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346条记录
DNA甲基化在植物雄性不育中的研究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雄性不育作为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手段,其不育的分子生物学机理成为研究热点。除不育基因挖掘之外,作为主要的表观遗传修饰方式的DNA甲基化也逐渐成为研究植物雄性不育的重要方法。本文从介绍植物甲基化的模式及研究方法开始,重点阐述了近年来在植物尤其是水稻、小麦和玉米中由花粉不育引起的雄性不育材料的甲基化差异和相关元件的调控,并对未来的相关研究工作予以展望。希望本综述为人们进一步研究DNA甲基化在植物雄性不育中的作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 植物 雄性不育 DNA甲基化 调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不同时期骨干玉米黄改系主要性状配合力分析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采用NCII设计,以吉V203、PH6WC、郑58、MO17、97144为测验种,与黄早四及5份吉林省不同历史时期主要应用黄改系配制30个测交组合,利用完全区组田间试验,分析黄改系主要性状配合力。结果表明,对黄早四遗传改良因性状而异。单株产量、行粒数、籽粒含水量和出籽率性状无显著变化,保持黄早四原有配合力。而散粉期、吐丝期、穗重、穗长、穗粗、穗行数、百粒重性状则显著改良。改良性状呈现趋势:四-444之后选育的黄改系延迟散粉、吐丝期,推迟生育期;向缩短穗粗方向改良;穗重、穗长、穗行数、百粒重性状向增加或减少两个方向同时改良。综合各性状一般配合力,吉853表现最好。为吉林省玉米黄改系育种、生产应用以及新一轮遗传改良奠定基础。

关键词: 吉林省 不同时期 黄改系 配合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玉米品种基本性状的选择趋势分析

东北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依据玉米DUS测试指南,对吉林省近年来123份玉米审定品种进行性状数据采集,通过数据分析,揭示近年来吉林省玉米优良品种在基本性状选育上的一般规律及趋势,为吉林省当地玉米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 基本性状 DUS测试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亚麻新品种吉亚6号选育报告

农技服务 2016

摘要:吉亚6号是以优质、抗性强的不列颠油用亚麻ARNY为母本,以抗逆性好油用亚麻-坝亚3号为父本经过杂交,然后用ARNY回交,通过系谱法选择,育成的亚麻新品种。主要特征是优质高产、抗逆性强、成熟期一致,落黄好的特性。该品系在籽粒产量相对高产稳定。种子产量:三年区域平均籽粒产量1298.07kg/hm~2,比对照陇亚10号增产17.85%;三年生产示范平均籽粒产量1611.57kg/hm~2,比对照陇亚10号增产21.71%。

关键词: 亚麻 新品种 吉亚6号 选育 报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肉用西门塔尔牛育种目标性状的选择及其经济权重的测算

中国畜牧兽医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选育中国西门塔尔牛肉用品系,本研究从中国肉用西门塔尔牛育种实践出发,确定了适应当前中国肉用西门塔尔牛的育种目标性状和选择性状。采用差额法计算出各目标性状的边际效益,并通过各目标性状表型值的遗传标准差校正边际效益,得到相应育种目标性状的经济权重。结果表明,中国肉用西门塔尔牛近期的育种目标性状主要包括生长发育性状(断奶重、育肥期日增重、18月龄体重)、胴体性状(胴体品质、屠宰率、净肉率)及繁殖性状(初产年龄、产犊间隔和留群时间)。在现有市场和生产条件下,上述育种目标性状的边际效益分别为17.93元/kg、16.2元/kg、7.17元/kg、297.99元/级、497.82元/%、594.46元/%、-3.62元/d、-26.55元/d、232.75元/y,3类性状中生长发育性状、胴体性状及繁殖性状的经济权重之比为31.49%∶15.86%∶52.65%,约为2∶1∶3,繁殖性状占总经济权重最高,其次是生长发育性状和胴体性状。综上所述,在中国肉用西门塔尔牛育种过程中,繁殖性状具有最重要的地位,需加强繁殖性状的选择力度。

