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新疆小麦品种Wx基因组成及其淀粉糊化特性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给新疆小麦淀粉品质改良和优质面条小麦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利用Wx-A1、Wx-B1和Wx-D1位点的3个STS标记(MAG264、BDFL-BRD和MAG269)对250份新疆小麦品种(包括157份冬小麦品种和93份春小麦品种)Wx基因的组成进行了鉴定,同时测试了185份冬、春小麦品种的淀粉糊化特性。结果表明,新疆小麦品种(系)Wx基因组成比较单一,以野生型(Wx-A1a/Wx-B1a/Wx-D1a)为主,占参试品种总数的84.0%,除了在Wx-B1位点发现亚基缺失的品种(缺失比例为13.6%)外,没有发现其他亚基缺失类型。Wx-B1蛋白亚基缺失比例在冬、春小麦间差异较大,春小麦品种Wx-B1亚基缺失比例(21.5%)要高于冬小麦品种(8.9%);农家品种、引进品种和育成品种中Wx-B1亚基缺失比例也各不相同,依次为0%、5.6%和22.6%。分析表明,新疆小麦品种淀粉糊化特性变异范围相当广泛,冬、春小麦品种在峰值黏度、稀澥值和反弹值等主要淀粉指标上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春小麦品种的淀粉特性优于冬小麦品种,并且Wx-B1亚基缺失体淀粉糊化特性的平均表现总体优于非缺失体。本研究所用3个分子标记对小麦基因组DNA扩增的稳定性、重复性较好,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可以用于小麦品种Wx基因组成的鉴定和糯质专用小麦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BYJ-12棉花育苗精密播种机的设计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0
摘要:育苗播种是设施农业生产的主要环节之一,为提高温室大棚棉花裸根育苗播种的效率,设计了一种基于棉花基质苗床的精密播种机。该机采用4kW的微耕机牵引作业,工作时微型开沟器开出种沟,排种器在镇压整形轮的带动下转动,当排种器转动到设定位置时,开启活门碰撞块打开存种室,将种子排出。镇压整形轮在畦面上滚动,将畦面整平、给种行盖土、对种行进行镇压。播种试验表明:当微耕机行走速度0.6m/s时,单粒籽率≥92%,双粒籽率≤5%,空穴率≤3%,播种效果良好,满足基质苗床精密播种的技术要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播期对早熟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新疆农垦科技 》 2010
摘要:本文探讨了播期对复播大豆生长发育特点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栽培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除受品种本身丰产潜力等因素影响外,播期的早晚是影响复播大豆产量的主要因素。要提高复播大豆产量,必须抢时早播,为创造高产提供较充裕的生育时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BMPR-I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西北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BMPR-IB基因为绵羊产羔数的主效基因,以中国美利奴羊(军垦型)多胎品系为材料,利用PCR-SS-CP、PCR-RFLP和基因测序分析BMPR-IB基因5′非翻译区、编码区和3′非翻译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研究该基因SNP位点与绵羊高繁殖力的相关性。结果表明,BMPR-IB基因5′非翻译区不存在多态性,编码区存在2个碱基突变(746A→G和1113C→A),3′非翻译区存在1个碱基突变(1354A→G)。最小二乘模型分析表明,A746G突变对绵羊高产羔数的影响达到极显著程度(P<0.001),A1354G突变对绵羊高产羔数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A746G位点能够用于高繁殖力中国美利奴羊(军垦型)多胎品系的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美利奴羊IGFBP-3基因内含子4区的PCR-RFLP多态性分析
《中国畜牧兽医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针对在绵羊IGFBP-3基因内含子4区新发现的1个SNP位点(C218T),建立了PCR-RFLP的基因分型方法。利用该方法对353只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进行了多态性检测,结果显示,有CC(249bp)、CT(249/216/33bp)和TT(216/33bp)3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2、0.41和0.07;有C、T2种等位基因,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72、0.28。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对中国美利奴部分羊毛生产性能有一定的影响,CC基因型个体的毛丛长度显著短于TT基因型个体(P<0.05),其毛囊密度显著高于CT和TT基因型个体(P<0.05)。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单核苷酸多态性 羊毛性状 中国美利奴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不同种植方式对陆地棉多个性状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种植方式在海南对陆地棉部分植株性状的影响。以2个不同基因型陆地棉新品系为材料,研究了垄作覆膜和平作覆膜两种种植方式对陆地棉主根长度、侧根数目、株高、单株铃数、成铃率、单铃重、果枝始节位及小区产量的影响。垄作覆膜方式下陆地棉品系主根长度、侧根数目、株高、单株铃数和产量极显著高于平作覆膜,果枝始节位和单铃重差异不显著;在整个花铃期阶段,垄作覆膜下的结铃数目均明显大于平作覆膜,而其成铃率在降温前低于平作覆膜,升温后渐渐接近或高于平作覆膜水平。大力推广垄作覆膜种植方式是提高海南陆地棉育种工作成效的一项有效举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