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向日葵单染色体显微分离及特异文库的构建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 2014 CSCD
摘要:采用玻璃针分离法,通过显微操作系统成功地分离到内葵杂3号三交种和单交种的随体染色体,经两轮LA-PCR扩增得到250~1 500 bp的DNA片段。用各自的基因组DNA标记成探针,与随体染色体扩增产物进行Southern杂交,显示杂交信号,证明内葵杂3号三交种和单交种随体染色体DNA已被成功扩增。将第2轮PCR产物构建质粒文库,得到三交种和单交种克隆数分别约为2.26×105和2.57×105。各随机挑取30个重组子进行分析,发现插入片段大小分别为200~700 bp和200~500 bp,平均插入片段大小分别为535 bp和480 bp。这是染色体微分离与微克隆技术首次在向日葵上的应用。
关键词: 向日葵 染色体 显微分离 PCR扩增 单染色体文库


应用RFV评价鄂尔多斯荒漠草原优势牧草营养价值
《畜牧与饲料科学 》 2014
摘要:将采自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的禾本科牧草3种、豆科牧草3种和菊科牧草3种分别于6月、7月和9月刈割晾干,共制得27个样本。通过应用饲料相对指数(RFV)进行综合评定可知:将6月、7月和9月分别刈割的同一品种牧草混合后,品质最好的为中苜2号,其次是沙打旺,再次是沙蒿,最差的是花棒;同种牧草不同刈割期比较可知:对于禾本科牧草来说,针茅、冰草和中苜2号在不同刈割期营养价值的大小顺序为6月>7月>9月;对于豆科牧草来说,花棒、沙打旺在不同刈割期营养价值的大小顺序为6月>7月>9月,但草木樨在不同刈割期营养价值的大小顺序则为6月>9月>7月;对于菊科牧草来说,沙蒿、猪毛蒿、籽蒿在不同刈割期营养价值的大小顺序为7月>6月>9月。


长期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干旱区栗钙土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阐明不同施肥方式对干旱区栗钙土中微生物量碳含量的影响,利用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的季节变化及其在不同土层中的分布。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不同施肥方式均增加了微生物量碳的平均含量,其中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NPKM)的增幅最大,其次是单施有机肥(M),单施化肥(NPK)的增幅最小,增幅分别为56.7%、39.9%和27.3%。不同施肥方式下的微生物量碳均有较明显的季节变化,马铃薯苗期和收获后的微生物量碳含量较低,变化范围为40.6~51.4mg·kg~(-1),马铃薯块茎形成期和膨大期含量最高,变化范围为49.2~63.4mg·kg~(-1)。不同施肥方式下微生物量碳的含量及处理之间的差异在0~10cm土层最大,随着土层的加深,微生物量碳的含量及处理间差异均减小。所以在阴山北麓地区增施有机肥,尤其是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对增加耕层土壤有机质,提升微生物量碳含量有重要作用。
犬皮肤癣菌病病原的分离及其ITS区序列分析
《畜牧与饲料科学 》 2014
摘要:分离一例格力犬皮肤癣菌病的病原,并对其ITS区序列进行分析,以确定其种属。用沙氏培养基对病料进行分离、培养,根据菌落形态特征与镜检结果对分离到的病原菌进行初步鉴定,采用真菌鉴定通用引物ITS1及ITS4对分离菌的ITS区序列进行PCR扩增、测序,将测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其亲缘关系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分离到的病原菌经形态学鉴定,被初步判定为小孢子菌属真菌,其ITS区序列与Gen Bank中的犬小孢子菌(ATCC 36299)的ITS序列(FJ 385030.1)相似性为99%,且在系统发育树上属同一分支。结果表明,引起该犬皮肤癣菌病的病原菌为犬小孢子菌。


不同根区温度对辣椒幼苗生长及光合参数的影响
《北方园艺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日光温室低地温障碍已成为制约果菜类越冬栽培的现状,以3个辣椒品种为试材,设置日光温室辣椒幼苗不同根区温度处理,研究了不同根区温度对辣椒幼苗地上、地下部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日光温室冬季辣椒栽培土壤温度条件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适温处理(CK)相比,亚适温和低温处理,降低了辣椒幼苗的株高、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及全株干重,延缓了叶片生长,增加了根冠比;降低了辣椒幼苗叶片SPAD值、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


热应激对奶山羊瘤胃黏膜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热应激对奶山羊瘤胃黏膜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将8只体况良好,体重、年龄、胎次和产奶量相近,处于泌乳中后期的奶山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热应激组,每组4只羊。饲养环境采取人工控温控湿。试验期45 d,在试验30和45 d时,采集瘤胃背囊和腹囊组织,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实时定量PCR法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其闭合蛋白(claudin)、闭锁小带蛋白1(ZO-1)蛋白的结构分布、基因mRNA表达量和蛋白表达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热应激组(30 d)背囊和腹囊中claudin、ZO-1蛋白的信号强度和表达量均有所下降,而热应激组(45 d)下降更为严重。与对照组相比,热应激组(30 d)背囊和腹囊中claudin、ZO-1基因mRNA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0.05),而热应激组(45 d)则显著低于热应激组(30 d)(P<0.05)。结果提示,热应激对瘤胃黏膜的结构和完整性的破坏与瘤胃黏膜紧密连接蛋白表达量下降有关。


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七十五) 加工番茄病害主要类型及防治建议
《中国蔬菜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番茄制品出口国,与美国加州、地中海并列为世界三大番茄酱产区。2014年,全国加工番茄种植面积7万hm2(105万亩),新疆种植面积5.9万hm2(89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的八成以上,加工番茄产业已经成为新疆经济增长的一个支柱产业。然而,由于病害的发生,导致加工番茄品质和产量降低,给农民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我们于2013~2014年对新疆、内蒙古、宁夏等加工番茄主


紧密连接与酸中毒后瘤胃上皮屏障功能的研究进展
《中国兽医杂志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瘤胃上皮细胞间的连接,从顶端到基膜依次为紧密连接(Tjs)、缝隙连接、粘附连接及桥粒连接等,尤其是Tjs最为重要~([1-2])。了解Tjs在酸中毒后瘤胃屏障功能中的作用,可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新思路。1瘤胃上皮细胞的紧密连接1.1紧密连接的结构紧密连接又称闭锁小带,除具有机械连接作用外,更重要的是封闭细胞间隙进入组织内。Tjs的形状和渗透性决定上皮组织的完整性以及对物质的阻抗力。Tjs是构成瘤胃上皮屏障功能最重要的结构,Tjs主要由紧密连接蛋白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