关键词: 中国肉用西门塔尔牛 育种目标 经济权重 边际效益

三个猪种肌肉脂肪酸含量分析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评定猪的肌肉营养成分,试验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长白山野猪、松辽黑猪、杜长大白猪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和脂肪酸组成情况。结果表明:长白山野猪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低于松辽黑猪和杜长大白猪(P<0.01),亚油酸、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极显著高于杜长大白猪(P<0.01);长白山野猪鲜肉中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低于松辽黑猪和杜长大白猪(P<0.01),亚油酸含量极显著高于杜长大白猪(P<0.01)。说明长白山野猪肌内脂肪酸相对比例和含量表现良好,值得在肉猪选育中应用。

关键词: 长白山野猪 松辽黑猪 杜长大白猪 背最长肌 肌内脂肪 脂肪酸组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磷水平下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及土壤磷素平衡研究

东北农业科学 2016

摘要:通过2年(2014~2015)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不同磷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养分积累、磷素利用效率、土壤有效磷含量变化及磷素收支平衡的影响。试验施磷量(P2O5)从低到高设P0(不施磷)、P1(40 kg/hm~2)、P2(80 kg/hm~2)、P3(120 kg/hm~2)和P4(160 kg/hm~2)5个处理。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施磷可增加水稻产量,且在施磷量40~120 kg/hm~2范围内,水稻产量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磷肥用量增加至160 kg/hm~2,水稻产量下降。施磷可显著提高水稻成熟期子粒氮、磷、钾积累量。磷肥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均随施磷量的增加而下降,分别由31.8%、15.9 kg/kg和241.0 kg/kg下降至19.2%、9.5 kg/kg和65.8 kg/kg。磷收获指数表现为随施磷量的增加先增后降,以施磷量120 kg/hm~2处理最高,为68.9%。与不施磷肥处理相比,施磷可增加0~40 cm土壤有效磷含量,并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连续种植2季水稻后,P0、P1和P2处理的土壤磷素平衡值均表现为亏缺,亏缺量随施磷量的增加而下降。P3和P4处理的土壤磷素表现为盈余,并随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对磷肥用量(x,kg/hm~2)与土壤磷素表观盈亏量(y,kg/hm~2)进行拟合,得出与土壤磷素盈亏持平的水稻施磷量为98.2 kg/hm~2。综合考虑施磷水稻产量、养分积累、磷肥利用效率、土壤有效磷变化和表观平衡等方面的因素,在本试验条件下,适宜磷肥用量应控制在98.2~120 kg/hm~2范围内较为适宜。

关键词: 施磷量 水稻产量 土壤有效磷 磷素利用率 磷素平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东部坡耕地白浆土种植不同玉米品种对产量的影响

现代农业科技 2016

摘要:对8个玉米新品种进行品种筛选试验,通过对生育期、叶片生长速度、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结果分析,银河33、银河156、齐丹1的产量最高,分别为10 835.8、10 457.6、9 954.6 kg/hm~2,它们的千粒重也最高,其商品粮的质量较好,为该区域玉米生产达到增产增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 玉米 品种 产量 白浆土 坡耕地 吉林省东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花生苗期病虫害发生概况初报

东北农业科学 2016

摘要:[目的]了解和初步掌握吉林省花生苗期病虫害发生概况和危害程度。[方法]在花生主产区,采用随机取样、分级计数和实地估测法对苗期病虫害发生概况进行调查。[结果]累计调查1 200多公顷,约占我省花生种植面积的1.3%。花生苗期主要病害为根腐病和立枯病,危害率占苗期病害总体的75%以上;主要虫害为蛴螬和花生蚜,危害率占苗期虫害总体的80%左右。[结论]吉林省花生苗期根腐病、立枯病、蛴螬、花生蚜发生较为普遍、危害重。其防控技术有待于完善和普及。

关键词: 花生 苗期 病虫害 调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野菜新品种“翠绿水芹菜”选育

北方园艺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翠绿水芹菜"是来源于野生水芹菜,经人工驯化培育获得的新品种。植株翠绿,茎细长、中空,具有匍匐生长的习性,各节位间均能长出新的植株体,节间有须根,叶互生,羽状复叶,小叶互生,卵圆形或菱状椭圆形,叶缘锯齿状。香味浓郁,营养丰富。

关键词: 山野菜 水芹菜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