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长期定位施不同氮源有机肥替代部分含氮化肥对陇东旱塬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陇东黄土旱塬覆盖黑垆土大田,利用陇鉴301进行了连续10年的定位试验,观测长期施用不同氮源有机肥(发酵有机肥、农家肥)或小麦秸秆还田各处理对冬小麦产量相关性状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年际间变化较大,与降雨量有直接关系;不同有机氮源替代部分含氮化肥处理对提高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具有明显作用。在干旱、平水和丰水年型,较不施肥对照分别增产53.1%~103.7%、40.3%~79.3%和73.1%~94.8%,较单施化肥对照分别增产6.6%~41.8%、7.0%~36.8%和-2.9%~9.3%。以发酵有机肥做替代物处理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增产幅度最大,10年平均产量较不施肥和单施化肥对照分别增加88.9%和25.4%,水分利用效率和边际水分利用率也最高,分别为10.8 kg mm~(-1) hm~(-2)和1.03 kg m~(-3);并且产量构成因素和植株生理指标也优于其他处理。因此,发酵有机肥是陇东半湿润偏旱雨养农业区(年降水量约550 mm)冬小麦生产上替代部分含氮化肥的首选有机氮源。

关键词: 黄土旱塬 冬小麦连作 定位施肥 产量 水分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13份燕麦种质的白粉病抗性评价

草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不同燕麦种质资源抗白粉病差异,于2012-2014年采用田间自然感病法对213份燕麦(Avena sativa)种质进行了由禾布氏白粉菌燕麦专化型(Blumeria graminis f.sp.avenae)引起的燕麦白粉病的田间抗性筛选和评价。结果表明,在供试材料中未监测到免疫材料;12份材料青永久420、青永久316、青永久9、青永久252、青永久98、青永久180、青永久479、青永久25、青永久87、永118、青永久304和五燕6号表现高抗(HR);199、青永久164、青永久237、青永久260、青永久83、青永久49、青永久016、青永久94、青321、青永久154、原45、永73-1、83-27、S20-36-6、保罗、330、原15和白苏鲁2055共18份材料表现中抗;其余183份表现中感、高感和极感,分别占供试材料的5.6%、8.5%和85.9%。获得的这些有效抗病种质,可为品种的合理布局及抗病育种提供核心抗源。

关键词: 燕麦种质 燕麦白粉菌 抗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向日葵主要农艺与品质性状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西北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6份不育系和6份恢复系材料为亲本,按照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36份向日葵杂交组合,对其组合的7个主要农艺性状和2个品质性状的亲本配合力及杂种优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6份杂交组合的主要农艺和品质性状间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其中株高、茎粗、叶片数、盘径、百粒质量、粗蛋白各性状同时受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共同作用,但基因非加性效应大于加性效应;单盘实粒数、单株产量、粗脂肪等性状受基因加性效应主导;广义遗传力大小顺序为:百粒质量>单株产量>单盘实粒数。亲本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与向日葵杂交组合竞争优势呈极显著正相关。强优势组合特点是双亲或亲本之一具有较高的GCA效应或SCA效应。12份亲本材料中,恢复系X3639R、318R、LD5009R在单株产量、农艺性状、单盘实粒数均表现为较大的正向GCA效应值;不育系S10-390-3A、S10-336-2A、S10-390-1A在百粒质量、单株产量、粗脂肪、粗蛋白方面均表现为较大的正向GCA效应值,故均为较好的亲本材料。此外,除茎粗外,恢复系的GCA效应对杂种优势的贡献明显高于不育系。向日葵杂交组合主要农艺和品质性状存在广泛的杂种优势。叶片、单盘实粒数、单株产量平均超亲优势分别为66.13%、73.58%、61.17%。粗蛋白平均超亲优势值为68.96%,各性状正向超亲优势组合数超过83%。

关键词: 向日葵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杂种优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胡麻种质资源成株期抗旱性综合评价及其指标筛选

干旱区研究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现有胡麻种质资源抗旱性及其与重要育种性状间的关系,研究胡麻抗旱性综合评价方法和鉴定指标,为抗旱育种及抗旱基因资源挖掘、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基于15份国内主栽胡麻品种建立的抗旱性综合评价体系,以227份国内外胡麻种质、育成品种、地方品种为材料,考查与其成株期抗旱性相关的5个农艺性状及产量指标,采用抗旱指数、因子分析、模糊隶属函数分析、聚类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抗旱型划分和评价指标筛选研究。结果显示:被考查性状指标对干旱胁迫的反应程度及关联程度各异,可选择与抗旱性关系密切的产量及其相关性状为优先选择指标;D值与产量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据D值将供试胡麻种质划分为7个抗旱级别,可较好地反映各供试胡麻种质的抗旱性及其特点。说明有选择地测定与D值密切相关的6个性状指标,以其D值作为评价参数可有效且准确的鉴定胡麻种质抗旱性。

