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转基因水稻研究及其生物安全性问题
《吉林农业科学 》 2005 CSCD
摘要: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栽培稻,创造转基因水稻的方法为提高水稻产量、品质和抗性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重点阐述了转基因水稻的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发展趋势及生物安全性问题和对策。


吉林省中部优质高产大豆品种的筛选
《吉林农业科学 》 2005 CSCD
摘要:通过对吉林省中部地区不同生态区域推广的优质大豆品种进行筛选和调查分析,确定适宜该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大豆品种有12个,其中中东部生态区3个,中北部生态区3个,中南部生态区6个。


施钾对高油玉米和普通玉米吸钾特性及子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研究钾肥用量对高油玉米和普通玉米吸钾特性及子粒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品种钾素吸收最大速率随施钾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在施K2O 90150 kg/hm2范围内,通油1号的钾素吸收最大速率大于四密25。成熟期通油1号的吸钾总量明显高于四密25,但其子粒产量却低于四密25。玉米子粒的钾素绝大部分来源于开花后根系的吸收。通油1号开花后根系钾素吸收量和成熟期子粒钾素吸收总量明显高于四密25。高油玉米通油1号含有较高的脂肪酸和蛋白质含量,但淀粉含量较低。施钾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增加了子粒中脂肪和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但减少了淀粉总量和支链淀粉含量。表明子粒中淀粉、蛋白质、脂肪和产量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AFLP分子标记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
《吉林农业科学 》 2005 CSCD
摘要: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A(FLP)是一项新发展的分子标记技术,它基于选择性扩增完全酶切消化后的基因组D NA片段,包括酶切与连接、选择性扩增和检测分析3个步骤。该技术综合了RFLP的可靠性和RA PD的高效性,可适用于任何来源和各种复杂度的DNA。在此论述了该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和技术流程,及近年来的发展与应用研究。


玉米常规育种中存在的问题的生物技术解决方案
《分子植物育种 》 2005 CSCD
摘要: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育种家利用生物技术途径解决玉米常规育种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已成为可能。转基因技术可使玉米基因组本来不存在的外源基因导入进去,培育成具有“外来性状”的转基因玉米;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可以将多基因控制的性状快速地聚合在一起,培育出高产、优质、多抗性聚合的超级玉米品种。而目前玉米的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如何有效地结合,是国内外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本文就当前玉米常规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和生物技术的优势做了讨论,并提出有效相结合的建议,以期今后能更快地培育出优质、高产的多抗性聚合新品种。


日本青贮饲料的生产与防止二次发酵的技术
《吉林农业科学 》 2005 CSCD
摘要:阐述了日本青贮饲料的生产种类:牧草青贮饲料、饲料作物青贮饲料、生粕类青贮饲料、蔬菜等副产物青贮饲料和禾谷类青贮饲料等,并介绍了防止二次发酵的生产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