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中国-乌干达农业国际合作探讨
《对外经贸 》 2021
摘要:乌干达地处东非中心区域,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明显,周边地区市场消费辐射能力强,人口增长快,农业发展潜力巨大,也是中国在非洲的重要国际合作伙伴.农牧渔业是乌干达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的重要推动力.分析乌干达农业发展现状及特点、农业国际合作的有利条件,结合中乌农业合作现状,探讨中乌农业国际合作重点产业,为深化两国农牧渔业方面的合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乌干达;农业;国际合作;风险;建议


白嗉黑鸭杂交利用效果的研究
《中国家禽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对白嗉黑鸭的生产性能进行改良,研究以白嗉黑鸭白壳系和北京鸭为素材,进行正反杂交试验,并设纯系为对照组,对公母鸭的孵化效果、F,代生长性能、羽毛颜色和杂种优势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后代公、母鸭的10周龄体重在正反交组合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B组(白嗉黑鸭白壳系♂×北京鸭♀)的孵化效果最佳,种蛋受精率和受精蛋孵化率分别为97.3%和84.3%;在0~10周龄,试验B组后代生长性能均呈现正杂种优势(H%:2.18%~7.99%),并且公、母鸭的平均杂种优势率均高于A组(北京鸭♂×白嗉黑鸭白壳系♀);试验A组白嗉黑羽的比例较高,为92.33%.试验结果表明:B组对生长性能的改良效果更好.


不同施肥量配合纳米碳肥料增效剂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钾肥的适宜管理措施和提高钾肥利用率,采用纳米碳肥料增效剂配合不同施肥量,对不同施肥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和钾肥利用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纳米碳配合70%常规施肥的株高和主茎粗高于纳米碳配合常规施肥,纳米碳配合70%钾量常规施肥的株高和主茎粗高于纳米碳配合无钾常规施肥;纳米碳配合70%常规施肥的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高于其他处理。纳米碳配合70%钾量常规施肥产量最高,其次是纳米碳配合70%常规施肥,纳米碳配合70%钾量常规施肥产量仅比纳米碳配合70%常规施肥高0.24%;纳米碳配合常规施肥较常规施肥产量降低。纳米碳配合70%常规施肥和纳米碳配合70%钾量常规施肥较其他处理降低马铃薯粗蛋白质含量的效果好,添加纳米碳肥料增效剂的处理均能提高淀粉含量。纳米碳配合70%常规施肥钾肥利用率最高,达68.07%,纳米碳配合70%钾量常规施肥的钾肥利用率为39.74%,均明显高于常规施肥。综上所述,减肥30%并添加纳米碳肥料增效剂在保证产量和品质的同时,钾肥利用率优于其他施肥措施。


"十三五"我国蔬菜育苗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蔬菜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育苗是蔬菜生产重要环节,近年来我国蔬菜育苗技术取得显著进展.本文系统总结了"十三五"期间我国蔬菜育苗在种子处理、基质生产、生长发育调控、嫁接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蔬菜;育苗技术;研究进展


火麻籽多肽对高脂饮食喂养大鼠血脂的影响
《食品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对火麻籽多肽进行降血脂功能性进行研究。方法:选取60只SD雄性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分成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组(50只),正常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模型组饲喂高脂饲料,连续饲喂4周建立高血脂模型大鼠;造模成功后将模型组平均分为高脂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辛伐他汀,10 mg/kg mb)和火麻籽多肽低(200 mg/kg mb)、中(400 mg/kg mb)、高(800 mg/kg mb)剂量组,分别经口灌胃饲喂4周后测定大鼠体质量,脏器指数,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谷草转氨酶(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血液流变学变化,肝脏病理切片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与高脂模型组相比,火麻籽多肽能够抑制大鼠的体质量增长,降低肝脏指数和血清中TC、TG、LDL-C、AST、ALT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动脉硬化指数,改善大鼠血流变学指标,降低大鼠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改善肝脏脂肪变性情况。结论:火麻籽多肽对高脂饮食喂养大鼠具有一定的降脂作用。


水直播与移栽对水稻穗部性状及籽粒形态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为明确寒地稻田水直播最佳生产技术方案,本研究对适合黑龙江省第三、第四积温带栽培的10个水稻品种,进行了移栽和水直播两种栽培技术试验,调查水直播稻穗部性状相对移栽稻穗部变化和籽粒形态差异。结果表明:栽培方式能够影响水稻穗部性状和籽粒的外观形态。水直播稻穗部一、二次枝梗数量和着生粒数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移栽稻,空粒数较移栽稻显著或极显著增加,穗长变化不显著,着粒密度显著下降。两种栽培方式穗部二次枝梗空秕率均高于一次枝梗。水直播稻穗千粒重极显著低于移栽稻,二次枝梗千粒重下降幅度高于一次枝梗,达极显著水平。水直播稻一、二次枝梗稻谷粒长增加,稻谷和糙米粒宽度未产生明显影响,稻谷厚度均有下降。使用水直播技术生产水稻,大部分品种其穗部和籽粒指标性状低于移栽方式,因此筛选和使用适合水直播的品种和提高单位面积收获实粒数的管理方式,是提高水直播稻产量的最有效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