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播期对不同生育类型水稻生长发育进程及产量的影响
《东北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探讨播期对不同生育类型水稻生长发育进程及产量的影响规律,为吉林省水稻品种播期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以中早熟品种长白25和中晚熟品种吉粳88为供试材料,设置5个播期处理,研究播期对水稻生育表现、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长白25和吉粳88有效分蘖临界期均有所延迟,生育期缩短,株高、地上部干物质量下降,产量降低,且对中晚熟品种吉粳88的影响更为明显。两品种生育期缩短幅度表现为:播期每推迟7 d,长白25平均生育期缩短5~6 d,吉粳88平均生育期缩短6~7 d。播期对两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对长白25的影响表现为:每穗粒数>穗数>结实率>千粒重;而对吉粳88的影响表现为:结实率>穗数>千粒重>每穗粒数。


尖孢镰刀菌唐菖蒲专化型原生质体制备优化及再生性能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唐菖蒲(Gladiolus hybridus Hort)根腐病是由尖孢镰刀菌唐菖蒲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Gladioli)引起的真菌性病害。原生质体是研究尖孢镰刀菌唐菖蒲专化型与唐菖蒲之间的互作关系的重要工具,试验以尖孢镰刀菌唐菖蒲专化型为供试菌株,进行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的优化与再生,明确培养基、菌龄、β-巯基乙醇预处理、酶选择以及酶解时间对原生质体产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PDB培养基中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优条件为15μLβ-巯基乙醇预处理1 h,在5%崩溃酶溶液酶解3 h。在此条件下,12~14 h菌丝的原生质体产量可达到1.4×107个/m L,再生率为57.4%。
关键词: 尖孢镰刀菌唐菖蒲专化型 原生质体制备 原生质体再生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法测定大米中4种砷形态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2016
摘要:目的建立以0.3 mol/L硝酸为提取剂提取大米中4种砷形态(亚砷酸根AsⅢ、砷酸根AsⅤ、一甲基砷MMA和二甲基砷DMA)的液相色谱-原子荧光(liquid chromatography-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LC-AFS)分析方法。方法在60℃条件下,超声40 min提取大米样品,上清液供LC-AFS测。比较2种提取方法对稻米中4种砷形态的提取效率,并对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等条件进行优化。结果 4种砷形态化合物的检出限为0.002~0.01μg/mL,加标回收率为89.03%~100.70%,RSD不大于4.36%(n=5)。结论此方法可以在1h时内完全分离大米样品中的四种砷形态,操作简单、灵敏,适用于大米中重金属砷的风险评估。
关键词: 大米 砷形态 超声提取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法 硝酸


钾肥施用方式对高粱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6
摘要:[目的]检测钾肥施用方式对高粱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吉杂305号和吉杂87号高粱品种为试验材料,设计4个施钾肥处理(K_0:不施钾;K_1:基施钾120 kg/hm~2;K_2:基施钾90 kg/hm~2+追施钾30 kg/hm~2;K_3:基施钾60 kg/hm~2+追施钾60 kg/hm~2),探讨钾肥施用方式对高粱干物质积累及籽粒产量的影响,以期确定最佳的钾肥施用方式。[结果]施用钾肥可提高高粱植株叶面积、干物质积累量、籽粒淀粉含量、产量及经济系数。2个高粱品种叶面积均表现为K_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淮海区域30个夏玉米品种干物质积累和氮素转运特性
《玉米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依据单株产量、氮素吸收效率、氮素子粒生产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对该区30个夏玉米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将供试品种分为4种类型,高产氮高效型(Ⅰ)、高产氮中效型(Ⅱ)、中产氮中效型(Ⅲ)和低产氮低效型(Ⅳ)。经进一步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发现,单株产量、氮素吸收效率、氮素子粒生产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间显著相关。开花期后,高产氮高效型(Ⅰ)夏玉米品种的氮素和干物质向子粒分配比例较高,氮转移量、转移效率、贡献率最高;低产氮低效型(Ⅳ)夏玉米品种向根、茎的分配比例较高,氮转移量、转移效率及贡献率最低。
关键词: 夏玉米 氮素吸收效率 氮素子粒生产效率 干物质积累量