关键词: 胡麻 农艺性状 抗旱性 综合评价 隶属函数 度量值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嫁接与施氮对甜瓜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裂区设计田间试验,主区为2种栽培方式(嫁接栽培和自根栽培),副区为4个施氮水平(0、120、240、360 kg N·hm~(-2)),研究了栽培方式和施氮量对甜瓜产量和品质、氮素运移和分配,以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栽培的甜瓜商品瓜产量较自根甜瓜提高了7.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了0.16%~3.28%;生长前期嫁接栽培甜瓜氮素累积量较自根栽培低,结果后嫁接栽培氮素累积量显著升高,收获时植株氮素累积量较自根栽培增加了5.2%,果实中的氮素累积量提高了10.3%;嫁接栽培植株氮素向果实的转移量较自根栽培提高了20.9%,嫁接栽培果实中的氮素分配率在80%以上,自根栽培的分配率在80%以下;在同一施氮水平下,嫁接栽培的甜瓜氮素吸收利用率较自根栽培提高了1.3%~4.2%,氮素农学效率提高了2.73~5.56 kg·kg~(-1),氮素生理利用率提高了7.39~16.18 kg·kg~(-1);从商品瓜产量、氮素吸收量和氮素利用率综合考虑,施氮量240 kg·hm~(-2)为本区域嫁接甜瓜较适宜的氮素用量.

关键词: 甜瓜 氮素运转 氮素分配 氮素吸收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河西地区国光苹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甘肃农业科技 2017

摘要:从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花果管理等方面,总结了国光苹果在河西地区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国光苹果 优质丰产 栽培技术 河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5号选育报告

甘肃农业科技 2017

摘要:春小麦新品种陇春35号是以9064为母本、陇春8139为父本通过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14—2015年参加甘肃省旱地春小麦区域试验,2 a 10点(次)平均折合产量为3 423.15 kg/hm~2,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12.06%。2016年参加甘肃省旱地春小麦生产试验,5试点平均折合产量为3 964.35 kg/hm~2,较对照品种西旱2号增产8.93%。陇春35号属春性中早熟普通小麦,生育期99 d,平均株高98 cm,平均穗粒数31.35粒,平均千粒重47.9 g,容重753 g/L。穗型纺锤形,红粒角质。籽粒含粗蛋白(干基)156.0 g/kg、湿面筋340 g/kg,沉降值29.8 mL。抗病性强,抗旱、耐瘠薄,落黄好。适宜在甘肃省干旱半干旱区的定西市、白银市、兰州市、古浪县等地及生态条件类似地区种植。

关键词: 春小麦 新品种 陇春35号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武山多层覆盖塑料大棚冬季保温效果研究

中国蔬菜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多层覆盖是甘肃渭河流域冬季塑料大棚保温的一个重要手段,本试验通过在塑料大棚内搭建不同小棚并覆盖塑料薄膜,对塑料大棚多层覆盖的冬季保温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塑料大棚多层覆盖可以提高棚内气温和地温,随着覆盖层数的增多棚内气温的升高幅度降低。每增加1层棚膜,棚内日最低温度提高1.84~4.48℃,日平均温度提高1.38~3.72℃。采用4层覆盖,棚内日最低温度可提高5.69℃,平均温度提高13℃左右;单层覆盖时会出现逆温现象。不同覆盖层棚内温度与外界气温间关系密切,随着保温层数的增多,棚内温度受外界气温的影响越来越小。

关键词: 塑料大棚 多层覆盖 保温效果 武山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授粉方式对日光温室番茄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7

摘要:[目的]分析熊蜂在河西高海拔冷凉区日光温室番茄上的授粉行为及对营养品质的影响。[方法]以koppert熊蜂为材料,观察熊蜂日活动规律,确定其适宜活动的温室温湿度;比较分析生产中常用的熊蜂授粉、振荡器授粉和蘸花授粉3种授粉方式对日光温室番茄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结果]熊蜂授粉和震荡授粉对温室番茄的坐果和产量影响不明显,但可显著降低畸裂果率,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有机酸、V_C含量;熊蜂授粉较蘸花授粉减少生产投入52.4%,震荡授粉较蘸花授粉减少生产投入34.9%。[结论]在人工紧缺或条件适宜的地区,可推广使用熊蜂授粉和震荡授粉技术。

关键词: 日光温室 番茄 授粉 熊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量对胡麻产量相关生理因子、品质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土壤与作物 2017

摘要:在北方旱地地区,研究了氮肥施用量对重要油料作物胡麻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胡麻合理施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施氮量在90 kg·hm~(-2)时,平均增产27.35%,单株果数、每果粒数、单株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分别增加23.1%,7.47%,48.9%和14.0%;施用氮肥缩短了出苗-开花时间,延长了籽粒灌浆时间,提高了氮肥的表观利用率,但对千粒重和胡麻籽粒含油率影响不显著。氮肥促进了胡麻生长发育和氮的吸收,但是氮肥生理利用率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施氮量在90 kg·hm~(-2)时,能较好地协调胡麻高产与氮肥合理利用的关系。

关键词: 胡麻 产量 生理因子 氮肥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