在茎秆结构中体现出基因型差异。完全控水条件下水分及养分输导组织发育均受到抑制 ,不同供水对叶片形态及维管束结构的发育均有明显效应 ,供水对前者效应大于后者。拔节水对茎秆维管系统发育起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 冬小麦 维管系统 解剖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个带有杂种致死基因的普通小麦种质鲁资357

华北农学报 2001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钙-钙调素信号系统与环境刺激

植物学通报 2001 CSCD

摘要:植物抗逆研究已有很大进展 ,但传递各种外界刺激的信号通路仍未可知 ,目前已有一些研究发现很多环境刺激与钙_钙调素系统有关。Ca2 +信号系统是很重要的一种信号途径 ,CaM是目前已知的胞内Ca2 +信号受体中最重要的一种 ,参与了多种生理活动的调节。在热激领域中 ,研究者已提出Ca2 + CaM系统可能参与了热激反应 ,在基因调节水平、转录水平、蛋白水平均有Ca2 +和CaM参与热激的证据。其它环境刺激也能引起植物体内Ca2 +和CaM的一系列变化。这为研究各种环境刺激可能的信号通路提供了基础和依据

关键词: 刺激 钙调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缺失蜡质蛋白类型小麦在我国北方冬麦区的分布

作物学报 2001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病原菌对杀菌剂抗性风险评估

农药学学报 2001 CSCD

摘要:植物病原菌对杀菌剂的抗性风险由基本风险和治理风险组成。杀菌剂使用之前或之初可根据 人工诱变、药剂选择或驯化实验、田间野生敏感菌株敏感性变异、抗药菌株的生物及遗传特 征、杀菌剂作用方式等进行基本抗药风险预测;杀菌剂使用数年之后可根据人工诱变、药剂 选择或驯化、田间药效与抗药性发生、抗药菌株的生物及遗传特征、杀菌剂作用方式与使用 对策等已有资料进行抗药风险评估。目前已有4种方法用于抗药风险评估。由杀菌剂与病害 共同决定的基本抗药风险可分成低、中和高度。基本抗性风险高的药剂合理使用可延缓田间 抗药性发生,中度基本抗性风险药剂不合理使用也可引发田间抗药性发生和药效明显降低。

关键词: 植物病原菌 杀菌剂 抗性风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ABA与Ca~(2+)/CaM信使系统关系

西北植物学报 2001 CSCD

摘要:介绍了胞间信号 ABA在信号传递过程中对胞内钙信号的影响及其两者的关系

关键词: ABA Ca2+/CaM 信使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土壤硫含量、形态与分布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河北省主要土壤类型耕层硫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 ,河北省土壤全硫平均含量为 2 50 1mg/kg(50~ 94 0mg/kg)。土壤全硫平均含量以沼泽土最高 ,灰色森林土最低 ;土壤有效硫平均含量为 4 6 1mg/kg ,以沼泽土最高 ,红粘土和栗褐土最低。土壤硫主要以有机态存在 ,占全硫含量的 81 6 % ;无机态硫占 18 4 %。按土类划分土壤无机硫含量最高的是沼泽土 ,灰色森林土最低 ;土壤有机硫含量也以沼泽土最高 ,灰色森林土最低。土壤全硫含量主要受土壤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代换量和土壤碳酸钙含量的影响。根据土壤硫供应水平计算 ,全省约有2 0 4 %的土壤缺硫 ,北部缺硫面积较大 ,南部缺硫面积较小。根据土壤有效硫含量多寡 ,可把全省土壤硫含量划分为极缺乏区、缺乏区、中等区、丰富区及极丰富区 5类

关键词: 土壤硫 形态 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钙-钙调素对小麦hsp26基因表达的影响

植物学报 2001 SCI 北大核心 CSCD

关键词: 热激蛋白 钙-钙调素 基因表达 小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制种效果的几个因素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AB91杂交制种的特点 ,对杂交制种效果影响较大的种植密度、授粉节位及授粉花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不育株栽培密度以 5 .2 5万株·hm-2 和 6万株·hm-2 产种量最高。在实际生产中以5 .2 5万株·hm-2 投入产出比较高。生长势较强的中晚熟甜椒两用系宜从对椒开始杂交授粉 ,而生长势较弱的中早熟甜椒两用系宜从四母斗开始做杂交授粉。杂交授粉的花龄以选择当天开放的鲜花杂交制种效果最好。

关键词: 不育系 种植密度 授粉节位 授粉花龄 杂交制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