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苦瓜MAP30基因启动子克隆与单倍型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MAP30基因的表达调控规律,从苦瓜种质Y5中克隆了MAP30基因上游包括起始密码子在内1 682 bp序列,选取转录起始位点上游1 500 bp序列利用PlantCARE在线启动子预测工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AP30启动子除了含有核心元件TATA-box和CAAT-box外,还含有大量的光响应元件、植物激素脱落酸响应元件、热胁迫响应元件、干旱应答元件、水杨酸应答元件等,该预测结果表明,MAP30启动子可能参与光、厌氧、逆境胁迫、脱落酸、水杨酸和乙烯等诱导,同时它还可能参与胚乳高效表达及昼夜节律调控。以30份苦瓜种质为材料,分析了MAP30启动子区域SNPs和In Dels分布情况,共发现37个SNPs位点和6个In Dels,SNPs分组发现,30份苦瓜种质资源MAP30基因启动子共存在3种单倍型,Y5、Y7、Y16、Y39、Y58、Y60、Y66、Y77、Y83、Y96、Y100、Y112、Y121属于第1组,Y43、Y50、Y90、Y108、Y113、Y115、Y140、Y141、Y144属于第2组,Y69、Y72、Y85、Y131、Y139、Y146、Y147、Y153属于第3组。结合顺式调控元件的位置,其中5个SNPs,342位点的T/C,584位点的A/G,783位点的G/T,872位点的A/G,1087位点的T/G,位于顺式调控元件内部,涉及的顺式调控元件分别为MBSI、ABRE、ARE、5UTR Py-rich stretch、GAG-motif、TC-rich repeats,SNP导致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发生改变,可能对MAP30基因的表达调控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揭示MAP30基因转录调控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凡纳滨对虾细胞色素P450(CYP370C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四川动物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细胞色素P450(CYP)酶系在机体的毒素、污染物和药物等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深入了解对虾CYP基因的结构和功能,采用c DNA末端快速克隆技术得到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CYP家族基因CYP370C2的全长c DNA序列,共1 745 bp,包含1个1 464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487个氨基酸。CYP370C2基因序列中具有CYP蛋白特有的血红素结合区、Ⅰ螺旋保守区、C螺旋保守区和K螺旋保守区。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CYP370C2基因序列与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的CYP基因相似度最高,为64%。CYP370C2基因在所有检测的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肝胰腺中的表达量最高,鳃和肠道次之。在48 h的氨氮胁迫试验中,胁迫24 h后,肝胰腺和鳃中的CYP370C2基因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上调,分别在48 h和24 h达到峰值。脂多糖(LPS)注射后,CYP370C2基因在肝胰腺中的相对表达量在3 h开始显著上升,在12 h达到最大值; CYP370C2基因在鳃中的表达在LPS注射后的3 h和6 h被显著抑制,12 h恢复至对照组水平,随后在24 h和48 h显著上调。这些实验结果显示,CYP370C2基因参与了氨氮胁迫响应和LPS刺激响应,表明CYP370C2基因可能在凡纳滨对虾抗环境胁迫和抗病原体的免疫防御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HPLC分析菠萝愈伤组织DNA甲基化水平
《热带作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菠萝DNA甲基化水平的HPLC测定方法,分析菠萝愈伤组织DNA甲基化水平变化,为进一步研究菠萝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机理奠定基础.通过对流动相和水解温度等条件的优化,建立菠萝DNA甲基化水平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分离C和5m-C的最佳流动相为甲醇∶磷酸二氢钾∶三乙胺为10∶90∶0.2(V/V),pH 3.0,DNA的最佳水解温度为90℃.利用此体系分析菠萝愈伤组织和胚性愈伤组织的DNA甲基化变化,结果表明,菠萝愈伤组织在分化过程中DNA总甲基化水平呈动态变化,变化范围为5.14%~96.86%.此外,胚性愈伤组织甲基化水平低于非胚性愈伤组织.推测DNA甲基化影响菠萝愈伤组织的分化及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查尔酮合酶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查尔酮合酶(chalcone synthase,CHS)是类黄酮合成的关键酶,在类黄酮的合成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为了探索CHS基因家族在调控黄酮类物质合成的功能,本研究对20个香蕉CHS基因家族基因结构、蛋白的基本理化性质、二级结构预测、亚细胞定位、保守基序等方面进行初步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1个香蕉CHS基因没有内含子,大多含有2~3个内含子;20个香蕉CHS蛋白中有6个偏碱性,6个显中性,8个偏酸性;除2个以无规则卷曲为主要构成元件外,香蕉CHS蛋白主要以α-螺旋为主要构成元件;稳定指数分析发现4个CHS蛋白为稳定蛋白;脂溶指数分析表明1个香蕉CHS蛋白为疏水性蛋白;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大多数CHS蛋白定位于细胞基质,一个分布于细胞核;基序1、基序2、基序3是该家族的保守基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温度下褐带卷蛾茧蜂实验种群生命表
