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379条记录
日光温室枣树昆虫群落及时间动态研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对日光温室枣树昆虫群落指数及时间动态聚类分析研究的结果表明,日光温室枣树主要害虫防治可分为4阶段,其中2月、5月和6月昆虫群落处于极不稳定状态,优势种枣瘿蚊Contariniasp.、截形叶螨Tetranychusfruncatus发生量较大且易暴发,为化学防治关键时期。而1年其他时间则应视情况尽量采用农业、物理和生物等防治措施,以保护天敌,充分发挥天敌的控制作用。

关键词: 日光温室枣树 昆虫群落特征 时间动态 防治阶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取代苯化合物生物富集系数的估算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用气相色谱保留时间(tR)估算取代苯类化合物在鱼体内的生物富集系数(BCF),测定了草鱼对氯苯、邻氯甲苯、对二氯苯、间二氯苯、邻二氯苯、硝基苯、对氯苯胺、对硝基氯苯、4-氯联苯9种取代苯类化合物的BCF和不同取代苯化合物在6种不同极性固定相上的tR,建立了tR与BCF的一元回归方程及tR一阶分子连接性指数(1XV)与BCF的二元回归估算方程.统计检验表明,两类估算方程在不同固定相上的平均相关系数分别为0·952和0·965,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可用于估算取代苯类化合物在草鱼体内的BCF,估算结果不受固定相极性的影响.

关键词: 气相色谱保留时间 生物富集系数 分子连接性指数 取代苯类化合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多抗冬小麦新品种临远3158选育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2006 CSCD

摘要:对临远3158选育所采用的育种技术和选择鉴定方法进行了分析,从遗传基础、品种特性、高产稳产、抗病性能等方面阐述了临远3158的特性,同时对今后选育高产稳产、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小麦新品种的思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临远3158 选育技术 遗传特性 冬小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无性系变异改良定型小麦品种的研究

核农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晋阳345和晋麦73两个定型品种存在抗寒性较差的缺点,对其幼胚愈伤组织进行了4种处理。结果表明,4种处理后代R2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率差异显著,且紫外灯照射幼胚愈伤组织比低温2℃和常温25℃交替处理幼胚愈伤组织的变异率高,其后代各种农艺性状的变异范围较大,变异率较高。但后者有利于改良抗寒性较差的定型小麦品种。

关键词: 小麦 幼胚培养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亚麻籽脱皮及分离技术研究

中国油脂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影响亚麻籽脱皮与分离的因素及效果。研究表明,140℃的脱皮前烘烤处理,亚麻籽的含水量小于4%,脱皮机转速在2 000~3 000 r/m in时,脱皮率和粉末度比较适宜;静电在6 000~11 000 V,静电吸附面与皮仁混合物在3~5 cm距离时对亚麻籽皮的吸附效果好,皮仁混合物在传输带上铺得越均匀越薄分离效果越好。在最佳分离状态下,亚麻籽的仁皮分离效果可达到皮中含仁率小于1%,仁中含皮率小于3%。

关键词: 亚麻籽 脱皮 分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4份玉米自交系抗粗缩病的遗传变异分析

作物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玉米粗缩病重发区,对64份玉米自交系进行了2年3种环境下的抗病性鉴定。以3种环境的平均病株率为指标,筛选出高抗自交系12份、抗病系17份、中抗系18份、感病系12份和高感系5份。采用70对SSR引物在64份自交系中检测出276个等位基因变异,平均多态性信息量0.57,结合系谱资料和育种实践可将供试系划为6个杂种优势亚群BSSS、PA、Lancaster、旅大红骨、四平头和PB。根据自交系对粗缩病的抗性反应,发现PB和四平头亚群的病株率较低(1.6%和4.9%),为抗玉米粗缩病育种的重要种质类群。

关键词: 玉米 粗缩病 病株率 遗传变异 SSR标记

植物离体快繁培养的黑色替代培养基

山西农业科学 2006 CSCD

摘要:用墨汁制作的黑色替代培养基,用于植物离体快繁培养和苗木的工厂化生产,具有植株形态好、再生根多、生长速度快,节省费用,简便,培养基的黑色更加均匀等优点。

关键词: 墨汁 黑色培养基 植物快繁 工厂化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JnA的育性遗传分析及分组鉴定

玉米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JnA的花药、花粉形态观察,恢保关系鉴定,F2代育性分离观察及F1代花粉碘液染色镜检,初步确定JnA应属于S组细胞质雄性不育。从JnA×恢313的F2出现少量不育株和半恢株的情况看,JnA不育性的恢复既受主效基因控制,又受微效多基因控制。细胞学观察发现,JnA的败育时期发生在单核晚期至二核花粉期,败育发生与绒毡层解体异常有关。

关键词: 玉米 细胞质雄性不育 JnA 分组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多菌灵降解菌NY97-1的分子鉴定及GFP标记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PCR方法扩增的多菌灵降解菌NY97-1的16SrDNA片段经TA克隆后,进行序列测定和BLAST同源序列比较分析,确定了其分类地位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pumilus,B.p).经BamHⅠ酶切的启动子探针载体pUC19-gfp与NY97-1基因组DNA的Sau3AⅠ酶切片段酶连,酶连产物转化E.coliDH5a,建立B.p的启动子基因文库.挑选其中的两个强阳性克隆,亚克隆来自短小芽孢杆菌总基因组的启动子活性片段F4、F5,构建大肠杆菌-短小芽孢杆菌穿梭表达载体pNW33N-F4-gfp、pNW33N-F5-gfp.通过电转化得到gfp在B.p中的两株标记菌株.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了明亮的绿色荧光,证明活性片段F4、F5均具有组成型启动子的功能,实现了gfp基因在B.p中组成型表达,且遗传稳定,为今后研究多菌灵降解菌B.p在自然环境中的定殖、分布及动态变化打下了基础.图3表2参20

关键词: 多菌灵降解菌 16SrDNA GFP 启动子基因文库 组成型穿梭表达载体 电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土高原沟谷地春玉米不同耕作覆膜方式水温效应的研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试验研究黄土高原沟谷地春玉米不同耕作覆膜的水温效应结果表明,秋耕起垄顶凌覆膜(秋垄顶盖)比对照(秋耕播盖)播前0~200cm土层土壤多贮水56.35mm,生育前期(出苗~抽雄吐丝期)多贮水64.63~104.42mm,0~10cm土温提高1.1~1.5℃,旱年玉米产量达5652.0kg/hm2,增产37.12%,水分利用效率达19.57kg/m3,提高1.93kg/m3。

关键词: 沟谷地 春玉米 耕作覆膜 水温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