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香荚兰浸膏精制工艺优化及挥发性成分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徐飞 1 ; 李娜 2 ; 初众 2 ; 张彦军 3 ;

作者机构: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国家重要热带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黑龙江东方学院食品与环境工程学部

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国家重要热带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黑龙江东方学院食品与环境工程学部

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国家重要热带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黑龙江东方学院食品与环境工程学部;

关键词: 香荚兰;浸膏;挥发性成分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18 年 04 期

页码: 188-193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对香荚兰浸膏进行精制,通过电子鼻、感官评定确定最佳溶剂,以主要化合物含量为指标优化溶剂比例及萃取次数,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浸膏精制前后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最佳溶剂为乙酸乙酯-正丁醇、溶剂体积比3∶7、萃取3次时香草醛相对含量最高为9.48%,香荚兰浸膏精制效果较好;浸膏精制后,芳香族类化合物相对含量由35.58%增加至51.00%,烷烃类化合物相对含量由4.42%减少至0.78%。该研究结果可为香荚兰浸膏综合利用及产品研发提供理论参考及技术支持。

  • 相关文献

[1]海南与国外香荚兰质构特性及挥发性成分差异性分析. 霍建文,张筠,徐飞,张彦军,初众. 2018

[2]海南红厚壳花浸膏、精油的提取及化学成分分析. 金惠娟,殷宁,彭黎旭,何书海. 2007

[3]海南树仔菜植株浸膏化学成分分析. 韩丙军,陈丽霞,何秀芬,彭黎旭. 2011

[4]香草兰产业开发与应用配套技术研究成果. 赵建平,王庆煌,宋应辉,赖剑雄. 2006

[5]醇提香荚兰过程中理化指标和风味物质分析. 李娜,金惠玉,徐飞,初众,张彦军. 2017

[6]香荚兰细胞培养及产香兰素研究初报. 张树珍,曾宪松,郑学勤,陈惠吟,昝丽梅. 1999

[7]海南香荚兰产业化发展种植模式探讨. 赵建平,赖剑雄,宋应辉. 1999

[8]香荚兰内生微生物的分离. 陈雪华,吕岱竹. 2010

[9]海南发展香草兰种植模式初探. 朱自慧. 2003

[10]香荚兰属种质研究与利用现状. 梁淑云,吴刚,杨逢春,张翠玲,文慧婷. 2009

[11]海南兴隆香荚兰产业化初探. 朱红英,朱自慧. 2002

[12]香荚兰细细胞培养及产香兰素研究初报. 张树珍,曾宪松. 1999

[13]香荚兰蕊喙结构生长发育研究. 苏凡. 2025

[14]桂七芒果果酒挥发性成分分析. ZHANG Ming,张明,SHUAI Xixiang,帅希祥,MA Feiyue. 2018

[15]热泵干燥对生咖啡豆活性物质和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研究. 董文江,杨静园,陆敏泉,胡荣锁. 2015

[16]天然橡胶凝杂胶除臭微生物筛选与效果评价. 丁丽,桂红星,黄红海,赵立广,李建伟,李艺璇. 2017

[17]HS-SPME-GC-MS分析油梨种子的挥发性成分. 罗立娜,韩树全,范建新,李茂富,马蔚红,王代谷,何凤平. 2020

[18]香露兜不同叶位挥发性成分差异性分析. 郭培培,黄志,秦晓威,陈思平,鱼欢,宗迎,贺书珍. 2020

[19]香荚兰籽中挥发性成分分析. 王海茹,初众,徐飞,张彦军,姚晶. 2018

[20]红心火龙果果酒挥发性成分分析. 殷俊伟,龚霄,王晓芳,刘洋洋,李积华,李亚军.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