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发酵麸皮在保育仔猪饲料中的应用研究
《粮食与饲料工业 》 2018
摘要:试验选取160头初始体重接近并健康的28d断奶"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为4个组,即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对照组仔猪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1、2、3组分别用3%、6%、9%的发酵麸皮替换普通麸皮。结果表明:试验2组、3组的末体重、平均日增重、平均采食量相比对照组均显著提高;试验组的料重比、腹泻率和死淘率下降明显,且保育仔猪的肤色毛况得到有效改善。在保育仔猪饲料中用6%发酵麸皮替代普通麸皮,可以提高仔猪的生长速度,减少腹泻率、改善仔猪肤色,在一定范围内,添加量越大效果越好。
关键词: 小麦麸皮 发酵 保育仔猪 生长性能 腹泻率 肤色 毛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突变体种质资源创制概述
《山西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棉花是极其重要的纤维作物,各种种质资源对满足棉花育种和棉花基因组功能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叙述了植物种质资源的重要性及突变体创制的广泛性,并对棉花突变体的获得途径及国内报道的棉花突变体进行了概述。认为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陆地棉突变体库是我国棉花功能基因组研究的迫切需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乳房炎奶牛血液中TNF-α、IL-1β及其mRNA表达水平的研究
《中国兽医杂志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乳房炎对奶牛生理代谢的影响,给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提供血液学依据,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荧光定量检测法对临床型乳房炎奶牛、隐性乳房炎奶牛和健康奶牛血液中的细胞因子TNF-α、IL-1β含量及其mRNA基因表达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乳房炎奶牛血液中TNF-α、IL-1β含量及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奶牛。本研究为揭示乳房炎的免疫学机制、辅助乳房炎的诊断、评估其治疗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肥料对杏果实裂果的预防效果
《山西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为探求杏果实的主要裂果方式及最佳施肥用量,以鸡蛋杏为试材,通过沟施不同配比的硼肥与大量元素复合肥,同时结合室内清水诱裂鉴定技术,最终达到对杏果实裂果的有效预防。结果表明,3种杏果实裂果方式中,以梗端裂为主要裂果方式,而侧裂随浸水时间的增加表现为逐渐增加;不同施肥处理中,以单株杏树沟施100 g的混合肥(50 g硼肥,50 g大量元素肥)处理表现最佳,可以有效降低裂果率,在生产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土壤处理方式对连作黄瓜生长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为了研究生物有机肥或者化学药剂结合高温闷棚的土壤处理方法对连作黄瓜生长的影响,设置了生物有机肥太阳能法和化学药剂太阳能法2个处理,对照组为太阳能法,研究不同土壤处理方式对设施黄瓜根结线虫病和枯萎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对设施黄瓜生长量、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太阳能+生物有机肥+微生物菌肥为基础的生物有机肥太阳能法处理在各项指标上均好于其他2个处理或者与另外2种土壤处理方法持平,在防治线虫方面效果最好,根结指数为34.8,防治效果为46.05%;在防治黄瓜枯萎病方面,初瓜期和盛瓜期2个时期效果最好,初瓜期没有发病,盛瓜期发病率仅2%;在黄瓜生长量指标方面,该方法处理后黄瓜蔓长、叶面积指数、叶片个数分别为126.6 cm,3.08,19.3个,比化学药剂太阳能法处理和对照效果要好;茎粗与另外2个处理差异不显著;该方法处理土壤后黄瓜产量为186 499.5 kg/hm~2,比对照处理提高了26.9%,并且显著提高了盛瓜期黄瓜的Vc含量;能够降低黄瓜硝酸盐含量和提高可溶性糖含量,但各处理间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羊草转录组和差异性表达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18
摘要:为了获得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转录组数据库和差异表达基因,通过Illumina HiSeq400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白羊草对照组和干旱胁迫组进行转录组测序。经组装分析共获得118580条Unigenes;将所得到的Unigenes与基因库数据进行比较,对Unigenes进行功能注释,共50070条Unigenes获得功能注释。白羊草转录组中的Unigenes根据GO功能大致可分为细胞组分、分子功能和生物学过程三大类共54个分支。通过将所有Unigenes与KOG数据库比对,共有1586条Unigenes可归为25类。以KEGG数据库作为参考,依据代谢途径可将Unigene定位到116个代谢途径分支。通过差异性分析发现,差异性表达基因共3987条,其中上调基因占39.45%,下调基因占60.55%。本研究为白羊草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基因组数据库资源。
关键词: 白羊草 转录组 RNA测序 表达分析 差异性表达基因 代谢通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