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苦瓜苗期耐冷性的多世代联合遗传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深入了解苦瓜对冷害的抗性遗传规律和抗性遗传效应,本研究以自交系‘Y45’为父本,冷敏型苦瓜自交系‘Y51’为母本,构建P1、P2、F1、BCP1、BCP2和F2这6世代群体遗传群体,采用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苦瓜苗期耐冷抗性进行遗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苦瓜苗期耐冷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耐冷抗性的2对主基因加性效应值均为-13.57,显性效应值分别为-2.63和-2.71,说明开展苦瓜幼苗耐冷遗传改良是可行的。BCP1、BCP2和F2分离世代群体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5.11%、73.96%和91.13%,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在3个分离世代群体中分别占17.63%、15.11%和8.87%,该结果表明苦瓜幼苗耐冷性选育可多在F2及自交后代中选择。本研究为苦瓜幼苗耐冷育种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苦瓜 苗期 耐冷 遗传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内生真菌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的生物碱类次级代谢产物

菌物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蛛毛苣苔叶片中分离一株内生真菌GZY-Z-02,经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为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以大米固体培养基于室温培养30d,经乙酸乙酯浸提,以正向硅胶、凝胶色谱及HPLC等手段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质谱及CD谱等手段鉴定其结构,12个化合物均为生物碱类次级代谢产物,其中新化合物1个,为lilacinumopin (1),5个环二肽类衍生物(2–6),2个简单吲哚类衍生物(7–8),3个核苷类衍生物(9–11)及核黄素(12)。通过抗菌活性筛选,发现化合物1,7和8有中等强度地抑制金黄葡萄球菌的活性。

关键词: 植物内生真菌 生物碱 抗菌活性 淡紫拟青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UPLC-MS测定海南粗榧中3种三尖杉类生物碱和2种三尖杉酸

分子植物育种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海南粗榧(Cephalotaxus hainanensis)中抗癌三尖杉酯碱、高三尖杉酯碱,以及其直接前体三尖杉碱、三尖杉酸和高三尖杉酸的含量和分布,本研究采用超声波甲醇提取海南粗榧样品中的生物碱及其前体,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的检测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gilent InfinityLab EC-C18(2.1 mm×100 mm, 2.7μm),流动相为0.1%v/v甲酸水溶液和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91 nm,柱温30℃,进样量2μL,流速0.3mL/min。质谱条件:质谱仪以Full MS/AIF模式运行,扫描碰撞能量35eV,喷雾电压3.5 kV,离子传输管温度275℃,辅助气加热温度350℃,鞘气流速35 arb,辅助气流速15 arb,吹扫气流速5 arb,辅助气、鞘气和吹扫气为高纯氮气(N2)。正离子模式检测3种生物碱,负离子模式检测2种酯碱的三尖杉酸。新建立的UPLC-MS检测方法在16 min内可以很好地分离和检测各种目标化合物,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可为海南粗榧中三尖杉碱的酯碱衍生物三尖杉酯碱、高三尖杉酯碱及其前体的定性定量分析提供参考。此外,不同组织中三尖杉酯碱、高三尖杉酯碱及其相应前体三尖杉酸的含量与生长年限呈正相关。

关键词: 海南粗榧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三尖杉碱 三尖杉类生物碱 三尖杉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益智精油化学成分分析及其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抑菌机理

食品科学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姜科植物益智果实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精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益智精油的化学成分;通过滤纸片法和微量对倍稀释法分别测定益智精油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的抑菌圈、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及最低杀菌质量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评价其抑菌活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益智精油对菌体微观形态的影响,并通过测定菌体的生长曲线、电导率变化、大分子物质泄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 oxide dismutase,SOD)活力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探究益智精油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从益智精油中共鉴定出45种化合物,以萜烯类、芳香烃及萜类含氧衍生物为主,其中巴伦西亚橘烯、圆柚酮、2,6,10,10-四甲基双环[7.2.0]十一烷-1,6-辛二烯、(2S,4aR,8aR)-4a,8-二甲基-2-(丙-1-烯-2-基)-1,2,3,4,4a,5,6,8a-八氢萘、(2R,8R,8aS)-8,8a-二甲基-2-(丙-1-烯-2-基)-1,2,3,7,8,8a-六氢萘和对伞花烃为相对含量较高的化合物;此外,益智精油可显著抑制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活性,其抑菌圈直径为14.20 mm,MIC和MBC分别为0.195、0.781 mg/mL,生长曲线测定发现,益智精油抑菌活性呈浓度依赖性;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显示益智精油可破坏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细胞形态结构,改变菌体细胞膜的通透性,造成细胞内大量电解质、大分子内容物(核酸和蛋白质)泄漏,破坏菌体内SOD系统原有的动态平衡状态,导致SOD活力变化,同时诱导大量自由基生成,导致菌体细胞内脂质氧化程度升高,使MDA含量增加.综上,益智精油作用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导致菌体细胞一系列变化,从而抑制菌体的生长并导致其凋亡,是益智精油中多种成分、多靶点协同作用的结果,初步分析萜烯类、芳香烃类和酮类物质是其抑菌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益智作为食品行业天然抑菌剂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关键词: 益智精油 化学成分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抑菌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贮藏时间对细柱西番莲种子萌发特性及幼苗特征的影响

