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412条记录
花椰菜新品种祁连白雪的选育

中国蔬菜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花椰菜新品种祁连白雪的选育宋远佞,邵景成(甘肃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兰州730070)甘肃省80年代引进推广的荷兰48花椰菜已发展为北方部分省市的花椰菜主栽品种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生产上对品种的要求不断提高,现有品种荷兰48综合性状优良,但熟性较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点唇瓢虫对矢尖蚧雌成虫的捕食功能反应

甘肃农业科技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在实验条件下对红点唇瓢虫的功能反应进行了研究。其功能反应用Holling--Ⅱ型固盘方程式能很好地拟合。日捕食量随自身密度影响较大,干扰作用明显。用Hassell方程能很好地拟合。数学模拟理论值与实际观察值经X ̄2检验,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红点唇瓢虫,矢尖蚧,功能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冷温半干旱黄土丘陵区荒坡地沙打旺系统生态效能的调查研究

茶叶科学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典型调查的方法,对渭源县北部冷温半干旱黄土丘陵区荒坡地沙打旺系统的生态效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一、二和三年生沙打旺地上部分风干草平均产量依次是834.0、3901.5和8920.5kg/hm2,粗蛋白质平均产量依次是166.5、621.0和1053.0kg/hm2,产出能依次是1.346、6.518和14.728×1010J/hm2,光能利用率分别是0.053%、0.254%和0.575%。同时表明:土壤肥力中磷和钾肥力因沙打旺的生产性消耗而明显下降,但氮和碳肥力又因沙打旺共生固氮和根茬残留物归还补充作用而明显提高。

关键词: 沙打旺,荒坡地,生态效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成县日光温室蔬菜栽培管理的几点体会

甘肃农业科技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成县日光温室蔬菜栽培管理的几点体会刘治平邱仲华冯钰铭(成县蔬菜林果开发中心742500)(甘肃省农科院蔬菜所)(成县蔬菜林果开发中心)成县位于陇南盆地中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质肥沃,蔬菜是一项传统经济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较大比重。由于受气候、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月季试管苗繁殖的研究

甘肃农业科技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月季试管苗繁殖的研究甘肃省农科院粮作所(兰州730070)林玉红月季(Rosachinensis)是蔷薇科落叶或半常绿灌木,其花色艳丽、香味浓郁、花期特长,是美化庭院和环境的主要花卉之一,深受人们的喜爱。月季通常采用扦插和嫁接繁殖,一些名贵品种扦插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干旱对春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甘肃农业科技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对于旱胁迫下春小麦的生长率、干物质积累、叶面积系数的变化情况和气孔阻力、蒸腾强度、叶水势的日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土壤干旱对春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确定其需水临界期及各生育期适宜的土壤湿度,并对干旱地区春小麦的节水增产灌溉制度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土壤水分,春小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省几个梨杂交优良新品系简介

甘肃农业科技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我省几个梨杂交优良新品系简介李生,马春晖(甘肃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兰州730070)甘肃梨树近年来发展较快,选用优良品种是促进生产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特别是引进吉林省延边“苹果梨”和中国果树所培育的“早酥”梨示范推广,对河西中部及陇西南梨树的发展起到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专家系统是模式化栽培的高级阶段

甘肃农业科技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论述了模式化栽培的概念、特点、成效和发展阶段。农作物栽培专家系统是继经验模式、数学模式阶段之后的模式化栽培高级发展阶段。实现领域专家和知识工程师的结合,选准专家系统建造工具,使专家系统具有自学功能,是专家系统建造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模式化栽培,经验模式,数学模式,专家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39、香13的引种筛选研究

甘肃农业科技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香39、香13的引种筛选研究张桂香,李联泰(甘肃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兰州730070)为了选育适合袋料栽培的香菇优良菌株,我们将1982年以来引自全国各地的香菇菌株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从中筛选出了香39、香13两个香菇优良菌株。又经过两年较大面积的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旱地麦秸还田的方法及增产效益

甘肃农业科技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旱地麦秸还田的方法及增产效益甘肃省农科院旱农所(兰州730070)兰晓泉,郭贤仕秸秆还田是国内外普遍推广的一项农业技术措施。从60年代起,我国北方一些国营农场就已采取秸秆(玉米秆)还田,70年代以来秸秆还田一直处于发展之中,特别是生物产量高,燃料又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