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垦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5364条记录
不同生态环境对陆地棉杂交F_2代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黄河流域棉区的河南新乡(环境Ⅰ)和西北内陆棉区的新疆石河子(环境Ⅱ)两种不同的生态环境下,对陆地棉杂交F2代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变异系数、相关、通径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环境性状的变异系数皮棉产量和单株铃数均最大,生育期均最小,铃重、籽指和衣分存在较大差别。两种环境各性状间的相关不尽一致,单株铃数与衣分、衣指、籽指,衣分与衣指,皮棉产量与始节高度、衣分、籽指间均表现出正负相关的明显差别。两种环境株高、总果枝数、单株铃数、铃重和衣指与皮棉产量的相关系数和直接通径系数均为正值,对这些性状直接选择是有效的;衣分在环境Ⅱ与皮棉产量的相关系数和直接通径系数虽均为负值,但可通过衣指对皮棉产量有较大促进作用;一些性状与皮棉产量的相关系数和直接通径系数均为负值,对其选择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回归分析进一步明确了环境Ⅰ中株高、单株铃数和衣指对皮棉产量有显著影响,环境Ⅱ中生育期、总果枝数、单株铃数和铃重对皮棉产量有显著影响,为棉花产量的生态穿梭育种明确了主攻方向。

关键词: 陆地棉 F2代 相关 通径 逐步回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高红地球葡萄商品率配套综合技术

北方园艺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在新疆地区,研发葡萄果实专用膨大剂,集成创新专用膨大剂使用、水肥管理、整形修剪、疏穗疏果、套袋转穗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形成提高葡萄商品率关键技术配套模式,并进行示范推广。结果表明:该技术可提高红地球葡萄的商品率和一、二级果率,使广大果农增产增收。

关键词: 红地球葡萄 提高商品率 关键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绿洲农区油用向日葵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新疆农垦科技 2010

摘要:新疆绿洲农区属半干旱灌溉农业区,近几年随着新疆种植结构的调整,油葵作为一种抗旱、耐瘠、适应性强的油料作物正在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新疆绿洲农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樟子松培育专家系统的研制

林业科技 2010

摘要:樟子松培育专家系统以PAID为开发平台,融汇了大量的专家知识和实际经验,遵循专家系统开发工具的知识表示和推理机制,达到了为林业用户提供决策支持的目标。

关键词: 樟子松 育苗 PAID 专家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QZ-5.4型清膜整地联合作业机的研制

新疆农机化 2010

摘要:简要分析了播前清除地表残膜的必要性,介绍了1QM-5.4清膜整地联合作业机的结构、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参数、特点及试验情况。

关键词: 清膜整地 联合作业 残膜污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陆早40号在不同栽培模式下干物质的积累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0

摘要:进行不同栽培模式下的棉花3种覆膜点播机械播种,结果表明:覆盖地膜的棉花现蕾,开花、吐絮早,干物质积累表现为覆膜>接膜>裸地。但是棉花覆盖技术的应用也带来土壤污染的严重问题,提出了裸地栽培和结合育苗移栽是今后新疆棉花种植的主要选择。

关键词: 棉花 覆膜栽培 干物质积累 新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对棉花苗期害虫防效的研究

中国棉花 2010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筛选适宜在新疆石河子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熟期适中的杂交玉米新品种。[方法]通过12个玉米品种进行田间对比试验,并对各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室内考种和田间产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各玉米品种的生育期具有明显差别;川单14株高、穗位高均最高;2个密度条件下MC716产量均最高,较对照分别增产5.56%和16.62%,综合抗病性强,果穗外观品质优。[结论]MC716、先玉335、浚单20、沈单16、DH6053、Mc103、吉单261品种可以作为新疆石河子地区主推品种。

关键词: 玉米 品种比较 产量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伊犁地区冬小麦品质与产量性状间的关系研究

中国种业 2010

摘要:以新疆兵团农四师农科所冬小麦品比试验的参试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品质与产量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子粒产量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湿面筋含量、沉淀值、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评价值、软化度相关不显著。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相关关系不显著。沉淀值与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相关关系不显著。因此该地区优质与高产结合改良的重点是协调子粒产量与蛋白质含量。

关键词: 伊犁 冬小麦 品质性状 产量性状 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精子预处理和第一极体位置对绵羊胞质内显微受精的影响

中国畜牧杂志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实验分别采用DTT处理与不处理精子的比较;活精子和死精子进行精子胞浆内注射(ICSI);第一极体位于6点和12点的不同位置,研究3个因素对绵羊精子胞质内显微受精的影响.结果表明:DTT处理与不处理在卵裂率上差异不显著(P>0.05),囊胚发育率差异显著(P<0.05).在第一极体位置,死、活精子对ICSI的卵裂率及囊胚率无明显影响(P>0.05).

关键词: 卵母细胞 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绵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