中国南方果树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繁殖材料是深入研究与开发某个植物资源的基础,为了解细柱西番莲种子萌发特性、活力变化以及幼苗的生长状况,以采收后分别常温贮藏1个月、2个月、4个月和5个月的细柱西番莲Passiflora suberosa种子为试材,测定比较种子发芽时间、发芽率、发芽势、子叶纵横径、第一片真叶纵横径以及幼苗生物量。结果表明,在常温条件下,贮藏1个月、2个月、4个月和5个月种子分别在播种后第11天、第12.3天、第13天和第14.7天开始萌发,发芽势分别为22.22%、17.17%、12.22%和10.00%,发芽率分别为96.97%、88.46%、54.44%和21.11%;5株幼苗生物量分别为0.24、0.17、0.16和0.14 g;萌发幼苗子叶纵径分别为1.33、1.26、1.18和1.13 cm,横径分别为0.87、0.83、0.78和0.75 cm;第一片真叶纵径分别为2.78、2.54、2.48和2.39 cm,横径分别为2.73、2.48、2.33和2.25 cm。说明贮藏1个月的细柱西番莲种子发芽最快,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萌发幼苗子叶、第一片真叶大小、生物量等也最高。随着贮藏时间延长,其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不断下降,幼苗生长指标也下降。

关键词: 细柱西番莲 种子萌发 发芽率 子叶纵横径 生物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树大筒苗培育方法VII.遮阴率的筛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不同遮阴环境下橡胶树(Heveabrasiliensis)大筒苗的生长及光合特性,明确大筒苗生长的适宜光照环境,以小苗芽接苗和组培苗为胚苗的橡胶树大筒苗为材料,设置5个遮阴处理:CK (全光照),S60、S70、S80和S90 (分别为60%、70%、80%、90%遮阴率),观测其出圃时的生长指标和光合参数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遮阴率对橡胶树大筒苗的生长、光合参数及出圃时顶蓬叶的叶面积和叶绿素相对含量均有极显著影响,且2种胚苗间差异显著。大筒苗的壮苗指数随遮阴率的增加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与全光照相比,遮阴显著影响大筒苗的出圃率,但对定植成活率的影响较小;胚苗类型与遮阴处理的交互作用明显。全光照和过度遮阴(S90)均会明显抑制大筒苗的生长,不同胚苗的大筒苗最适遮阴率不同,小苗芽接苗大筒苗在S60、组培大筒苗在S80下的生长表现最好。因此,橡胶树大筒苗培育时应根据不同的胚苗类型选择适宜的遮阴措施。

关键词: 橡胶树 大筒苗 遮阴 生长 光合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鲜食玉米产量预测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鲜食玉米因其营养丰富、用途广泛、市场潜力大等优势而备受关注,目前,我国鲜食玉米种植面积逐渐扩大,鲜食玉米产量的高效预测对制定其生长期间的精准管理决策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BP神经网络在预测中存在测试精度低、鲁棒性差等问题,利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 GA)对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优化,构建GA-BP神经网络模型。基于2010—2021年间田间物联网获取的气象因子(大气湿度、大气温度、降雨量)、田间水热因子及鲜食玉米实际产量,分别采用BP神经网络、GA-BP神经网络模型及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优化BP神经网络(PSO-BP)对所选地区鲜食玉米产量进行预测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鲜食玉米产量与月最低土壤温度、月平均土壤温度、月大气最高温度和月平均大气湿度相关性极显著,相关系数高于0.8,与月最高温度、月土壤平均含水率、月大气平均温度、月降雨量相关性显著,与月大气最低温度相关性较弱。GA-BP神经网络模型精度明显高于PSO-BP及BP神经网络模型,R~2达到0.956 4。因此,通过GA-BP神经网络模型可以更科学、合理地对鲜食玉米的产量进行预测,从而对鲜食玉米生产及管理措施的调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鲜食玉米 产量预测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全局寻优 粒子群优化算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肥对热带砖红壤胶林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影响及模型优选

