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兽医杂志
》
2001
北大核心
《农业环境保护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化学分析、吸附试验和生物诊断方法 ,系统研究了风沙土磷的有效性和利用率。结果表明 ,土壤磷素活性高低的顺序为 :紧沙土>轻沙土>沙土 ,无机磷盐是风沙区植物所能利用的土壤磷素的主要磷形态 ,且Ca -P所占的比例最大。磷固定强弱的顺序为 :紧沙土>轻沙土>沙土 ,对各处理土壤进行无机磷形态分级测定表明 ,磷肥施入土壤以后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主要是向Ca2-P、Ca8-P转化 ,Al-P和Fe -P也有不同程度的积累。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主要靠增加化学磷肥用量和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
关键词:
风沙土
磷素资源
生物有效性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宁南山区旱农试区 ,通过大田试验进行施肥和降水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和春小麦施肥模式研究。结果表明 ,氮肥对春小麦的影响最大 ,磷肥次之 ,降水最小。并提出了不同降水年型的合理施肥范围 ,分析了最大和最佳产量的施肥组合及其经济效益。
关键词:
氮
磷
降水年型
春小麦
增产效应
转化阈值
《种子
》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对宁夏在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中鉴定应用的 43个恢复系材料的 8个数量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及聚类分析。并依据各供试材料的主成分值 ,对所供试材料进行了评价 ,分析认为有6个材料综合性状较好 ;通过聚类分析将所供试材料分为 4类 ,结果有助于育种者了解每个材料的遗传差异 ,便于今后进行杂交组合时的亲本选配
关键词:
恢复系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中国南方果树
》
2001
北大核心
《林业科技通讯
》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科技文献是学科发展的重要指标。研究国内外小叶杨科技文献是开展小叶杨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是借助国际CAB林业文摘 ( 1939~ 1999年 )对国内外有关小叶杨的科技文献进行查新、检索和分类 ,研究小叶杨科技文献的时间分布、国家分布和学科分布动态 ,了解研究广度、深度和现状 ,寻找可借鉴的研究方法 ,为当前和今后开展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小叶杨
研究进展
文献资料库
动态趋势
分布
《北方园艺
》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对根用芥菜采用秋播大株 ,春播小株 ,冬播小株三种采种技术。结果表明 ,以秋播大株采种 ,种子成熟早 ,产量高 ,与春播、冬播小株采种之间均达极显著差异。冬播、春播小株采种之间种子产量差异不明显。通过对种子后代种性鉴定 ,三种采种方法之间 ,种子后代的生育期、植株性状 ,单株食用器官均无明显差异 ,证明小株采种本身不会引起种性“退化” ,可应用于生产
关键词:
根用芥菜
采种
产量
种性“退化”
《西北农业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运用 SMM半固体平板法和悬滴法 ,检测了不同来源的青枯菌野生型菌株 1 0 7株 ,发现 3 0株有明显运动性的青枯菌野生型菌株 ,这与在科学界沿用至今已有 2 0多年的青枯菌野生型菌株没有运动性 [1 1 ]的观点不相符。青枯菌的运动性分为爬行运动和游泳运动 2种方式 ,具有爬行运动能力的青枯菌还表现游泳运动性。同时笔者对数个有运动性的野生型菌株进行了检测、鉴定 ,结果显示 ,被检测菌株的检测性状与前人测定的结果相符 [1~ 4] 。
关键词:
青枯菌
运动性野生型菌株
发现
鉴定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在宁夏南部干旱山区的试验结果表明 ,集蓄雨水进行有限补充灌溉 ,可以显著提高地膜春小麦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同时满足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和籽粒产量最大时所需的补充灌水量为 90 mm,满足灌水效率最高时所需补充灌水量为 60 mm。
关键词:
集雨滴灌
地膜春小麦
水分利用效率
有限灌水
旱地
《畜牧与兽医
》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对42 份奶牛饲料碘、6 份饮水碘和138 份血清蛋白结合碘(PBI) 进行测试。临床检查823 头奶牛, 选取232 头, 每天日粮添加0-41 mg/kg碘, 连续饲喂300 d , 探讨奶牛碘缺乏及添加效应。结果表明: 奶牛日粮碘0-14 mg/kg, 饮水碘7-73 μg/L, 含碘量严重缺乏。奶牛血清PBI测值有42-99 % 低于正常范围的下限2-4 μg/100mL。进一步分析, 颌下水肿奶牛PBI为2-138 μg/100 mL( n = 21) , 肉垂肿大奶牛PBI为2-798 μg/100 mL( n= 14) , 流产奶牛PBI为2-216 μg/100 mL (n = 11) , 产死胎、弱犊占19-56 % (63/317) 的PBI为1-626 μg/100 mL ( n = 31) , 尿酮阳性奶牛PBI为1-477 μg/100 mL ( n = 34) , 尿酮阴性奶牛PBI为2-18 μg/100 mL( n = 29) , 两者差异极显著( P< 0-01) 。日粮添加碘使奶牛血清PBI上升至5-544μg/100 mL, 死胎率下降到6-78 % (12/177) , 咽喉周围及垂肉粘液性水肿消失, 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均得到改善。
关键词:
奶牛
碘缺乏症
防治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