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527条记录
小麦/玉米带田作物氮营养特点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1991~1992年在张掖灌漠土上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①带田小麦与玉米在共生期对氮资源存在着竞争,小麦的竞争能力大于玉米。②带田小麦的氮吸收效率均高于单种,而玉米多低于单种,带田整体则高于当量面积的单种。③带田小麦的氮利用效率多低于单种,玉米在施肥处理中多高于单种,而带田整体在多数情况下都低于当量面积的单种。④仅就氮的营养而论,带田的间作优势几乎完全来自氮吸收效率的贡献,氮利用效率的贡献或者为0,或者为负值

关键词: 小麦/玉米,带状间作,氮素营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条锈菌新小种条中30、31号的研究

植物保护学报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报道了1991年以来对新小种条中30、31号鉴定与致病性的研究。继1991年发现对绵阳系成株小麦有致病力的、对Hybrid46有毒的新致病类型91—1,1993年又发现了新的致病类型93—1。根据它们对我国鉴别寄主的反应,命名为条中30、31号。与条中28、29号相比,新小种具有更宽毒性基因组成和更高的相对寄生适合度值,它们对我国生产品种、高代品系和重要抗源有更广的致病范围。证实两个新小种的出现和发展是绵阳系小麦抗条锈变异的主要因素,建议加强对新小种抗病育种和流行预测的研究。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 生理小种 致病性 毒性基因

三种药剂根施防治棉蚜药效试验

农药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涕灭威、克百威和甲拌磷3种药剂推荐剂量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大面积极施药剂防治棉蚜应首选涕灭威;涕灭威不同剂量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根施涕灭威防治棉蚜的适宜剂量为1.0~1.5公斤/667米2。

关键词: 药剂,根施,棉蚜,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资源集约型耕作制──北方旱农持续发展的耕作制

甘肃农业科技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北方旱地农业持续发展状况、非持续性因素的特殊性、农业生产资源的有限性和可集约性,初步提出了一个以生物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技术资源等各种资源集约、协调、互补、高效的精细耕作制度新思路,并且在旱农地区进行了成功的实践。

关键词: 资源集约,持续农业,耕作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蔬菜无土栽培技术

甘肃农业科技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蔬菜无土栽培技术甘肃省农科院(兰州730070)董德民无土栽培是没有土壤的条件下种植蔬菜或其它作物的一项新技术,这一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克服了常规栽培对土壤的依赖性和局限性,可避免土传病害,获得无公害蔬菜。由于无土栽培营养充足、透光性好,作物根系十分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扶贫重在扶智

农业科技管理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贫困只是愚昧的外在表现形式,而愚昧则是导致贫困的内部根源。文章提出四条具体的扶智措施。

关键词: 贫困,扶贫,智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省冬小麦新品种选育协作攻关10年回顾

甘肃农业科技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甘肃省冬小麦新品种选育协作攻关10年回顾周文麟,张正英(甘肃省农科院兰州730070)冬小麦是甘肃的主要粮食作物,冬小麦生产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全省的粮食生产形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优良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是粮食增产技术措施中局活跃、最经济、最有效的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峰市庭院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

甘肃农业科技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西峰市庭院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刘恭,汪建国(甘肃省农科院兰州730070)最近,我们受省政协农业委员会的委托,对西峰市庭院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西峰市庭院经济发展状况西峰市管辖8乡1镇,114个行政村,1032个自然村,有农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散黑穗病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甘肃农业科技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依据6块田调查结果,经频次概率拟合,小麦散黑穗病田间分布既符合Neyman分布,也符合负二项分布,有两块同时还符合Poisson分布。聚集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为聚集分布,其聚块面积为lm ̄2左右。经Iwao回归和Taylor指数拟合,前者为m ̄*=0.4597+1.0830x(r=0.8507),后者为logS ̄2=log1.5944+0.9517logx。4种抽样方法与抽样总体比较,差异均不显著,但以五点式取样囊接近对照,且方便易扦。文中还给出了小麦散黑穗病的最佳抽样量和序贯抽样式。

关键词: 小麦,散黑穗病,空间分布型,抽样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褐侧耳的初步研究

甘肃农业科技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褐侧耳的初步研究胡美蓉,赵萍赵瑛(甘肃农业大学兰州730070)(甘肃省农业科学院)1986年,我们从野生侧耳中分离获得侧耳属新菌种一株。它属担子菌纲,伞菌目.口蘑科,侧耳属。因其菌盖为褐色,故名褐侧耳(Brownpleurotus)。1菌种来源取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