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412条记录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集水高效利用技术体系的研究

农业现代化研究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通过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传统旱农研究成效的显著性与有限性分析,提出靠微生境理论和降水资源可叠加富集原理,实现由被动防旱向主动抗旱的技术路线转移。通过试验资料分析,确认缺水农田有限供水对产量增进具有跃迁效应。据此,提出了集水高效利用技术体系框架,认为可建立旱地工程生物农艺学,为促成21世纪旱地农业研究的新突破服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低甘蓝型春油菜新品系B106-13-3简介

甘肃农业科技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双低甘蓝型春油菜新品系B106-13-3简介安贤惠,孙万仓,杨玉萍,张有元(甘肃省农科院经作所兰州730070)甘肃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经过多年努力,培育出的双低甘蓝型春油菜新品系B106-13-3,于1993年8月10~11日通过省级技术鉴定,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果树种质资源(一)

甘肃农业科技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甘肃果树种质资源(一)李生,张小曼,欧阳珊(甘肃省农科院果树所兰州730070)甘肃位于我国西北,地理位置在北纬32°31'~42°57'、东经92°12'~108°46'之间,省区跨度很大,南北相距10个纬度,东西相距16个经度。甘肃地处温带、暖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霜霉新记录和寄主植物新记录

甘肃农业科技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描述了两个霜霉新记录,即PeronosporadorisiiShawfoPlasmoparageranii(Peck)Berl.etDeTon,两个寄主新记录,即PeronosporadavasiiShaw的一个寄主属新记录,唇形科植物香薷属(Elsholtzia)新寄主密花香薷(ElsholtziadensaBenth);Plasmoparageranii(Peck)Berl.etDeTon的一个寄主新记录牛儿苗科植物甘青老鹳草(GeraniumpylzowianumMaxim)。

关键词: 霜霉,单轴霉,新寄主,香薷属,密花香薷,甘青老鹳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梯田土壤水肥的蓄积与农作物产量的动态变化

甘肃农业科技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梯田土壤水肥的蓄积与农作物产量的动态变化刘和斌,年永录(甘肃省农科院旱农所兰州730070)修建梯田是保持水土,培肥土壤,改造坡地低产田的一项根本性措施。从1986年起,甘肃省定西县高泉村每年新修梯田400亩左右,到1993年,共修建梯田2997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培养料的香菇袋栽试验

甘肃农业科技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不同培养料的香菇袋栽试验张桂香,李联泰(甘肃省农科院蔬菜所兰州730070)目前香菇袋料栽培在我省发展还很缓慢,其原因是香菇袋料栽培的原料--木屑较紧缺,但在木屑紧缺的情况下,能否用面广量大的棉籽壳和玉米芯作为基质主料来栽培香菇?我们于1992~1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乙阿胶悬剂防除玉米田杂草

农药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玉米是甘肃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约420多万亩,玉米的中耕管理一般是前紧、中松、后不管。因而杂草发生普遍,危害比较严重。近年来,地膜玉米播种面积不断扩大,由于地膜内温度高、湿度大,有利杂草滋生和危害,而且除草困难。 鉴于上述情况,杂草与玉米争肥、争水,致使玉米生长不良,造成减产欠收。为此,我们从1990年开始,通过不同药剂筛选,以乙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沿黄新灌区小麦玉米带田高产高效益综合农艺措施的初步研究

甘肃农业科技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采用四因子最优混合设计的416-A方案,研究了我省沿黄新灌区小麦玉米带田高产、高效益综合农艺措施。试验结果表明:①影响小麦王米带田混合产量的各因子大小顺序为:玉米密度>玉米施肥量>小麦播种量>小麦施肥量;②各因子对小麦玉米两米带田混合产量的影响符合效应遂成规律;③小麦玉米两米带田高产(≥900kg/亩)、高效益(≥300元/亩)的综合农艺措施为:小麦施肥量5.73~8.16kg/亩,平均6.96kg/亩(其中N3.82~5.44kg,平均4.64kg;P_2O_51.91~2.72kg,平均2.32kg),玉米施肥量32.14~36.88kg/亩,平均34.33kg/亩(其中N21.43~24.59kg,平均23.02kg;P_2O_510.72~12.29kg,平均11.51kg),小麦播种量29.67~39.82万粒/亩,平均34.77万位/亩,玉米密度4101~4437株/亩,平均4263株/亩;④小麦玉米两米带田最高混合亩产可达1071.8kg,最高亩纯收益可达422.39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贮水量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甘肃农业科技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土壤贮水量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曹国,兰晓泉,李秀君(甘肃省农科院旱农所兰州730070)干旱是制约定西半干旱地区粮食作物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土壤水分的保蓄利用是旱地农业生产的一个中心环节。前作收获至下茬作物播种的休闲期的土壤贮水量和作物生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冷温半干旱黄土丘陵区荒坡沙打旺的种植条件和生产力研究

中国草地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在海拔高程为2274~2424m的冷温半干旱黄土丘陵地区,荒坡人工翻坡水平台地上种植的一年生沙打旺植株的平均高度为12.6cm,主茎明显,并能分生出一级分茎1枚。地上部分鲜草和风干草平均亩产量分别为308.1kg和86.8kg,产出能平均为14.77×10 ̄8J/亩,光能利用率为0.08%。干草中粗蛋白质、粗脂肪、可溶性糖和粗纤维素平均含量分别为164、16.6、133和283g/kg。一年生沙打旺虽具耐寒、耐瘠薄和抗风沙的生物学特征,但在避风向阳和土壤水肥状况较好的坡地上,其生长发育较快,产草量亦较高。

关键词: 一年生沙打旺,生产力,荒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