《植物保护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温度对褐带卷蛾茧蜂Bracon adoxophyesi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研究了该蜂在6种温度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褐带卷蛾茧蜂各虫态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在36℃下产卵前期略高于32℃下的产卵前期,说明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均不利于卵巢发育。随温度降低,其世代历期显著延长,说明低温会显著抑制该蜂发育。各虫态的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符合Logistic模型。该寄生蜂产卵前期的发育起点温度高于其他阶段的发育起点温度。在24℃下单雌产卵量最高,为619.86粒,16℃和36℃下的产卵量最低,分别为139.60粒和154.43粒。在24、28和32℃时,其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101.78、74.25和73.41,在36℃和16℃时,其种群趋势指数较低,说明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均不利于其种群繁殖,且低温的影响大于高温。在24~32℃下,褐带卷蛾茧蜂的种群趋势指数较高,说明24~32℃是适宜该寄生蜂种群增长的温度范围。
关键词: 褐带卷蛾茧蜂 实验种群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生命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热力杀菌方式对番木瓜果汁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影响
《保鲜与加工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以海南"Dwarf solo"番木瓜原果汁及经巴氏灭菌、超高温瞬时灭菌(UHT)处理后的果汁为原材料,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分析其挥发性香气成分。结果表明,三种果汁检测到香气物质种类分别为38种、47种、39种,总含量分别为3 486.01、3 403.61、4 072.05μg/L。原果汁中异硫氰酸苄酯含量最高,达1 552.2μg/L。经过巴氏灭菌的果汁中具有陈腐味的L-α-松油醇含量升高了约100倍,癸酸由2.38μg/L增加到85.49μg/L,此外还新产生不良嗅感的辛酸、苯乙醛。经过UHT灭菌的果汁挥发性成分种类与原果汁相比变化较小,具有苦杏仁味的苯甲醛含量增加了近440μg/L。巴氏灭菌对番木瓜果汁挥发性成分破坏较大,UHT灭菌能较好的保持果汁原有风味。
关键词: 番木瓜 巴氏灭菌 UHT灭菌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香气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与国外香荚兰质构特性及挥发性成分差异性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穿刺法分析海南(Hainan,HI)、巴布亚新几内亚(Papua New Guinea,PNG)、马达加斯加(Madagascar,MG)香荚兰质构特性差异,利用电子鼻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技术对HI与PNG、MG香荚兰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比较。质构特性结果显示:表皮韧性大小关系为HI 关键词:
香荚兰
质构特性
挥发性成分
电子鼻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转绿型新叶黄化突变体ygr的表型特征与光合特性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观察水稻叶色突变体ygr在不同生长时期叶色表型的动态变化,并对其进行温度敏感性试验,同时测定其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苗期和分蘖期时,突变体ygr的每一张新生叶黄化的程度明显,而到孕穗期时,其叶色与野生型的相似;4个不同恒温条件下的温度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突变体ygr是一个低温表达型叶色突变体;突变体ygr未转绿黄化叶的净光合速率(Pn)、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PSⅡ的激发能捕获效率(Fv'/Fm')、光下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Φ_(PSⅡ))和电子传递速率(ETR)分别降低至8.87±1.67、0.70±0.04、0.27±0.07、0.17±0.05和89.84±28.29,均显著低于野生型。上述结果明确了突变体ygr的表型特征和光合特性,为突变体ygr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和促进其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色谱指纹图谱技术在咖啡质量控制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现代食品科技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就三种色谱技术(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和全二维色谱)及其在咖啡质量控制应用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通过对咖啡的起源、分布、主要成分和风味特征,以及色谱指纹图谱的构建方法进行描述,进一步揭示色谱指纹图谱技术在其品控方面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色谱技术作为一种物理化学的分离分析方法,克服了传统光学、质谱分析方法的缺点,即分析之前需要复杂的样品处理和分离过程。因此,色谱技术是最重要的一种分析方法,同时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分析方法之一。色谱技术兼有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检测灵敏度高等特点,使得其在咖啡的质量控制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将色谱技术与化学计量学进行结合以实现对咖啡产品的质量控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