基于SYBR Green检测小麦黄花叶病毒的两步法qPCR
《山东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小麦黄花叶病毒病是其常发病,常造成严重减产。为建立可用于定量检测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拷贝数的q PCR方法,本研究对不同来源的WYMV小种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在序列保守区域设计引物11对,对其退火温度进行优化,进而建立各引物的q PCR标准曲线。结果发现,11对引物的扩增效率在50.60%~116.04%之间,仅2对引物可用于后续研究,扩增效率分别为97.21%(WY-05和WY-06)和91.85%(WY-F2和WY-R2)。利用其中的WY-F2和WY-R2对高抗和高感WYMV的小麦品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抗感小麦品种WYMV拷贝数差异极显著。对抗感分离群体266个单株进行分析,发现该q PCR方法灵敏度显著高于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更适用于抗感杂交分离群体的表型鉴定,因而可以用于抗WYMV基因的遗传定位与图位克隆工作。
关键词: 小麦黄花叶病毒 两步法qPCR 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


甘肃部分玉米自交系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16 CSCD
摘要:分析甘肃省部分骨干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并划分群体结构。利用全自动DNA分析仪荧光SSR-PCR技术和66对核心SSR引物研究了148份玉米(Zea mays L.)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并分别使用模型结构聚类和遗传距离聚类法进行群体结构分析。在148份自交系中,66对SSR标记共检出279个等位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到等位基因2~8个,平均4.2273个。多态性信息量(PIC)和标记指数(MI)的平均值分别为0.4879和2.1808。模型结构聚类将148份自交系分为SS群和NSS群;遗传距离聚类分为5个类群,根据常规测验种自交系可将5个类群归并为SS群和NSS群。2种聚类方法所得结果与材料的系谱信息基本一致。甘肃省部分玉米自交系在育种实践中正在向2个相对独立的优势类群转化,2个类群之间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


大豆品种(系)耐热性鉴定及分级评鉴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大豆耐热性评价方法,对大豆进行耐热性鉴定,筛选耐热性分级评鉴指标,以国内外155份大豆品种(系)为材料,设置开花期和鼓粒期两个时期,分别于智能温室进行高温处理12d(40±2℃,9∶00-16∶00/d),以室外自然环境温度为对照。成熟期调查百粒重(X_1)、单株粒重(X_2)、单株荚重(X_3)等13项性状。根据各项性状耐热系数,通过主成分、隶属函数、聚类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对大豆进行耐热性评价和分级鉴定指标筛选。结果表明,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3个单项指标转化为6个综合指标,经隶属函数分析得出品种(系)开花期和鼓粒期耐热综合评价值D,分别对其进行聚类分析,155份大豆品种(系)在两个处理时期下均被分为6个类型,分别为强耐热型I、耐热型II、中度耐热型III、中度敏感型IV、敏感型V、极敏感型VI。两个处理时期综合评价值D呈极显著相关(r=0.262**),具有一定的一致性。综合两个处理时期鉴定结果,筛选到4个耐热品种(系)和63个热敏感品种(系),同时通过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百粒重、单株荚重、每荚粒数、茎粗、主茎节数、节间长度、蛋白质含量共7个开花期耐热性的鉴定指标和单株粒重、单株荚重、单株荚数、每荚粒数、地上部干物重、株高、节间长度共7个鼓粒期耐热性的鉴定指标。
关键词: 大豆 耐热性 多元分析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 聚类分析 逐步回归分析 鉴定指标


“吉生菜1号”栽培技术
《吉林蔬菜 》 2016
摘要:生菜是叶用莴苣的俗称,属菊科莴苣属。为一年生草本作物,也是大众蔬菜,深受人们喜爱。生菜原产欧洲地中海沿岸,由野生种驯化而来。近年来,栽培面积迅速扩大,生菜也由宾馆、饭店进入寻常百姓的餐桌。"吉生菜1号",其纤维和维生素C比白菜多,有消除多余脂肪的作用。紫叶生菜极富营养价值,它含有花青素、胡萝卜素、维生素E、维生素B_1、B_2、B_6,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