水土保持研究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明热带橡胶林施肥措施对土壤持水能力及孔隙特征的影响,并优选描述砖红壤胶林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模拟模型。[方法]采用沙箱排水法结合压力膜仪法测定砖红壤橡胶林5种施肥处理(有机肥混施化肥(H)、施化肥(C)、种植绿肥(G)、施专用肥(S)及不施肥(CK))的全吸力段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应用Brooks-Corey(BC)、van Genuchten(VG)、Gardner和Log-Normal Distribution(LND)4种经验模型拟合,分析了不同模型的适用性及拟合精度。[结果]0—5 cm土层,在低吸力段(pF≤3.01)C处理降幅最大(0.44 cm~3/cm~3);在高吸力阶段(3.01<pF≤4.18)的降幅整体偏小,H处理的降幅最大(0.05 cm~3/cm~3)。5—10 cm土层,在低吸力段C处理的下降幅度最大(0.52 cm~3/cm~3),高吸力段C处理的降幅最大(0.03 cm~3/cm~3)。在0—5 cm土层中,CK处理的土壤有效含水率最大(0.19 cm~3/cm~3)。在5—10 cm土层中,C处理的土壤有效含水率最大(0.11 cm~3/cm~3)。0—5 cm土层,CK处理的土壤空隙占比(5.2%)和大孔隙占比(0.8%)最小,中等孔隙占比(48.7%)最高。5—10 cm土层中,C处理的土壤空隙和大孔隙的占比均最小。BC,VG,Gardner和LND 4种模型均可用来拟合砖红壤胶林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R~2≥0.84),不同模型的拟合精度由大到小依次为:BC,VG,LND和Gardner模型。[结论]0—5 cm土层不同施肥处理中CK处理是最优施肥管理方式,5—10 cm土层所有施肥处理中C处理是最优施肥管理方式。同时,BC模型是拟合研究区内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是最优模型。

关键词: 土壤有效含水率 吸湿水 沙箱排水法 比水容量 土壤孔隙分布 持水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恒粘剂对微生物凝固新鲜天然胶乳制备的恒粘天然橡胶性能的影响

橡胶工业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恒粘剂(盐酸羟胺、硫酸羟胺、水合联胺、盐酸氨基脲和苯胺)对微生物凝固新鲜天然胶乳制备的恒粘天然橡胶(NR)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恒粘NR的盐酸羟胺和硫酸羟胺含量的增大,胶料的t90先延长后缩短,硫化速率(Vc)先减小后增大;随着恒粘NR的水合联胺和盐酸氨基脲含量的增大,胶料的t90延长,Vc减小;随着恒粘NR的苯胺含量的增大,胶料的ts2延长,t90先延长后缩短.随着恒粘NR的盐酸羟胺和硫酸羟胺含量的增大,胶料的300%定伸应力和拉伸强度减小;对于含水合联胺的恒粘NR胶料,随着水合联胺含量的增大,胶料的拉伸强度增大,但小于空白样;当恒粘NR的盐酸氨基脲和苯胺含量为0.05%~0.10%时,胶料可获得较大的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

关键词: 恒粘天然橡胶 恒粘剂 天然胶乳 硫化特性 拉伸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氮源添加对椰子叶堆肥腐殖化效果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不同氮源对椰子叶堆肥腐殖化效果的影响,以鸡粪、猪粪、沼渣、尿素等不同氮源为控制变量,分别与椰子叶进行混合堆肥,对温度、发酵前后碳氮比的比值(T值)、腐殖质含量、腐殖化系数、腐殖化指数和腐殖化聚合度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组的堆肥高温期(55.0℃以上)均超过15 d,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T值均小于0.60,达到了腐熟要求;发酵后总有机碳含量下降,但各处理组的腐殖质碳含量上升,腐殖化程度增加.鸡粪处理组腐殖化效果最佳,其腐殖化系数增加19.28%、腐殖化指数增加65.80%,腐殖化聚合度达到2.38;猪粪处理组产品稳定性低于鸡粪处理,高于沼渣和尿素处理;沼渣处理组堆肥腐殖化系数最高,但腐殖化聚合度只有1.61,产品稳定性差;尿素处理组堆肥腐殖化指数和腐殖化聚合度降低,阻碍了其腐殖化进程.综上可知,鸡粪作为氮源添加对椰子叶堆肥的腐殖化效果最好,研究结果为海南地区椰子叶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堆肥 椰子叶 氮源 腐殖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